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什么意思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2 08:23
  • 提问者网友:太高姿态
  • 2021-01-02 00:56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掌灯师
  • 2021-01-02 02:13
把我知道的告诉你吧~有种花叫做木芙蓉,一天三变色,到了下午会变成红色,很好看的,不知道这里的是不是指那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千夜
  • 2021-01-02 03:13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木末,指树杪。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和颜色也近似荷花。裴迪《辋川集》和诗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的句子,可用来作为注脚。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当春天来到人间,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寂寞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王维的《辋川集》给人的印象是对山川景物的流连,但其中也有一部分篇章表现诗人的心情并非那么宁静淡泊。这些诗集中在组诗的末尾,象《辛夷坞》下面一首《漆园》:“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就颇有些傲世。再下一首,也是组诗的末章《椒园》:“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就更含有《楚辞》香草美人的情味。裴迪在和诗中干脆用“幸堪调鼎用,愿君垂采摘”把它的意旨点破。因此,若将这些诗合看,《辛夷坞》在写景的同时也就不免带有寄托。屈原把辛夷作为香木,多次写进自己的诗篇,人们对它是并不陌生的。它每年迎着料峭的春寒,在那高高的枝条上绽葩吐芬。“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这个形象给人带来的正是迎春而发的一派生机和展望。但这一树芳华所面对的却是“涧户寂无人”的环境。全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所谓“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的感慨,虽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仍能于形象中得到暗示。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这是王维的一首诗,名叫《辛夷坞》。这首诗写的是在辛夷坞这个幽深的山谷里,辛夷花自开自落,平淡得很。你看,辛夷花在树梢怒放,开得何等烂漫!辛夷花又纷纷凋零,又是何等的洒脱!既没有生的喜悦,也没有死的悲哀。    无情有性,这仅仅是一棵普通的辛夷花吗?辛夷花得之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在这个绝无人迹的地方,辛夷花—没有人对它们赞美,也不需要人们对它们的凋谢一洒同情之泪,没有追求,没有哀乐,听不到心灵的一丝震颤,几乎连时空的界线都已经泯灭了。我想,王维笔下的辛夷花,是他内在精神的外射,辛夷花是一棵人格理想之花。王维早年奉佛,他仰慕的是维摩诘居士,他以禅的态度对待世间的一切,并将这种心境融于诗歌,一切都是和谐空灵、恬淡自然。《辛夷坞》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对人生的一种恬然心境,禅意较浓,充满空灵。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