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关于《内向者'心理学》1500字的读后感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19:28
  • 提问者网友:佞臣
  • 2021-01-27 23:48
关于《内向者'心理学》1500字的读后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雁书
  • 2021-01-28 01:20
《内向者心理学》读后感,观感,书评:一直以为我是一个孤独的人
2014-05-23

文/淘多金
幸福快乐的首要之点,就在于一个人愿意成为他自己。 ——Erasmus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常常对自己感觉很困惑。我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让人很糊涂的矛盾。我是一个古怪的家伙。我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时表现很差,我的老师都希望我重读。但是,到了三年级的时候,我就表现得很优秀了。有时候,我非常活泼且健谈,言谈干脆利落且有见地。事实上,如果是我熟悉的话题,我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也有些时候,我想要讲话但头脑中一片空白。或者是我要在班上说点什么并举起了自己的小手——我的心怦怦地跳着,我可以提高占总成绩25%的课堂表现的成绩了——但是当我被老师叫到时,我想说的话却又跑到九霄云外去了。我的内心世界陷入了黑暗之中。我简直想钻到座位下面去。后来,我又出现了几次回答时犹犹豫豫、不清不楚,表现比我实际差很多的情况。再后来,当老师扫视全班想请一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时,我就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躲避老师的目光了。我不能够信赖自己,我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反应。 更让我感到困惑的事情是,当我的确是在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人们常常告诉我说我善于表达、言简意赅。而其他的时间,我的同班同学将我视作智力有缺陷似的。我认为自己并不笨,但是我也认为自己不是一个非常机敏的人。 我的大脑的工作方式让我大为困惑。我不清楚为什么自己总是在事情发生之后才有那么多的想法。当我对过去发生的某事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老师和朋友们总会以一种不悦的语调问我为什么以前不说。他们似乎认为我是故意隐瞒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我发现自己的想法就像是遗失的航空行李,它们迟了一段时间才到达。 当我长大之后,开始认为自己是一个神秘的人,沉默寡言、深沉、不喜欢抛头露面。许多次,我准备说点什么,但是没有任何人有反应。后来,另外的某个人可能说同样的事情,而他或她却会得到大家的响应。我在想,是不是我说话的方式有问题。在另外的时间,当人们听我谈论或宣读我所写的什么东西时,他们会用一种震惊的表情看着我。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多次,我都对那种“表情”非常熟悉了。它似乎是在说:这些是你写的?我对这些反应感到心情很复杂:我喜欢受到认可,但是我又会因大家的关注而感到压力太大。 社交活动也会让我感到迷惑。我喜欢人们,而且人们似乎也喜欢我,但是我常常害怕外出。对于是否要在某次聚会或公共活动上抛头露面,我也会犹豫不决。我认定自己是一个害怕社交的人。有时候,我感到很尴尬和不舒服;但在另外的时间,我又感觉很好。即便是我玩得非常开心,我也总是眼睛盯着门口,幻想着穿着睡衣裤蜷缩在床上的情景。 让我感到痛苦和挫败的另外一个来源是我不济的精力。我会非常容易就感觉疲惫。我似乎没有我的朋友和家人那么多的精力。当我疲倦的时候,我走路很慢,吃东西很慢,讲话很慢,在与人谈话时也是时断时续。另一方面,如果我休息好了,谈话时我可以妙语连珠,从一个想法跳到另外一个想法,和我谈话的人都会感到难以应对。事实上,一些人会认为我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相信我,我过去不是那样的人(而且现在也不是)。 然而,即便我的步调很缓慢,我最后也实现了生活中大多数的梦想。我用了很多年的时间才发现,所有令我感到困惑的矛盾实际上都有其意义。我是一个正常的性格内向的人。这一发现让我如释重负!

内向者心理学》读后感,观感,书评:歧视无处不在,我们需要的是适应
2014-05-23

文/干啃方便面
人们从出生到死去,整个人生都在经历着歧视和被歧视的阶段。人对人、人对某一群体甚至群体对群体的歧视,这种涵盖不同范围和激烈程度的非理性关注往往会造成悲剧。在各种心理学行为当中,外向型性格成员对内向者的歧视似乎是无处不在的。
父母要求孩子必须进行的社交活动,其他孩子对内向儿童的质疑和疑问。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其实本身就是在将内向者置入了一个弱势、受质疑的境地。因此,按照一般逻辑来说,内向者的成长很艰难,成功更是困难重重。

但是在心理学家眼中却不这么认为。美国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家,作家,演讲家,心理临床医师马蒂•O.兰尼在《内向者心理学》中指出,世界上70%以上的成功者其实是性格内向的人,成功更青睐内向。 (读后感 www.bufuzao.com)
这本书与其说是心理分析书籍,倒不如归类为“生活指导类书籍”。作者通过临床案例和生活中的琐事向读者展示出了门类各异的内向者图谱:沟通困难、社交能力匮乏……不同类型的内向型性格成员在生活中有着不同的表现,但无一例外对群体性生活中的潜规则有着种种不适应。

内向者,自卑于自己的内向,羞怯、胆小、敏感、宅,却看不到自己冷静多思、谨慎专注、善于倾听、独立而有领导力;外向者,具有天生的进取心,性格决定他们将是社交和职场最前线的宠儿,但他们也会面临思维不集中、计划容易出现纰漏等职场大忌,同时还有模糊性格者的存在。
相比较于外向型性格,其他类型的成员更容易受到猜疑和误解。作者在书中提到,不同形态的社会都赞美外向性格的优点,而且,许多性格外向的人以怀疑的目光看待性格内向的人所展现的才能。让人感到悲哀的是,甚是性格内向的人自己都经常不能理解自己所做出的贡献。

在这里,马蒂•O.兰尼博士希望能够通过这部作品,重建内向型性格成员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影响社会对他们的态度。本书也从另一个角度对各种不同性格成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和其他纯理论性著作不同,本书将内向者的成功经历作为了导向性内容,希冀通过这种方法向人们展示:内向者也能够走向成功,甚至比外向者的道路更加平坦和容易。此外,这些案例对内向者也具有很僵的激励作用。

作为人类建立在群体性生活的社交圈中的一员,外向者受到瞩目和称赞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带来的副作用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大众对内向者的看法与态度。这种无意识的歧视已经充斥着整个社会,毫无疑问的,我们需要这本书来提醒大家,同时帮助大家来面对内向者。

希望这个社会不是让内向者适应,而是选择包容他们。

《内向者心理学》读后感,观感,书评:做一个安静的人也没有什么不好
2014-05-23

文/还是隐姓埋名吧
做一个自信的性格内向的人。享受生活。 适当休息。 欣赏您的内心世界。 做一个真实可信的人。 珍视您的好奇心。 享受心境的和谐。 享受独处。 对生活充满感激。除了这些,做做那些你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想说就说。迅速平息内心的怒火。对自己宽容不要作茧自缚。带齐必须的物品。恢复充沛的活力。用幽默展现自己阳光的一面。最重要的是,做真实的自己......

《内向者心理学》读后感,观感,书评:可以透析内向者的内心 很励志
2014-05-23

文/penelopeTIAN
在这个崇尚外向开朗,崇尚能呼群引伴的社会里,我常常感到困惑。我能感受社会也向我传达着外向更容易成功的概念。他们开朗幽默,口若悬河,人见人爱。初中一位我十分敬重的老师有天郑重的跟我说“女孩子还是要开朗一点才能吃得开。”这句话成为了我好几年的奋斗目标。甚至很多人都认为我其实还蛮活泼的,尤其是刚认识我的朋友。但我的内心承认这些都失败了。压力巨大。有时候在大自然中欣赏花儿的鲜妍姿态,或者看一整个下午的书,比呆在很多人的饭桌上让我感觉更快乐。

PS:这些都不是我写的,是我给你复制的,那样你会看着方便吧,我找了找基本也就这些了,你可以再找找。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鸽屿
  • 2021-01-28 02:49
在百度那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