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血小板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0 12:41
  • 提问者网友:眉目添风霜
  • 2021-02-20 03:26
血小板高的原因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02-20 03:55
问题一:血小板高的原因及后果是什么 血小板增多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两组:反应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和克隆性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增多的反应性原因包括一过性过程,诸如急性失血,血小板减少的恢复(反弹),急性感染或炎症,极度体力消耗,或者其他应激。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的持续形式包括铁缺乏、溶血性贫血、无脾(例如,脾切除后或镰状细胞病中的自发性脾梗死)、癌症、慢性炎症或感染性疾病,以及罕见的药物反应6。反应性血小板增多本身无害,即使血小板计数极高(例如,在活动性炎性肠病患者中,血小板计数可以超过100万)。然而,血小板增多的潜在病因(例如,恶性肿瘤、慢性结缔组织病和慢性感染)可能与不良转归发生危险升高相关。然而,近期的证据提示,血小板计数很高有可能促使癌症进展。
在有血小板增多的个体中,已知80%~90%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
克隆性血小板增多是第二大最常见的类别,通常是由一种慢性骨髓增生性肿瘤(MPN)引起。典型的MPN是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疾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以及慢性髓系白血病。此时血小板貌似增多,但都是没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尽管血小板增多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最为显著,但其他MPNs也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增多。其他骨髓干细胞病,包括某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可能与血小板增多相关。这些克隆性疾病与血小板增多有关的不良事件相关,包括血栓性、血管性和出血性并发症,因而有可能需要加以控制。问题二:血小板偏高,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危害吗 血小板增多的原因有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之分。
生理性
正常人血小板计数一天内可有6—10%变化,表现为早晨较低,午后略高;春季较低,冬季略高;平原居民较低,高原较高;静脉血比毛细血管血高10%;女性月经前降低,月经后升高;妊娠中晚期升高,分娩后降低;运动后升高,休息时恢复。
病理性
血小板增多:当>400x10^9/L时为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例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恶性肿瘤、感染、缺氧、创伤、骨折等。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x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问题三:体检报告说我血小板偏高是什么意思? 导致血小板偏高的因素有很多,但总的来说有生理变化与病理变化。
1.【生理变化】:
在运动、进餐后血小板升高,休息后可恢复。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数有6--10%的波动,晨间较低,午后略高;春季低,冬季高。妇女月经期前、后血小板会降低,经期第一天血小板可降低一半,后又逐渐升高,运动后也会增高。
2.【病理变化】:
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脾切除手术后、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以上了解了血小板的定义及生理和病理的变化之后,是不是血小板略微偏高就会导致上面可怕的病理性变化呢?这个事情我可以先告诉大家,如果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其他检测值正常的话,基本没有大问题,详细内容可以看以下解释:
人在某种炎性因素作用下的炎性反应可导致血小板的升高,而其他值均正常。人正常的血小板含量为100-300*10^9/L,略高于正常值的人,如果其他值正常及没有症状,一般不会有问题。只是血小板参与凝血,于是值较高会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
血小板偏高:当>400x109/L时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问题四:血小板总量偏高是什么原因 血小板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在成熟过程中体积由大变小
你的血小板体积偏高,表示血小板中新生的较多,所以体积就大了
血小板分布宽度指血小板的变异程度,偏高的意思是你的血小板大的大,小的小,体积分布不均。问题五:血小板高的原因及后果 生理性原因是其一,一般来说早晨较低,午后略高,春天较低,冬天略高,同时运动出汗、缺水、炎症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血小板升高,可以先观察过一段时间复查。
不能排除血液疾病,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指外周血液中血小板数量超过正常血小板计数的上限400*10^9/L。主要的病理生理原因:
①克隆性,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
②反应性或继发性,发生在感染、炎症、肿瘤、手术后、药物、某些生理因素或其他原因;
 ③家族性或遗传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时血小板常显著增多,可有血小板功能和形态异常,易引起出血和血栓形成。治疗仍有待解决。化疗可以降低血小板计数,用于发生过出血或血栓形成以及存在发生出血和血栓形成危险的病人。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血小板还有自发性聚集倾向,有可能引起血栓形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