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三重境界是什么,那一层是最重要的
答案:3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5 21:55
- 提问者网友:十年饮冰
- 2021-02-05 18:15
学习的三重境界是什么,那一层是最重要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2-05 18:29
学习的三重境界如下: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学习的三重境界,每一重都是重要的,因此没有最重要的一层: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涉世之初,我们懵懂,我们彷徨。但我们志存高远。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感。儿童少年还处在这个阶段。他们阅历有限,但是潮气蓬勃。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原出自柳永的《凤栖梧》,我们确定了人生奋斗的方向之后,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们就会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学习工作,就是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我们这些青壮年绝大部分处在这个阶段。为了家庭事业在不停的忙碌奔波,从不埋怨。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我们可能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仍一无所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这是种很高也很难得境界。许多中老年人历经世事沉浮,终究也就明白生活是怎么回事,洞察世事,醒悟人生。
“学习的三重境界”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原文如下: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王氏家族的先世祖籍开封。《宋史》有王氏先世王圭、王光祖传,远祖王圭、王光祖、王禀、王荀四世,均以战功显赫,其中王圭、王禀及王荀死于国难,尤以王禀于靖康元年,在太原抵抗金兵,守城御敌而殉国,是一位勋绩卓著的抗金民族英雄。王禀之孙王沆随宋高宗南渡,袭安化王爵,赐第盐官,遂定居于此,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到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已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孙。海宁旧有安化王祠,始于明弘治年间,嘉靖壬子年毁于火,后又重建,移之邑治之东,今旧祠已不存。王氏家族因抗金名将王禀及袭封前爵、赐第盐官的王沆,在海宁受到当地人民的长期敬仰。王国维对此也深感自豪,撰有《补家谱忠壮公传》。 王国维娶莫氏,生潜明、高明、贞明。莫氏故世,继室潘氏,生子纪明、慈明、登明,生女东明、松明、通明(早殇)。长子王潜明于1926年早逝。1949年以后,3子女留在了大陆,2子2女去了台湾。现在世的有台湾的长女王东明、成都的五子王慈明。而二子王仲闻最为知名,从事诗词校注,但被诬陷为特务,最后服药自尽。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学习的三重境界,每一重都是重要的,因此没有最重要的一层: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涉世之初,我们懵懂,我们彷徨。但我们志存高远。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感。儿童少年还处在这个阶段。他们阅历有限,但是潮气蓬勃。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原出自柳永的《凤栖梧》,我们确定了人生奋斗的方向之后,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们就会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学习工作,就是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我们这些青壮年绝大部分处在这个阶段。为了家庭事业在不停的忙碌奔波,从不埋怨。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我们可能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仍一无所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这是种很高也很难得境界。许多中老年人历经世事沉浮,终究也就明白生活是怎么回事,洞察世事,醒悟人生。
“学习的三重境界”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原文如下: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王氏家族的先世祖籍开封。《宋史》有王氏先世王圭、王光祖传,远祖王圭、王光祖、王禀、王荀四世,均以战功显赫,其中王圭、王禀及王荀死于国难,尤以王禀于靖康元年,在太原抵抗金兵,守城御敌而殉国,是一位勋绩卓著的抗金民族英雄。王禀之孙王沆随宋高宗南渡,袭安化王爵,赐第盐官,遂定居于此,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到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已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孙。海宁旧有安化王祠,始于明弘治年间,嘉靖壬子年毁于火,后又重建,移之邑治之东,今旧祠已不存。王氏家族因抗金名将王禀及袭封前爵、赐第盐官的王沆,在海宁受到当地人民的长期敬仰。王国维对此也深感自豪,撰有《补家谱忠壮公传》。 王国维娶莫氏,生潜明、高明、贞明。莫氏故世,继室潘氏,生子纪明、慈明、登明,生女东明、松明、通明(早殇)。长子王潜明于1926年早逝。1949年以后,3子女留在了大陆,2子2女去了台湾。现在世的有台湾的长女王东明、成都的五子王慈明。而二子王仲闻最为知名,从事诗词校注,但被诬陷为特务,最后服药自尽。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鱼忧
- 2021-02-05 20:31
忘了自我境界
- 2楼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2-05 20:00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这是王国维对历史上无数大事业家、大学问家成功的深刻反思,并作出了核心的概括,又巧妙而形象地结晶在文学意象中。他发现,伟人的成功有共同的内在逻辑,而那种逻辑正在这晏殊的、欧阳修的、辛稼轩的三首词三句话中。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