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吃什么东西可以消除脑水肿?

答案:4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04:23
  • 提问者网友:最美的风景
  • 2021-03-02 23:21
我爸爸因车祸住院三个月,现在出院回家。但是脑部仍然有很多积水。病人神志清晰,右侧活动不太灵活。现在在家我们不知道应该给他吃什么,也不知道相关的知识,比如该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平时的生活上应该注意什么等等。希望得到高人的指点,让爸爸早日康复。谢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3-02 23:59
脑血栓、脑栓塞等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脑部动脉硬化、血压过低、脑血流缓慢或血脂过高,形成血栓。
危害:相应支配区的脑组织由于缺氧缺血而坏死,出现偏瘫等症状,甚至死亡。
足底反射区按摩:按摩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等反射区。
饮食注意:特别应忌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脑血管病的发病因素很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改变的危险因素,另一类
是不能改变的危险因素。能够改变的危险因素,只要认真对待就能防患于未然。这
些因素是: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血脂、嗜酒和药物滥用、肥胖、久坐不动的
生活习惯。有些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是不能或不容易控制的,这些因素是:年龄、
性别、种族、地理环境、遗传因素等,如高龄、男性、黄黑种族、寒冷环境、有遗
传家族史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控制危险因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是预
防脑卒中的有效方法。
近日北方地区气温变化大,正是脑血管病的高发期,老年人及既往脑血管病患
者要注意适时增添衣物,且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依据个人具体情况寻找和驱除危险因
素。一旦出现头痛、头晕,面部、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要及时到神经科就诊,做到
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早康复。
药师提示
据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赵志刚介绍,目前患者预防性输液主要是一些活
血化淤、降低血黏度、抗自由基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这些药物从理论上讲可能
对防治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但是目前“常规”输液预防方法尚没有得到科学、严
谨、大规模的临床验证。另外,即使最好的输液药其纯度也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因
此,输液预防本身可以增加感染机会和输液反应(如发热、肺水肿、静脉炎、空气
栓塞等)。输液过程中,进入血管内的杂物可引发血液感染,造成血管内皮损伤,
损伤之处可导致脂肪沉积,使动脉粥样硬化,久而久之形成新的梗塞。合理的临床
用药原则应该是:能口服治疗的就不注射给药,能少输液的就尽量少输液
芦笋: 含有多种甙类化合物,芦丁、甘露聚糖、胆碱、叶酸等对心脏病、高血压有一定疗效。
红薯: 具有消除活性氧作用,活性氧可诱发动脉硬化。
卷心菜:能使胆固醇转化为酶后排出。
芹菜: 嫩芹菜捣汁加蜂蜜,可防高血压。
芹菜连根与糯米同煮稀粥,治疗冠心病。
芥菜: 煮粥可以高免疫力,冲茶降压。
大白菜:含微量元素硒---是心脏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
大蒜: 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浓度,延缓血管硬化,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动脉硬化减轻,预防血栓形成。
蕨菜: 含萝卜素、Vc、蛋白质、纤维素等多种微量元素及16种以上氨基酸,具恢复脑细胞功能,安神降压。
大葱: 有消除血管内不正常凝固,防止动脉硬化。
番茄: 含番茄素,能够保护低密度脂蛋白,免受氧化破坏,可减少心血管疾病,降低心肌梗塞和高脂血的发生,防止动脉硬化。
黑木耳:能降低血液凝块,缓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有特殊效益。
黄瓜: 丙醇二酸在人体内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有预防冠心病的功效。
苦瓜: 富含VB1,维持心脏正常功能。
内含Vc,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脏等作用。
菠菜: 含大量抗氧化剂,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即能激活大脑功能,又可增强活力。
南瓜: 含多种微量元素,对高血压有一定效果。
木瓜: 含十七种以上氨基酸及多种营养元素,能软化血管。
草莓: 富含维生素和果胶物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溢血有很高临床价值,对高血压有一定功效。
猕猴桃:含十七种以上氨基酸、果胶、鞣酸、柠檬酸、黄酮类物质,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尤其Vc和硒含量丰富,长期食用,可降血压、血脂等症。
猕猴桃汁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不齐,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
杏: 食用杏仁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西瓜: 西瓜汁富含VA、B、C和蛋白质、葡萄糖、果糖、蔗糖酶、谷氨酸、瓜氨酸、精氨酸、苹果酸、番茄色素、磷酸及钙、铁、粗纤维等,对高血压有很好作用。
柿子: 柿叶含大量VC,具有降压、保护心血管作用。
柿子中含维生素较一般水果高,对于心脏病、心梗、中风都大有益处。其含有一种酚类化合物,有预防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柑橘: 在水果中,柑橘含抗氧化成分最高,可预防血栓形成。经常食用,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核桃: 生吃核桃与桂圆肉、山渣,能改善心脏功能。
石榴: 软化血管。
枣: 辅助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缓和动脉硬化。
苹果: 每天食300g,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即可下降,血管也不会硬化。
脑血管病患者食谱

早餐:玉米面粥一碗 25克玉米面
果酱包1个(面粉25克,果酱15克)
炝黄瓜条一小盘 黄瓜150克 250毫升
加餐:牛奶一杯 250毫升 大米100克
午餐:米饭一碗 大米100克
熘鸡肉片木耳莴笋1盘(鸡肉75克、莴笋150克、木耳适量)
油菜豆腐汤1碗(油菜50克,豆腐50克)
加餐:香蕉1根 150克
晚餐:馄钝一碗(面50克,肉25克,西红柿50 克)
注:鸡蛋每周不宜超过3个。
花卷1个 面粉50克
瘦肉丝炒柿椒苦瓜1盘(肉50克、柿椒50
克、苦瓜100克)
加餐:苹果1个 200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3-03 03:19
菠菜
  • 2楼网友:十鸦
  • 2021-03-03 02:33
脑积水是脑外伤的后遗症,由于瘀血阻塞使脑脊液回流受阻所致.和脑水肿是两回事.使用利尿药是无大效的.既然已经出院说明西医治疗基本结束.采用中医药调理是有益的.一般使用活血化瘀、通窍醒脑类药,如:石菖蒲、皂刺、穿山甲、路路通、王不留、川芎、丹参等。具体还是请当地中医师开方为佳。
  • 3楼网友:长青诗
  • 2021-03-03 00:55
(4)氢氯噻嗪(双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口服后 2h起效,4~ 6h达高峰,作用持续6~12h。 用法:口服,一日25~75mg,分1~2次服,隔日或每周服1~2次。 本品有明显排钾作用,肝功能减退及痛风、糖尿病者慎用。 (5)氨苯喋啶(triamterene)具有排钠留钾的利尿作用。口服后 l~2 h起效, 4~6h达高峰,可持续16h以上。 用法:口服,一次 50~100mg,一日 3~4次,饭后服。 副作用是偶有恶心、皮疹及高氯血症和高血钾,服药后多出现淡蓝荧光尿。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有高血钾倾向者忌用。 (6)乙酰唑胺(醋唑磺胺,acetazolamide,diamox)本品为碳酸酐酶抑制剂,其利尿作用不强。因其能抑制脑脉络丛的碳酸酐酶,当该酶活性受抑时,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生成减少,使需要大量及连续供应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机体机能均受影响,其中也抑制脑脊液的生成率而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适用于脑脊液分泌过多的慢性颅内压增高者。口服后30min起效,2h达作用高峰,可持续12h。 用法:口服,一次0.25~0.5g,一日2~3次。 久用可引起代谢性及低血钾症,需及时纠正酸中毒及加服钾盐。 以上是问题要求的口服药物,但事实上降低颅内压的药物大多是静点和静脉注射的:常用脱水药物有渗透性脱水药和利尿药两大类,激素也用于治疗脑水肿。 (一)渗透性脱水药物 1、药理作用 本类高渗药物进入机体后一般不被机体代谢,又不易从毛细血管进入组织,可使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由于血脑屏障作用,药物在血液中不能迅速转入脑及脑脊液中,在血液与脑组织内形成渗透压梯度,使水肿脑组织的水分移向血浆,再经肾脏排出体外而产生脱水作用。另外,因血浆渗透压增高还能增加血容量,同时增加肾血流量,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因药物在肾小管中几乎不被重吸收,因而增加肾小管内渗透压,从而抑制水分及部分电解质的回收产生利尿作用,故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常用药物 (1)甘露醇(mannitol)口服不吸收,静注后20min起效,2~3h达作用高峰,可降低颅内压40%~60%,作用维持6~8h时,在体内不被代谢,以原形经肾排出。本品用后无明显“反跳现象”,为治疗脑水肿的首选药。 用法:静滴,每次按1~2g/kg体重计,一般用20%甘露醇250~500ml,于0.5~1h内滴完,每4~6h可重复给药。使用过程中应使血清渗透压控制在310~320 mosm/L以内。 主要副作用:一过性头痛、眩晕、视力模糊等,大量久用可引起肾小管损害。肾功能严重受损、活动性脑出血、肺水肿及脱水或有明显心力衰竭者忌用。 (2)山梨醇(sorbitol)为甘露醇的同分异构体,作用、用途及副作用等均与甘露醇相似。但因本品在体内部分转化为糖元而失去高渗作用,因此脱水作用较甘露醇弱,可降低颅内压30%~40%。因其溶解度较大,可制成较高浓度的溶液,且价廉,因此临床上可作为甘露醇的代用品应用。 用法:静滴,1次用25%溶液250~500ml,在0.5~1h内滴完,可每隔6~12h重复1次。 (3)甘油(glycerin)本品具脱水作用,用于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作用较好。其优点是:不引起水和电解质紊乱;降颅内压作用迅速而持久,无“反跳现象”;能供给热量,1g甘油可产生4.312Kcal热量;能改善脑血流量和脑代谢;无毒性和严重的副作用。 用法: 静滴,按每日0.7~1.2g/kg体重计,以10%甘油葡萄糖液或10%甘油盐水液静滴,可用5~6日。口服,按每日 1~2g/kg体重给予50%甘油盐水溶液,每隔6~8h服一次。 副作用:有轻度头痛、眩晕、恶心、血压升高等,高浓度(30%以上)静滴,可产生静脉炎或引起溶血、血红蛋白尿等,注意注射速度不宜太快。 (4)葡萄糖(glucose)高渗葡萄糖有脱水和利尿作用。因葡萄糖易弥散到组织中,且在体内易被氧化代谢,使血浆渗透压增高不多,故脱水作用较弱,降颅内压<30%。但因高渗葡萄糖作用快,注射后15min起效,维持时间约1h,在体内还可提供热量且具有解毒作用,又无明显副作用,因此临床上也用于脑水肿等以降低颅内压。但葡萄糖可透过血脑屏障,有“反跳现象”。 用法:静注,50%葡萄糖溶液40~60ml,4~6h静注一次。宜与甘露醇或山梨醇交替使用,以提高疗效。 (5)尿素(urea)本品为强效、速效脱水药,用药后15~30min起效,l~2h时达高峰,可持续3~6h。用药后常继发脑体积增大和颅内压反跳性回升,且毒性较大,临床已很少单独使用,有时在抢救脑疝时仍可使用。 用法:静注或快速静滴,每次0.5~lg/kg体重,于 20~30min内滴注完毕,12 h后可重复给药,一般可连用1~3天。 本品毒性较大,如溶血或氮质血症等。肾功能不全、严重休克及明显脱水者忌用。 (6)人血白蛋白(human seroalbumin)为胶体性脱水剂。白蛋白具有很强的亲水活性,血浆中70%的胶体渗透压由其维持,维持渗透压的功能约相当于全血浆的5倍。此外,还能补充白蛋白的不足。但因价格昂贵,仅适用于脑水肿伴低蛋白血症者。 用法:静脉注射25%人血白蛋白溶液60~80ml,亦可用5%~10%葡萄糖溶液稀释至5%的溶液缓慢静脉滴注。 (7)冻干人血浆(human plasma dried)可增加血容量、血浆蛋白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用于脑水肿合并体液大量丢失伴休克者。 用法:每次给予1个剂量(约相当于400ml全血),用前以0.1%拘檬酸溶液、灭菌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溶液稀释至200ml,过滤后静脉滴注。 (二)利尿脱水药物 1、药理作用 本类药物能抑制肾小管对氯和钠离子的再吸收,随着这些离子和水分的大量排出体外而产生利尿作用,导致血液浓缩,渗透压增高,从而间接地使脑组织脱水,颅内压降低。此类利尿剂利尿作用较强,但脱水作用不及甘露醇。降颅内压作用较弱,且易引起电解质紊乱,一般均与渗透性脱水剂同时使用,可增加脱水作用并减少脱水剂的用量。 2、常用利尿脱水药 (1)呋喃苯胺酸(速尿,furosemide)本品为速效强效利尿剂。静脉注入后2~ 5min起效,0.5~1h发挥最大效力,作用持续4~6h。 用法:缓慢静注,每次20~40mg,无效时每隔2h剂量加倍使用,一日量视需要可增至120mg。 副作用较少,除有电解质及代谢紊乱外,可产生耳毒变态反应,细胞外液容量下降可产生高尿酸血症及高血糖。 (2)利尿酸钠(依他尼酸钠,sodium etacrnate)作用特点及电解质丢失情况等与呋喃苯胺酸类似。静注后5~10min起效,15~30min达作用高峰,持续约2h。 用法:静注或静滴,每次25~50mg,用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ml稀释后缓慢静注。 (3)丁尿酸(丁苯氧酸,bumetanide)药理作用同速尿,但较速尿强20~60倍,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静注后约5min起效,5~1h达高峰,作用持续2~3h。临床上主要作为速尿的代用品,使用速尿无效者使用本品仍可能有效。 用法:静注,每次0.5~1mg,亦可口服。 副作用与速尿相同,但低血钾发生率较低。本品不宜加入酸性液体中静滴,以免发生沉淀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