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为什么用60进制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8 04:48
- 提问者网友:却不属于对方
- 2021-03-08 00:52
时间为什么用60进制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3-08 00:58
进制起源于古阿拉伯所以叫阿拉伯数字。
中国古代有12进制(打)16进制(斤)等
所以要究其源.众说纷纭.
我们来谈谈「数进位制的由来」。因为一想到记数,就会「屈指可数」,所以古代人们最常用的是「十进位制」,这是数数最方便的工具了。但是当十根手指头都数完了,就要考虑进位。很有趣的是,南美的印地安人,数完了「十根手指头」接著再数「十根脚指头」,所以他们使用的是「二十进位制」。
接著,我们来介绍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六十进位制」。一小时等於60分,一分等於60秒,圆周角为360°,每度60分,每分60秒。最早采用「六十进位制」的是巴比伦人。他们为什麼用「六十进位制」呢?现在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巴比伦人最初以360天为一年,将圆周分为360度。太阳每天运行一度。而圆内接正六边形的每边都等於圆的半径,每边所对的圆心角恰好等於60°,「六十进位制」由此而来。另一些人认为,巴比伦人早就知道一年有365天,选择60这个数是因为他是许多简单数字比如2、3、4、5、6、10、12等等的倍数;60=12×5,12是一年包含的月数,而5是一只手的手指数。这种60进位制最初由兴克斯[Hincks]於1854年在巴比伦的泥板上发现的。这些泥板大约是公元前2300到公元前1600年的遗物。在泥板上刻有1.4 = 82,1.21 = 92,1.40 = 102,2.1 = 112,这样的式子,这些式子如按其他进位都无法理解,如按60进位却迎刃而解。如1.40 = 1×60 + 40 = 100 = 102等等。
60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如1小时等於60分;1分等於60秒;角度制等。我国的天干、地支的记年法也是一种六十进位制。
中国古代有12进制(打)16进制(斤)等
所以要究其源.众说纷纭.
我们来谈谈「数进位制的由来」。因为一想到记数,就会「屈指可数」,所以古代人们最常用的是「十进位制」,这是数数最方便的工具了。但是当十根手指头都数完了,就要考虑进位。很有趣的是,南美的印地安人,数完了「十根手指头」接著再数「十根脚指头」,所以他们使用的是「二十进位制」。
接著,我们来介绍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六十进位制」。一小时等於60分,一分等於60秒,圆周角为360°,每度60分,每分60秒。最早采用「六十进位制」的是巴比伦人。他们为什麼用「六十进位制」呢?现在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巴比伦人最初以360天为一年,将圆周分为360度。太阳每天运行一度。而圆内接正六边形的每边都等於圆的半径,每边所对的圆心角恰好等於60°,「六十进位制」由此而来。另一些人认为,巴比伦人早就知道一年有365天,选择60这个数是因为他是许多简单数字比如2、3、4、5、6、10、12等等的倍数;60=12×5,12是一年包含的月数,而5是一只手的手指数。这种60进位制最初由兴克斯[Hincks]於1854年在巴比伦的泥板上发现的。这些泥板大约是公元前2300到公元前1600年的遗物。在泥板上刻有1.4 = 82,1.21 = 92,1.40 = 102,2.1 = 112,这样的式子,这些式子如按其他进位都无法理解,如按60进位却迎刃而解。如1.40 = 1×60 + 40 = 100 = 102等等。
60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如1小时等於60分;1分等於60秒;角度制等。我国的天干、地支的记年法也是一种六十进位制。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3-08 01:24
这是由于古罗马帝国的一个传统,我国自古以来最吉利的数字是5和9,而古罗马帝国是6和0,所以在很久以前,古罗马帝国时间就是60进制,再由于帝国间商人的文化交流,因而被采纳,沿用至今。六十进制最初起源於巴比伦,至於巴比伦人为什麼要用60进位,说法不一。有人把巴比伦人最初认为一年为360天,太阳每天走一「步」〔即一度〕及巴比伦人已熟悉六等分圆周相结合而得60进位;也有人认为60有2、3、4、5、6、10、12等因数,使运算简化等等。这种60进位制最初由兴克斯〔hincks〕於1854年在巴比伦的泥板上发现的。这些泥板大约是公元前2300到公元前1600年的遗物。在泥板上刻有1.4 = 82,1.21 = 92,1.40 = 102,2.1 = 112,这样的式小,这些式子如按其他进位都无法理解,如按60进位却迎刃而解。如1.40 = 1×60 + 40 = 100 = 102等等。
60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如1小时等於60分;1分等於60秒;角度制等。我国的天干、地支的记年法也是一种六十进位制。
地球自转一周差不多24小时,这24小时是埃及人定的.大概是根据观察太阳升落发现的吧,具体原因好象没有记载.此外中国古代也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各地都这么分,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
在应用公历中,由于发现世界时在各地的不统一性,于是,在1879年,加拿大铁路工程师伏列明提出了“区时”的概念,这个建议在188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认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统一世界计量时刻的“区时系统”。“区时系统”规定,地球上每15°经度范围作为一个时区(即太阳1个小时内走过的经度)。 这样,整个地球的表面就被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规定为0°(即“本初子午线”)、东西经15°、东西经30°、东西经45°……直到180°经线,在每条中央经线东西两侧各7.5°范围内的所有地点,一律使用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刻。
这种世界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准。从西径7.5°到东经7.5°(经度间隔为15°)为零地区。由零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15°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十二时区与西十二时区相重合;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作为本区的标准时。
“区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时刻的混乱现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种不同时刻存在, 而且由于相邻时区间的时差恰好为1个小时,这样各不同时区间的时刻换算变得极为简单。因此,一百年来,世界各地仍沿用这种区时系统。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