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提出的?
答案:4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3 06:39
- 提问者网友:了了无期
- 2021-02-23 01:14
急需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2-23 01:26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2-23 04:09
程朱理学在那时候是正统
- 2楼网友:独钓一江月
- 2021-02-23 03:32
以“存天理,灭人欲”为主的理学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体制乃至文化形态密切相关,是一种时代的产物,产生的历史背景如下: 1.北宋王朝一开始就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纵容大地主、大官僚以随意购买的方式兼并土地,把日益繁重赋税和徭役压倒农民的身上,农民在经济上均分财产的迫切要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可怕的“人欲”,为了不让这种“人欲”横流,他们便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以论证“存天理,灭人欲”为目标的哲学理论。2.隋唐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纲常松弛,道德式微,显然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因此,宋代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而形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提出,出于儒家学家革除时弊,拯救文化,整顿人心,重树人伦与儒家价值,重建儒学道德形上学的主观努力。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3,“存天理、灭人欲”是统治阶层的道德原则。北宋的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而制定的道德规范,以便约束自己的内部的个别成员,使他们把行为限制在当时的道德规范所允许的范围之内。以达到思想禁锢的目的,有利于他们的统治。
- 3楼网友:未来江山和你
- 2021-02-23 02:34
。老实说这是废话。天理?
何为天理?简单的来理解:公平,公正便是任何一个时代的天理。也是真理。
而天理是被创造出来的,其实也就是政.府创造的。历史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在有公平公正的天理之下,谁也别想着去创造出另一个天理。
存天理:维持现有政府所创造的真理,
灭人欲:毁灭人们想要创造另一个真理的思想,
这就有个问题了:到底是镇压?还是合理的毁灭?
在讲究绝对自由化的后现代主义社会。你觉的呢?
守成之思想,庸人所行之道而已。我非常鄙庸。所以我说这是废话。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