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断章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21:15
  • 提问者网友:谁的错
  • 2021-04-04 10:22
断章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梦中风几里
  • 2021-04-04 11:06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
李健吾先生曾经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对于自己和诗人 的分歧,李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我的解释.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李健吾《答〈鱼目 集〉作者》).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陈的“相对”,还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 无疑是在从确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 在,这里的“你”,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某种确定性的“喜悦”.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 定性”的消解.“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 化”,“确定性”的“喜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 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 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
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 加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使得诗歌含蓄深沉,颇具情调.(南京师范大学何言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