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通济桥的形态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3 16:05
- 提问者网友:贪了杯
- 2021-12-02 15:49
余姚通济桥的形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忘川信使
- 2021-12-02 17:22
余姚城中有一座横跨姚江,沟通余姚南北两城的长虹般石砌三孔两墩拱桥——通济桥。因它原是姚江上最长最高的桥,故有“浙东第一桥”之称。
通济桥为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对象,桥长43.4米,主孔净跨14.2米,桥面中心宽5.61米,两侧有望柱24根,栏板22块,雕饰象、狮、莲花等图像。主孔两侧各镌有楹联。东侧是“千里遥吞沧海月;万年独砥大江流。”;西侧是“一曲蕙兰飞彩鷁;双城烟雨卧长虹。”整个桥型显得稳重、雄伟。远远望去,长虹中跨,体势腾辉。据《余姚县志》载,该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原系木桥初名德惠桥,木结构。后又改名为虹桥,屡建屡毁。元至顺三年(1332年)改建成石砌三孔桥,定名为通济桥。桥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题着“海舶过而风帆不解”八个字,可见其高大雄伟之势。现存桥身系清雍正七年至九年(1729-1731年)间重建,用木椿2100根,人工约4万,建成当时全长约90米,共106级。
通济桥为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对象,桥长43.4米,主孔净跨14.2米,桥面中心宽5.61米,两侧有望柱24根,栏板22块,雕饰象、狮、莲花等图像。主孔两侧各镌有楹联。东侧是“千里遥吞沧海月;万年独砥大江流。”;西侧是“一曲蕙兰飞彩鷁;双城烟雨卧长虹。”整个桥型显得稳重、雄伟。远远望去,长虹中跨,体势腾辉。据《余姚县志》载,该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原系木桥初名德惠桥,木结构。后又改名为虹桥,屡建屡毁。元至顺三年(1332年)改建成石砌三孔桥,定名为通济桥。桥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题着“海舶过而风帆不解”八个字,可见其高大雄伟之势。现存桥身系清雍正七年至九年(1729-1731年)间重建,用木椿2100根,人工约4万,建成当时全长约90米,共106级。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