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线”是一种特色小吃.端上餐桌的有:一碗热汤,上面浮着一层油;一碟切成薄片的鲜肉;一碗已煮熟的米线.食客先把肉片放进汤内,稍候再加入米线.
现有以下资料:汤的初温97℃,比热容4.2×103J/(kg?℃);肉片的质量为0.2kg,初温22℃,比热容3.5×103J/(kg?℃).基于健康缘故,肉片必须至少在大于80℃的汤中保持2min,在这2min时间里,由于向外界散热整体温度将下降约2℃.问:
(1)碗中油层的作用是什么?
(2)为实现上述的温度要求,碗中汤的质量多少应满足什么条件?
“米线”是一种特色小吃.端上餐桌的有:一碗热汤,上面浮着一层油;一碟切成薄片的鲜肉;一碗已煮熟的米线.食客先把肉片放进汤内,稍候再加入米线.现有以下资料:汤的初温97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00:25
- 提问者网友:浮克旳回音
- 2021-01-03 13:15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01-03 14:15
解:(1)碗中油由于其密度比水小且不易蒸发,漂浮在水的表面上,使水的蒸发面积减小,则减小了水的蒸发而带走热量,使汤的温度不易降低.
(2)∵肉片必须至少在大于80℃的汤中保持2min,在这2min时间里,由于向外界散热整体温度将下降约2℃,
∴肉和汤混合后的温度至少为:t=80℃+2℃=82℃,
把肉放进汤里,肉的温度升高,吸收热量,汤的温度降低,放出热量,t0汤=97℃,c汤=4.2×103J/(kg?℃),m肉=0.2kg,t0肉=22℃,c肉=3.5×103J/(kg?℃),
根据热平衡方程Q吸=Q放得:c肉m肉(t-t0肉)=c汤m汤(t0汤-t),
即:3.5×103J/(kg?℃)×0.2kg×(82℃-22℃)=4.2×103J/(kg?℃)×m汤×(97℃-82℃)
解得:m汤≈0.67kg.
答:(1)碗中油层的作用是使水的蒸发面积减小,则减小了水的蒸发而带走热量,使汤的温度不易降低.
(2)为实现上述的温度要求,碗中汤的质量至少为0.67kg.解析分析:(1)减小液体的蒸发表面积可有效减慢蒸发,这样也会使液体不会很快变凉,碗中的油层便起到了很好的减缓水的蒸发散热的作用.
(2)从题可知,肉片必须至少在大于80℃的汤中保持2min,在这2min时间里,由于向外界散热整体温度将下降约2℃,从而可以计算出肉和汤混合后的温度.而把肉放进汤里,肉的温度升高,吸收热量,汤的温度降低,放出热量,根据热平衡方程Q吸=Q放便可以计算出汤的质量.点评:本题考查了油层可有效地减缓水的蒸发散热,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及对热量计算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热平衡方程Q吸=Q放的应用.
(2)∵肉片必须至少在大于80℃的汤中保持2min,在这2min时间里,由于向外界散热整体温度将下降约2℃,
∴肉和汤混合后的温度至少为:t=80℃+2℃=82℃,
把肉放进汤里,肉的温度升高,吸收热量,汤的温度降低,放出热量,t0汤=97℃,c汤=4.2×103J/(kg?℃),m肉=0.2kg,t0肉=22℃,c肉=3.5×103J/(kg?℃),
根据热平衡方程Q吸=Q放得:c肉m肉(t-t0肉)=c汤m汤(t0汤-t),
即:3.5×103J/(kg?℃)×0.2kg×(82℃-22℃)=4.2×103J/(kg?℃)×m汤×(97℃-82℃)
解得:m汤≈0.67kg.
答:(1)碗中油层的作用是使水的蒸发面积减小,则减小了水的蒸发而带走热量,使汤的温度不易降低.
(2)为实现上述的温度要求,碗中汤的质量至少为0.67kg.解析分析:(1)减小液体的蒸发表面积可有效减慢蒸发,这样也会使液体不会很快变凉,碗中的油层便起到了很好的减缓水的蒸发散热的作用.
(2)从题可知,肉片必须至少在大于80℃的汤中保持2min,在这2min时间里,由于向外界散热整体温度将下降约2℃,从而可以计算出肉和汤混合后的温度.而把肉放进汤里,肉的温度升高,吸收热量,汤的温度降低,放出热量,根据热平衡方程Q吸=Q放便可以计算出汤的质量.点评:本题考查了油层可有效地减缓水的蒸发散热,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及对热量计算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热平衡方程Q吸=Q放的应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01-03 15:12
这个解释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