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由于种种原因,成效大为不同。材料一由于气候变迁,甲县的耕地沙化严重.为防止土地退化,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5 06:48
  • 提问者网友:夢醒日落
  • 2021-12-25 01: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由于种种原因,成效大为不同。
材料一由于气候变迁,甲县的耕地沙化严重.为防止土地退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当地利用泡桐树适应性强、扎根较深、生长迅速等特性,探索出农作物与泡桐树间作的耕种模式,既防风固沙绿化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农田小气候,又促进了农作物增产.经过多年的努力,甲县已经将46万亩(1公顷=1 5亩)沙化土改造为良田,森林覆盖率也由上世纪80年代的8%提高到现在的20.16%,主产作物小麦亩产增收15%至20%,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激发了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材料二乙县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粮,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国家首批商品粮基地.该县为实施森林增长工程,计划五年内植树50万亩(约占该县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201 3年一年要完成植树10万多亩。为此,县政府制定了《实现“森林增长”的实施意见》.由于适宜造林的土地并不多,为了完成任务,一些乡镇以每亩一年600元左右的价格将已种植小麦和油菜的耕地流转出来植树。有的是农作物与树苗间种,有的是直接将地里的油菜、小麦全部刨掉栽上树苗。这种做法既改变了土地用途,影响了粮食生产,也损害了农民利益,受到许多基层干部和农民的质疑。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两地政府推行的植树造林活动对政府权威产生的不同影响,并说明基层政府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力,树立自己的权威。
(2)甲县和乙县在植树造林活动中都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成效殊异。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其成效殊异的原因。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罪歌
  • 2022-01-22 06:29
(答案→) 解析:(1)本题前一问属判断类试题,后一问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二点,一是认识研讨材料中两种政府形象的对比,二是根据材料调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本题已经确定理论即政府权威,因此解答起来相对较为容易。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有无权威政府的标志,从材料可知甲乙两县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一个是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一个是受到人民的质疑)可区别哪个政府为人民认可和接受,判断出哪个政府是有权威的政府。第二问是教材理论的再现,对教材掌握较熟的学生回答起来较为轻松,可结合从依法行政、决策科学民主、与人民的关系、维护人民利益等角度回答。(2)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哲理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该原理包括世界观与方法论两方面,即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及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分析设问是两县成效殊异的原因,即两县如何处理矛盾特殊性的做法,甲县的成功在于从本地特殊条件出发,做到了因地制宜,乙县没有正确分析本地实际,忽视了矛盾的复杂性,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本题解答起来不难,答案可采用“理论+材料”模式。【考点定位】(1)本题考查必修2政治生活中政府权威的相关考点。(2)本题考查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矛盾特殊性相关考点。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污到你湿
  • 2022-01-22 06:35
谢谢解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