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古时地名大都现在叫什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5 11:40
  • 提问者网友:雨不眠的下
  • 2021-03-15 00:53
古时地名大都现在叫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上分大魔王
  • 2021-03-15 01:27
元大都,或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意即“可汗之城”),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正月三十日(1267年2月25日)至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1368年9月14日),为元朝京师。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南至长安街一线,东西至北京二环路一线。

元朝中后期元大都城中的人口超过一百一十万。
周继中的依据如下:
一,根据《元史·地理志》和《马可波罗行纪》,元大都包括南城(旧城)和北城(新城),两者的城墙“仅隔一水”;
二,根据《元史》《元典章》等一系列史料记载,推断出元朝中后期大都城中不同类型的人口数量如下:(一)工匠六万七千六百一十五户,按照每户五口计算,工匠和家属一共三十三万八千余人,(二)宿卫诸军十万余人,(三)佛教寺院七万余人,基督教徒(天主教)一万余人,(四)乐工、回回人、巨商、富户及其家属等二万三千余人,此外,还有“贡献异物之外国人”四万人,(五)吃“赈粜粮”和“红帖粮”的下层市民二十七万余人,在城中活动的农业人口十四万人,(六)城中的官员及其家属,皇宫中的皇室成员以及宫女、太监、仆役等共计十一万余人。
所有人口合计超过一百一十万人,周继中认为元大都的实际人口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因为以下人口缺少资料无法统计:居住大都的巨商、富户、中产市民、累朝官吏占有大量的奴婢、仆人;“诸王、驸马及有分地的功臣户”,在京的“蒙古饥民”和贫民,还有大都周围“城市二百”,“每城皆有商人来此买卖货物”,当时“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之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12],还有信奉道教的人,等等。这些人均因为缺少具体史料记载而无法统计,未列入一百一十万的大都城人口数内。
三,根据食盐供应来推断大都人口,元惠宗至元四年到至正三年(1338年-1344年),每年运至大都京廒的“官盐二万引”[9],付各局发卖的每年一万五千引,每引四百斤,一共六百万斤,按照每人每年食盐六斤的标准推算,六百万斤可供大都每年一百万人的食用盐。
此外,在大都管办盐局出售期间,允许盐商经批准也可售盐,此外因为官员巡查不是很严,有不少盐商在大都私自售盐,1340年三月到1342年七月,就查获私贩盐到大都的案例“将及百起”,再加上食盐“在船则有侵盗渗溺之患,入局则有和杂灰土之奸”[9],可见大都“民食之盐”可供一百万人,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宫廷、内府必用的常白盐,由河间盐运司专门生产,每年运至大都的“常白盐为一千五百引”,折合六十万斤,可供宫廷内府十万人食盐。
以上民食之盐供一百万人,宫廷内府常白盐供十万人,共供大都一百一十万人食盐,这个和根据一系列史料推断的大都人口完全相符。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轻雾山林
  • 2021-03-15 02:08
元大都,简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Khanbaliq),意为“大汗之居处”。
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丁卯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朝国都。
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