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有没有讽刺旧社会的腐败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09:29
- 提问者网友:世勋超人
- 2021-03-02 21:05
西游记有没有讽刺旧社会的腐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余生
- 2021-03-02 21:28
不得不说,西游记不亏是四大名著之一,单从讽刺的角度来说,作者可以说智进于妖了,讽刺当代的官官相互的恶习。而且孙悟空作为西游记的魂,可以说是相当复杂的角色,作者把孙悟空这个角色塑造的很丰满。一方面,猴子心黑手黑,另一方面,猴子的确做过不少好事,而有关系的都被救走,没背景的被打死了,让人不得不想起官官相互这个词,而且通贯全文,你就会发现猴子越来越变的势利。猴子的一些做法深合“为官之道”一方面,猴子打死了为祸一方的妖精,另一方面,有背景的被救走也迎合官场的惯例。刚才说的是讽刺官场,另一方面呢,应该就是佛教本身了,有人认为西游记是扬佛的,恰恰相反,西游记是不折不扣贬佛的。首先,不知道大家理解不理解小乘佛教跟大乘佛教的区别,小乘佛教中的“如来”是一个可以为你排忧解难的导师,一个迷雾中为你指引前方的灯塔,小乘佛教的接引道人许下代世人受苦的宏愿,意思是,你有烦恼了,不要烦,跟我说,我来帮你想办法。小乘佛教中只要你能好好修养就可以做到“明心见性,可证如来”而大乘佛教中的“如来”是神,法力通天,无所不能,只要你诚心相求将会有应必报,乍一听没问题,但仔细一琢磨,怎样才算是“诚心相求”也因为这个“诚心相求”可以让人为了烧一柱香挤得头破血流,在现代,有些寺庙的一柱香可以卖到几十万的高价!而在作者那个年代呢,佛教已经遍地开花,大大小小的寺庙不记其数。佛教的一句“钱财乃身外之物”让多少人荡尽家财,一句“六根不净”让多少人抛家弃子。西游记中,通贯全文,看到的只有佛教的神通,佛家的慈悲荡然无存,只有乌剿禅师给唐僧讲经,让哭哭啼啼的唐僧变的坚强。 大家应该都知道,佛教注重的是忍常人所不能忍,及其注重“因果论”。你家被火烧了,是因为你不够诚心供佛,你被人打了,这是因果报应,要忍……佛教的本意是好的,但在作者那个年代,教义已经被扭曲了,“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金刚经里的经文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金刚经的一句经文,大家都知道,提起佛教,寺庙,大家的第一印象不是青灯古佛,而是大腹便便的胖和尚,站在金碧辉煌大殿上。金池长老大家还知道不,修了一间寺庙,金身筑佛,各种伽痧层出不穷,就是作者在影射当时的佛教如果你把西游记当成纯粹的神话小说来看,其实是侮辱了这部书,西游记背后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平生事
- 2021-03-02 22:38
《西游记》中反应的社会现实
我相信没有人会怀疑《西游记》在我国古典名著当中的地位,也没有人会说《西游记》哪里写得不好。的确,西游记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是一部浪漫主义幻想集大成的文学巨著。其故事精彩曲折,人物刻画深刻,场面恢宏庞大,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可谓是登峰造极。然而,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这部传奇性的名著中其实含沙射影地反映了许多当时的社会现象。
关于西游记中影射的社会现象,从西行取经的四众中就可以略知一二。孙悟空可谓是正义的化身,他机灵活泼、乐观向上,在逆境中从来都未有埋怨或是退缩的想法,同时又神勇无比。能降龙伏虎、纵云驾雾,只身下龙宫,闯地府。甚至手持一根金箍棒大闹天宫,直搅得四方众神不得安宁。即便被捉封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受了七七四九天的烈火焚烧,非但全身分毫未伤,反而练就了能洞悉世间善恶真伪的火眼金睛。虽被佛祖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但是志气未丧,出来后还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斩妖除魔,赴汤蹈火,破除一切奸邪,为取经之路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其实孙悟空身上寄托了吴承恩德政治理想,吴承恩所处的时期为明朝中叶。当时的明世宗昏庸无能,成天梦想着长生不老,夺在深宫当中炼制“仙丹”,寻求长生不老之术,长年不理朝政,将朝廷大权交给了一帮奸臣,结果那群人整天飞扬跋扈,为所欲为,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吴承恩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感到十分心痛,曾在自己的长诗《二郎搜山图歌》中写道“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表达了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而孙悟空在小说当中斩奸除恶,所向无敌,可谓是吴承恩塑造的一个精神寄托。
而唐僧在小说当中的形象并非完全是一个道行高深的圣僧,他经常不识真伪,把恶当善,曾经两次冤枉孙悟空。且软弱无能,用孙悟空的话说就是一个“脓包”,这或许是反映的当时那些思想迂腐,软弱无能的文人大臣吧。
猪八戒原是上界堂堂天篷元帅,只因醉酒调戏了嫦娥,结果被玉帝贬下凡间,错投了猪胎,变成了现在这副丑陋的嘴脸,后在福陵山云栈洞中作怪,结果被观音感化,皈依佛门,后与孙悟空不打不相识,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在小说当中,是个贪财好色,好吃懒做的家伙。而且喜进谗言,几次在唐僧面前贬低孙悟空,唐僧两次驱逐孙悟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猪八戒推波助澜。这很好地反映了当时那些胸中草莽,空无本事又喜进谗言的小人。
沙僧在小说中是一个毫无特点的人物,他本是上界天庭的卷帘大将,因不慎打破琉璃盏,被玉帝贬下界,常年栖息在流沙河中,以吃人为生,后被观音菩萨感化,皈依沙门,一路上与孙悟空和猪八戒一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在我看来,他一路上除了牵马挑担外很少说话,最常说俄一句话好像就是:“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