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一词究竟从何而来?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7 06:49
- 提问者网友:泪痣哥哥
- 2021-04-26 11:35
“二百五”是说某个人很笨,可是这个词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佘樂
- 2021-04-26 12:44
楼主 你好
人们习惯将举止鲁莽,常做傻事的人称为二百五。这个说法的确切来源已经很难考证了。有人说来源于春秋战国时的故事。当时,身为六国宰相的苏秦在齐国被人暗杀,齐王很生气,想要为苏秦报仇。为了引凶手现形,他想出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割下来,挂在京城城门上,并在旁边张贴榜文说:“苏秦里通外国,是个内奸,杀了他便为齐国立了功,请杀苏秦的人亲自来领赏黄金千两,加升官职。”有四个男子揭下了榜文,声称苏秦是他们杀的。齐王查实之后,假意称赞他们是勇士,并问“千两黄金四人合分是多少?”四人回答“一人二百五十两”。齐王拍案大怒说:“来人,把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自此,人们便把一些傻瓜叫“二百五”。另有一说,认为“二百五”与古代的赌博方法推牌九有关。牌九中有“二板”(四个点)和“幺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中称为“瘪十”。它是牌九里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他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幺五的简称)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的人。时间久了,“二板五”就叫成了“二百五”,或者简称“二五”。还有人认为,“二百五”与古代货币计量单位有关。过去的银子常以十两为一锭,五百两为一封。二百五十两即为“半封”,与“半疯”谐音。因而用“二百五”(半疯)来指代愚蠢、莽撞之人。
感谢采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4-26 14:00
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