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我们读王力传读到了什么?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4 09:29
  • 提问者网友:临风不自傲
  • 2021-05-13 15:49
我们读王力传读到了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醉吻情书
  • 2021-05-13 16:00
[转帖]诗词创作知识讲座(基础课):第一讲 押韵与平仄 转载时请保留本行信息:由 雪暖九月 加帖在 两岸中文自修网(zw100.com) 时间:2007-1-2 19:20:37 诗词创作知识讲座(基础课):第一讲 押韵与平仄 梅花院落一、关于押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广义上来说,诗词曲(上到诗经,下到现在)、中外流行歌曲、民歌等等都要用韵,顺口溜也用韵。这些就是押韵了。为什么押,顺口呗,这个地球人都知道。把读音里韵母相同的字押在一起,通常放在句尾(有规律的),所以也叫“韵脚”。大多是隔句放一个韵字,细看情况就多了,后面再说。  我真正接触词韵是读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网上可到此处看电子版: http://web.sdcatv.net/ci/format0_.html),那里面列举了一些词牌。我当时对着韵书码字,因为读得不少,填得很顺,便以为自己会填词了:)当时对格律的理解是:韵字看拼音韵母,略似现代流行歌曲的韵脚,不过分个平仄。平仄则是依据四声:一声二声(阴平、阳平)属于平,三声四声(上声、去声)属于仄。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入声。后来古诗读得多了,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怎么他们写的东西读出来也不好听呢?韵字读音也不一样,有些声调也怪。比如: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桥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传李白《忆秦娥》)月、咽和别、绝、节、阙怎么能押韵到一起呢?再后来就知道原来有古今音的区别,古人原来不是象我们这样读的。于是慢慢接触了诗韵和词韵:这都是一个过程。  韵的知识在我看来比较简单,这些内容在一个相对的时期内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比较容易讲清楚。只要接受古今音的不同,再加上一本韵书,问题就解决了。是个硬功夫,死标准(无论旧韵新韵)。  那依什么韵书呢?就说我吧,和老夫子们一样,写诗是百分之百的《平水韵》,填词是百分之百的《词林正韵》。我不反对新韵,语言总是要发展的,这些韵律也是千百年积累的经验总结,谁敢否认它继续发展的必然性?我在论坛里读诗的话,如果有人用新韵写了,我就用新韵去读;用平水、词林的,我就用旧韵去读。只要格律没有什么问题,绝无异议。那为什么还要遵循旧韵呢?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懒。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读。我们读,读的都是古人的作品,都依的是旧韵。如果我们都用新韵来读,很多诗不但出了格、乱了律、还错了韵,读起来没有丝毫的韵律美了。就是网络上的作品,绝大多数名家也都用旧韵(其实就我所知,毫无例外)。用今韵来读古诗,其美感大大地打了折扣。举例子吧: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白,今音就只好读做bái。那么读读吧,这些名句都那么衰,格律是别提了。其实呢,按照旧韵来读,简单。白bò,看kān,石(入声,且读成去声shì),斜siá(北方人且读成xiá),儿ní,合(又是入声,读如去声hè),郭kuò,十(入声,且读成去声shì)。现在重新读读,哦,古人写得还不错嘛,也蛮好听的。  另一个问题在写了。有人说,没事,我可以用新韵写,用平水韵来读。两大韵体系,呵呵,烦不烦呀!其实用新韵写也不简单。如果用《中华新韵》(参见 http://www.kxsf.com.cn/yjy/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18)平声十八部,分阴阳变成三十六部,呵呵,比平水韵还多(不过基本不用记吧,如果你的拼音足够好,普通话还说得过去)!儿化音怎么办(上面还有个例子呢)?那些要求用入声韵填写的词牌呢?还有,很多词句,今古音不同,循了今音就不好往作品里放了,让仿作成为大难题。想想我都头大。和我一样头大的人开始抱着一本韵书就不放了,这多轻松。  那抱哪一本呢?既然入门,就抱公认最简单的吧。诗韵取《平水韵部》(网上很多,随便举一个: http://www.shiandci.net/cjg4.htm);词韵取《词林正韵》(也很多,现在用的都是简编,举一个:ht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