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唱的是哪条河?
答案:5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23 15:12
- 提问者网友:锁深秋
- 2021-05-23 03:28
一条大河唱的是哪条河?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余生
- 2021-05-23 04:37
你是说的《我的祖国》吗?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05-23 08:23
指京杭运河
- 2楼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05-23 07:11
电影《上甘岭》主题歌《我的祖国》,是乔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歌词写于1956年夏天。乔羽写作时,给这首歌定名为《一条大河》,发表时被编辑改成《我的祖国》。
当时《上甘岭》的导演沙蒙在看到这首歌词时,曾问乔羽:“你的这一条大河是指的长江吧?”
乔羽回答:“是。”
沙蒙说:“好极了,我没猜错。那么既然是长江,为什么不用万里长江或者长江万里波浪宽,那样不是更有气势吗?”
乔羽的理由是:长江的确是中国最大的一条江,居住在这个流域的人口也很多,但和全国人口相比仍然是少数。譬如我吧,我是一个北方土包子,过去只见过黄河,没有见过长江。写电影《红孩子》剧本去江西时才第一次看见了它,印象之强烈引发我写了这首歌词,但这只是一种引发,而不能替代别人的亲身感受。
用“一条大河”就不同了,无论你出生在何时何地,家门口几乎都有一条河,即使是一条很小的水流,在幼小者心目中也是一条大河,而且这条河上的一切都与你息息相关,无论将来你到哪里,想起它来一切都如在眼前,因此,我感觉还是用“一条大河”为好。 参考资料: http://www.smxcz.gov.cn/jtzlk/jtweb/wdzg.htm
- 3楼网友:第幾種人
- 2021-05-23 06:14
乔羽老先生亲自介绍,当时作曲时原想指哪条河,其实是家乡济宁市的运河,从小就生活运河边,想起两岸丰收水稻,后来想到每个人的家乡都可能有河,就改成一条大河,这是泛指,使歌适用更广,不代表哪一条河。
- 4楼网友:迟山
- 2021-05-23 05:01
●“一条大河”是哪条河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从上世纪50年代到如今都被人广为传唱,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成了乔羽的代表作之一,唱起歌就会想起乔羽,提起乔羽就会想起这首歌。
接到《上甘岭》插曲这个任务是在1956年,乔羽说,接这个歌词是给自己出了个难题。“因为当时影片已经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我想走另外一个写作路子,可又想不出来,心里也很着急。”十几天过去了,还没写个样子出来。这一天,乔羽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为创作《红孩子》的电影剧本,去当时的中央苏区江西得经轮渡过长江。那是多么大的场面啊,要两个小时才能到对岸。“这过长江可不得了啊,给了我极其鲜明的印象。”乔羽的老家济宁,接近黄河,属北方,乔羽在此前还从未见过南方的水稻,不知道稻子长在水里是什么样儿的。第一次见到漫天遍野、一片碧绿的水稻,乔羽非常震惊。从未感受到的三种感觉突然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长江两岸的绿、长江两崖的声音、南方的味道。“如果我把这种感受写出来,别人听了也会觉得新鲜的。那就写出来看看,这也是到了非交卷不可的时候了!”
就这样,足足憋了10多天后,乔羽把歌词写出来了。但导演沙蒙问乔羽:“为什么不写成‘万里长江波浪宽’或者‘长江万里波浪宽’,这不就更有气势吗?”乔羽也很慎重其事地考虑,好久没吭声,不断琢磨:用“万里长江”“长江万里”也可以,气势也大。但长江虽长,在全国的范围内还算少数。没有见过长江的人也有很多。这样写可能会让那些不在长江边上的人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了亲切感。而且从对祖国的体会来说,不管你是哪里的人,家门口总会有一条河,河上发生的事情与生命息息相关,寄托着你的喜怒哀乐。只要一想起家,就会想起这条河。最后沙导演同意了乔羽的看法……
这首歌经过刘炽谱曲,又请郭兰英演唱,并在当时录音条件最好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并把它作为一般歌曲(非电影插曲)播了出去,没想到立刻就流行起来。后来到电影《上甘岭》播映时,很多人都会哼唱了。
时隔多年,人们对“一条大河”有了种种的理解:长江,乌江、金沙江?黄河、汾河、大渡河?虽然当年是因为长江给了乔羽灵感,但乔羽说,歌里的河却没有特指。
一次,乔羽带着小女儿去散步,经过一条小河沟,女儿突然感叹起来:啊!一条大河!“一条非常非常小的小水沟对小孩子来说,都是大河。”
“孔子说过逝者如斯夫,那是感叹时间的长河,其实歌里的大河既是真的又是虚构的,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大河。”而对于乔羽来说,那条心中的大河就是家乡和祖国……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