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1 23:58
- 提问者网友:听门外雪花风
- 2021-03-21 03:18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有枢
- 2021-03-21 03:23
目的:
为加强对中原的控制和笼络汉族上层地主,公元494年,孝文帝将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
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的原因:
1、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①北魏的都城地处偏僻的平城,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②孝文帝想要充分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来治理和统一中原地区。③他想要迁都来获得汉族地主的认可的正统地位。④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来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2、平城寒冷干旱,粮食的产量有限,不能满足都城大量人口的需要,一遇到荒年,就会有迁都的议论。平城不适合作为规模较大王朝的都城。
3、正如孝文帝所言,平城是“用武之地”,北方少数民族很容易对平城造成威胁。
孝文帝生平简介: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宏病逝,谥孝文皇帝,庙号高祖。
为加强对中原的控制和笼络汉族上层地主,公元494年,孝文帝将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
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的原因:
1、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①北魏的都城地处偏僻的平城,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②孝文帝想要充分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来治理和统一中原地区。③他想要迁都来获得汉族地主的认可的正统地位。④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来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2、平城寒冷干旱,粮食的产量有限,不能满足都城大量人口的需要,一遇到荒年,就会有迁都的议论。平城不适合作为规模较大王朝的都城。
3、正如孝文帝所言,平城是“用武之地”,北方少数民族很容易对平城造成威胁。
孝文帝生平简介: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宏病逝,谥孝文皇帝,庙号高祖。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