永发信息网

足三阴经位置及找法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8 00:08
  • 提问者网友:我没有何以琛的痴心不悔
  • 2021-03-07 08:04
请具体说说足三阴经的位置,最好发个图过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3-07 08:51
足太阴脾经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本经脉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本经脉腧穴有: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共21穴,左右合42穴。
  主要病候
  脾经失调主要与运化功能失调有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若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
 足少阴肾经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小趾下面,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缘,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本经脉直行于腹腔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本经脉一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见图)。
  本经脉腧穴有: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海、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共27穴,左右合54穴。
  1.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于腘窝内侧半腱肌腱与半膜肌之间,上经大腿内侧后缘,通向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还出于前(中极,属任脉),
  沿腹中线旁开0.5寸、胸中线旁开2寸,到达锁骨下缘(俞府)。   足厥阴肝经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肝经。循行路线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足厥阴肝经循行线路图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本经脉一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于颊里,环绕在口唇的里边。又一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穴图本经脉腧穴有: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14穴,左右合28穴。
  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注肺。
  联系脏腑: 肝、胆、胃、肺、膈、眼、头部、咽喉
  偱行路线: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主要病候:
  脏腑病:胸满,呕逆,飧泄,嗌干,遗尿,闭癃等。经脉病:腰痛,疝气,少腹肿等。
  肾脏直行之脉: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两侧。
  肺部支脉:从肺出来,联络心脏,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要治疗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病证。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泄泻,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安江南
  • 2021-03-07 10:00
杨甲三取穴经验之八——足三阴经取穴法 文章来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杨甲三》 一、足太阴脾经 隐白穴:足大趾内侧爪甲角根部。 大都穴:第l跖趾关节内侧前。 太白穴:第l跖趾关节内侧后。 大都与太白两穴都在赤白肉际上。 公孙穴:太白后上l寸,赤白肉际处。 商丘穴;内踝前下缘凹陷。 三阴交穴、漏谷穴、地机穴和阴陵泉穴: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是三阴交。三阴交上3寸是漏谷穴,漏谷上4寸是地机穴,漏谷、地机都距胫骨后缘l横指。胫骨内侧髁起点是阴陵泉穴,在胫骨后缘。 血海穴:绷腿时,股内肌的高点,约当股骨内上踝上2寸。 箕门穴:绷腿时,股内肌的尾端,约当血海上6寸。 冲门穴:与耻骨联合上缘平齐,距中线3.5寸。 府舍穴:冲门斜上1寸,距中线4寸。 腹结穴:大横穴直下1.3寸。 大横穴:平脐,旁开中线4寸。 腹哀穴:大横穴宜上3寸。 胸部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这几个穴都在肋间取。 食窦穴:平第5肋间隙,旁开中线6寸。 天溪穴:平第4肋间隙,旁开中线6寸。 胸乡穴:平第3肋间隙,旁开中线6寸。 周荣穴;平第2肋间隙,旁开中线6寸。 大包穴:平第6肋间隙,在胸胁部腋中线上。 本经要点:骨边,横指。 三阴交、阴陵泉二穴在胫骨边上。 漏谷、地机二穴旁开胫骨后缘1横指。 二、足少阴肾经 涌泉穴:足底前1/3,中间取之。 然谷穴:舟骨粗隆前下凹陷。 太溪穴;内踝尖与跟腱之间。 大钟穴:太溪下0.5寸,跟腱前缘。 水泉穴:太溪直下1寸。 照海穴:内踝尖直下,内踝下缘下0.4寸。 复溜穴:内踝尖下2寸,跟腱前取之。 交信穴:复溜穴与胫骨后缘之间取之。 筑宾穴:内踝尖上5寸,跟腱前缘取之。 阴谷穴:膝腘内侧,半膜肌腱与半腱肌腱之间。 小腹部6个穴位,每穴距离l寸,距腹中线0.5寸。 横骨穴:平耻骨联合上缘。 大赫穴:横骨直上1寸。 气穴穴:大赫直上1寸。 四满穴:气穴直上1寸。 中注穴:四满直上l寸。 肓俞穴:中注直上1寸,平脐。 上腹部5个穴位,上下穴距l寸,旁开腹中线0.5寸。 商曲穴:脐上2寸,旁开0.5寸。 石关穴;商曲直上1寸。 阴都穴:石关直上1寸。 通谷穴:阴都直上l寸。 幽门穴:通谷直上1寸。 胸部6个穴位,都在肋间隙。 步廊穴:平第5肋间隙。 神封穴:平第4肋间隙o 灵墟穴:平第3肋间隙。 神藏穴:平第2肋间隙。 或中穴:平第1肋间隙。 俞府穴:锁骨下缘取之。 本经要点:筋边取。 大钟、复溜、筑宾都在筋(即跟腱)边取。 三、足厥阴肝经 大敦穴;大趾爪甲根外1/4处。 行间穴:跖趾关节前,第1、第2趾骨之间。 太冲穴:跖趾关节后,第1、第2跖骨之间。 中封穴:平齐内踝尖,伸胟趾肌腱的内侧。 蠡沟穴:内踝尖上5寸,胫骨面上。 中都穴:内踝尖上7寸,胫骨顶上。 膝关穴:股骨内侧髁起点斜后1寸,骨边。 曲泉穴:股骨内上髁上缘与半膜肌之间的凹陷。 阴包穴:曲泉穴上4寸,股内肌的边缘。 五里穴:急脉穴下2寸。 阴廉穴:急脉穴下1寸。 急脉穴:耻骨联合下缘中点旁开2.5寸 章门穴:第11浮肋端。 期门穴:乳下2肋。 本经要点:骨面取。 蠡沟、中都二穴都在胫骨内侧面中间。 杨甲三取穴经验之九——足三阴经分部小结 1.足部:足心、爪甲根 涌泉穴在足心。 隐白穴在大趾内侧爪甲角的根部。 大敦穴大趾爪甲根外1/4处。 2.跖趾关节部:跖趾关节前后取 脾经的大都穴、太白穴,肝经的行间穴、太冲穴,都在跖趾关节的前后。 3.足踝部:踝尖上下前后取 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是三阴交。内踝尖直下,内踝下缘下0.4寸是照海穴。内踝尖前有中封穴,后有太溪穴。都是以内踝尖为标志的。 4.小腿部:骨边、骨中、筋边取 骨边;三阴交、阴陵泉二穴都在胫骨后缘骨边。 筋边:复溜穴、筑宾穴都在跟腱的前边。 5.膝关节部:骨髁上下与后方 髁下:指胫骨内侧部下缘有阴陵泉,斜后l寸是膝关穴,再后两肌腱(半膜肌腱与半腱肌腱)之间是阴谷穴。 髁下:股骨内上髁上缘有曲泉穴。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