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完成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B.F处气压比G处低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D.E处高度可达12000千米【小题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B.环节②是人类目前难以改造的C.环节③使海水不断减少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小题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完成题。【小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E处气温比H处高B.F处气压比G处低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5 00:17
- 提问者网友:谁的错
- 2021-02-24 19:47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执傲
- 2021-02-24 21:23
(答案→) 解析:【小题1】如果该图表示大气环流,H处气流上升(温度高),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G处气流下沉(温度低),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高空的气压小于近地面的气压,因此B选项正确。E在高空,H在近地面,因此近地面的H气温应该高于高空的E,所以A选项错误。题中没有表示是哪个半球、哪个纬度带,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题中没有表现,错误。【小题2】如果该图是海陆间的水循环,①的箭头向下,应该是降水,G是大陆;A选项正确。③箭头向上,是海水蒸发,应该使盐度升高,C选项错误;H是海洋,②由陆地到海洋,是径流,自然带形成的基础是水分和热量,因此B选项错误。④是在海洋上空到陆地上空,是水汽输送,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有关,D选项错误。【小题3】如果该图是南半球的世界洋流分布图,应该是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①是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A错误。②是西风漂流,是寒流,B正确。③是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C错误。④是南赤道暖流,D错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2-24 22:59
我也是这个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