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的 枫桥夜泊 有何特别之处,能在几百篇描写枫桥寒山寺的诗句中独占鳌头?
答案:5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6 00:15
- 提问者网友:感性作祟
- 2021-03-05 08:10
我怎么感觉只是一首很普通的诗词。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3-05 09:11
张籍的 枫桥夜泊 有何特别之处,能在几百篇描写枫桥寒山寺的诗句中独占鳌头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白话译文:深秋的夜色,漫天遍野都是白白的霜花,月亮在西边的天际落下去了,偶尔听到几声乌鸦的惨叫,更加感到凄凉。松江岸边枫树下,停泊着几只渔船,劳苦了一天疲惫不堪的渔夫们和衣而眠。生活的愁苦挂在脸上,他们相视无言。他们进入睡乡时,瑟瑟的秋风掠过,有没有惊醒他们,打断梦中的香甜?从不远处,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来了深沉的夜半钟声。枫桥江边的码头,又迎来了趁夜而来的客船。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月落、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白话译文:深秋的夜色,漫天遍野都是白白的霜花,月亮在西边的天际落下去了,偶尔听到几声乌鸦的惨叫,更加感到凄凉。松江岸边枫树下,停泊着几只渔船,劳苦了一天疲惫不堪的渔夫们和衣而眠。生活的愁苦挂在脸上,他们相视无言。他们进入睡乡时,瑟瑟的秋风掠过,有没有惊醒他们,打断梦中的香甜?从不远处,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来了深沉的夜半钟声。枫桥江边的码头,又迎来了趁夜而来的客船。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月落、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3-05 11:52
表达了诗人羁旅的孤单
- 2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3-05 11:31
1.首先是从作者的角度,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仅《枫桥夜泊》一首,使其名留千古。
2.然后是从诗歌的本身,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也许有人会问:诗人到底有什么忧愁呢?这首诗并没有回答.这正是中国诗的一个特点,它无论是写愁还是写乐,着力的是写出一种情绪,一种氛围,一种色彩和调子,而不是写出它的事实,或探讨它的原因.事实上短小到仅有四句二十八字的绝句,本来也不可能讲清事实和原因,诗的扬长避短,便形成了中国诗重抒情的特质.
诗的后两句,是用作者在客舱中的所闻所想,进一步衬托自己的孤寂.在万籁俱寂之中,诗人忽然听到远远地传来了钟声,那悠扬的钟声在夜空中回荡着.于是他猛地想起,著名的寒山寺就在近旁,这钟声一定是那里传出来的.仿佛撞钟,清音激越,难免会使诗人想到,人生逆旅中的种种境遇和遭际.这一点.诗中没有明写,给读者留下了丰富想像的余地.
3.再一个就是历史上的评说比较多
围绕着这首诗里的钟声、时间曾产生过激烈的争执:夜半究竟有没有钟声?宋代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指责说:“句则佳也,其如三更不是撞钟时。”因为寺院一般都是早上撞钟,晚上击鼓,用来报时。如唐代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云:“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唐代李咸用《山中》诗云:“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具体的你可以查看下百科 内容很全面~~~
- 3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3-05 11:18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句很有名,有深刻含义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 4楼网友:想偏头吻你
- 2021-03-05 10:36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句很有名,有深刻含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