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为什么叫三保太监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07 11:32
- 提问者网友:棒棒糖
- 2021-11-07 02:19
郑和为什么叫三保太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11-07 03:16
我暂时保留我的看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玩家
- 2021-11-07 04:29
上海科技出版社的《航海史话》说:“明代航海家郑和的名字叫三宝(亦作“三保”)。”并说明:郑和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还有三个妹妹,他自己排行第三,所以叫三宝。《航海探险》中却说:“郑和信佛教,受过菩萨戒……所以人们称他三宝太监。”
什么是“三宝”?据《辞源》解释,三宝:“佛家语,以佛法僧为三宝,佛说法而僧保守之,得永以济渡世人,故皆为宝也“。于是有的学者认为,郑和的初名不可能叫“三宝”,因为郑和出身于一个回教巨族的家庭,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虔诚的回教徒,曾行险涉远去麦加觐见教主,并被尊称为“哈只”。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是不大可能给孩子取个佛家语“三宝”作名字的。永乐元年(1403),郑和三十三岁时,他接受了菩萨戒,成为佛门弟子,才有可能被称为“三宝太监”。郑和自己也曾说过,他下西洋成功,与佛教的庇护是分不开的:“凡奉命于四方,经涉海洋,常叨恩于三宝”。如是,郑和被称“三宝太监”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也有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佛教的三宝是指佛法僧三者而言。佛指大知大觉的人;法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是宣扬和继承教义的人。郑和虽信佛,有“福吉祥”等法名,还出钱刻过《摩利支天经》等佛经,但并不等于说就可以把佛、法、僧“三宝”集于郑和一身。有明一代,皈依佛教的人很多,在佛教方面的功劳超过郑和的也大有人在,“三宝”这一尊号自然轮不上由回教徒皈依佛教的郑和。
不是“三宝”那就是“三保”了?事情又不是那么简单,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来历,“三保”说就是在来历问题上众说纷纭。
今人柳丛先生在《郑和与三不老胡同》一文中说:“郑和小名叫三保”。《辞海》“郑和条”中也说:“本姓马,小字三保。”这可以说是“小名说”。明万历年间严从简所辑《殊域周咨录》指出:“三保之称,不知系是郑和旧名,抑岂西洋私尊郑和、王景弘、侯显等为三太保故耶。”这是“西洋私尊说”。朱国桢《皇明大政记》卷七谓;“郑和下西洋者七次,出使同行者有冯三保,使西域者有杨三保。一曰三宝,又曰三航,言下海之多也。”这是“三航说”。
先看“三航说”。明成祖朱棣时代叫三保的不止郑和一人,永乐十一年的杨三保与出使有关,但他是到尼泊尔。而永乐八年五月的两次诏令中提到的三保和永乐十二年五月诏令里提到的三保,一是将兵的,一是通信的,都不是下西洋的使者,可见,不下西洋的人也可以叫三保,因此,因下海之多而称三航,又称三保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西洋私尊”三太保的说法也有问题。王景弘曾与郑和同下西洋,爪哇故事中相传有一王三保,还有三保大人的埋骨之处,但这没有历史文献作依据。侯显虽以通使作番而名声显赫,但他多走陆路,到西番。就出使西洋而言,侯显是不能与郑和、王景弘齐名的。他出海到过孟加拉,却没到过西洋大国;郑和到过西洋,但没到过孟加拉,西洋人怎么会把他们三人并称三保呢?
至于“小字说”,也不确切。明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郑和旧名三保”,旧名不等于小字。郑和在永乐二年正月初一赐姓,在此之前,他叫三保。与郑和同时代的袁忠彻在《古今识鉴》中说:“内侍郑和,即三保也……上问以三保领兵如何?忠彻对曰:‘三保姿貌才知,内侍中无与比者。’”可见,当时郑和新名得之不久,朱棣和袁忠彻对话时也用了习惯称呼,袁忠彻提到郑和时,还要加上“即三保也”的注释。郎瑛提到郑和“旧名三保”时说,“若王彦旧名狗儿”。朱国桢的《皇明大政记》中说;“郑和即三保,李谦即保儿。”可见,三保、狗儿、保儿,是郑和、王彦、李谦在将兵、任职前的名字,可称旧名,但毕竟不同于小字。
那么,“三保太监”就是郑和旧名加上“太监”二字而成的了?且慢,范忠义先生认为不是这么简单。明初,太监是官职名,与人们通称的宦官概念不同。按照中国习惯的泛称,总是把姓和官衔连在一起,如李尚书、王丞相等,而为什么却把郑和的名字(还是旧名)与官衔联系起来呢?
带着这种种不可解释的问号,我们来看看郑氏家人是如何认为的,或许还是《郑氏家谱》为此作了最好的注解:“至宣德六年,钦封公(郑和)三保太监”。原来,“三保太监”是皇帝敕封,于是,一切一切的“不合法”都是合情合理的了。
什么是“三宝”?据《辞源》解释,三宝:“佛家语,以佛法僧为三宝,佛说法而僧保守之,得永以济渡世人,故皆为宝也“。于是有的学者认为,郑和的初名不可能叫“三宝”,因为郑和出身于一个回教巨族的家庭,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虔诚的回教徒,曾行险涉远去麦加觐见教主,并被尊称为“哈只”。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是不大可能给孩子取个佛家语“三宝”作名字的。永乐元年(1403),郑和三十三岁时,他接受了菩萨戒,成为佛门弟子,才有可能被称为“三宝太监”。郑和自己也曾说过,他下西洋成功,与佛教的庇护是分不开的:“凡奉命于四方,经涉海洋,常叨恩于三宝”。如是,郑和被称“三宝太监”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也有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佛教的三宝是指佛法僧三者而言。佛指大知大觉的人;法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是宣扬和继承教义的人。郑和虽信佛,有“福吉祥”等法名,还出钱刻过《摩利支天经》等佛经,但并不等于说就可以把佛、法、僧“三宝”集于郑和一身。有明一代,皈依佛教的人很多,在佛教方面的功劳超过郑和的也大有人在,“三宝”这一尊号自然轮不上由回教徒皈依佛教的郑和。
不是“三宝”那就是“三保”了?事情又不是那么简单,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来历,“三保”说就是在来历问题上众说纷纭。
今人柳丛先生在《郑和与三不老胡同》一文中说:“郑和小名叫三保”。《辞海》“郑和条”中也说:“本姓马,小字三保。”这可以说是“小名说”。明万历年间严从简所辑《殊域周咨录》指出:“三保之称,不知系是郑和旧名,抑岂西洋私尊郑和、王景弘、侯显等为三太保故耶。”这是“西洋私尊说”。朱国桢《皇明大政记》卷七谓;“郑和下西洋者七次,出使同行者有冯三保,使西域者有杨三保。一曰三宝,又曰三航,言下海之多也。”这是“三航说”。
先看“三航说”。明成祖朱棣时代叫三保的不止郑和一人,永乐十一年的杨三保与出使有关,但他是到尼泊尔。而永乐八年五月的两次诏令中提到的三保和永乐十二年五月诏令里提到的三保,一是将兵的,一是通信的,都不是下西洋的使者,可见,不下西洋的人也可以叫三保,因此,因下海之多而称三航,又称三保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西洋私尊”三太保的说法也有问题。王景弘曾与郑和同下西洋,爪哇故事中相传有一王三保,还有三保大人的埋骨之处,但这没有历史文献作依据。侯显虽以通使作番而名声显赫,但他多走陆路,到西番。就出使西洋而言,侯显是不能与郑和、王景弘齐名的。他出海到过孟加拉,却没到过西洋大国;郑和到过西洋,但没到过孟加拉,西洋人怎么会把他们三人并称三保呢?
至于“小字说”,也不确切。明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郑和旧名三保”,旧名不等于小字。郑和在永乐二年正月初一赐姓,在此之前,他叫三保。与郑和同时代的袁忠彻在《古今识鉴》中说:“内侍郑和,即三保也……上问以三保领兵如何?忠彻对曰:‘三保姿貌才知,内侍中无与比者。’”可见,当时郑和新名得之不久,朱棣和袁忠彻对话时也用了习惯称呼,袁忠彻提到郑和时,还要加上“即三保也”的注释。郎瑛提到郑和“旧名三保”时说,“若王彦旧名狗儿”。朱国桢的《皇明大政记》中说;“郑和即三保,李谦即保儿。”可见,三保、狗儿、保儿,是郑和、王彦、李谦在将兵、任职前的名字,可称旧名,但毕竟不同于小字。
那么,“三保太监”就是郑和旧名加上“太监”二字而成的了?且慢,范忠义先生认为不是这么简单。明初,太监是官职名,与人们通称的宦官概念不同。按照中国习惯的泛称,总是把姓和官衔连在一起,如李尚书、王丞相等,而为什么却把郑和的名字(还是旧名)与官衔联系起来呢?
带着这种种不可解释的问号,我们来看看郑氏家人是如何认为的,或许还是《郑氏家谱》为此作了最好的注解:“至宣德六年,钦封公(郑和)三保太监”。原来,“三保太监”是皇帝敕封,于是,一切一切的“不合法”都是合情合理的了。
- 2楼网友:一秋
- 2021-11-07 04:07
郑和,原名马三保,回族人,出身云南咸阳世家,1381年(洪武十三年)冬,明军进攻云南。10岁的马三保被掳入明营,受宫成为太监,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为朱棣立下战功。1404年(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1431年(宣德六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