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獭祭鱼”有什么文化寓意?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8 20:42
  • 提问者网友:了了无期
  • 2021-11-18 02:30
“獭祭鱼”有什么文化寓意?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11-18 03:44
亦省作“ 獭祭 ”。 1.谓獭常捕鱼陈列水边,如同陈列供品祭祀。《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吕氏春秋·孟春》:“鱼上冰,獭祭鱼。” 高诱 注:“獭獱,水禽也。取鲤鱼置水边,四面陈之,世谓之祭。”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史越王青词》:“反本狐邱,寓诚獭祭。” 清 孙枝蔚 《老妻病愈设饼祭神》诗:“一点虔诚意,惟同獭祭鱼。”实际上因獭食鱼时必残杀和吃剩许多鱼,故有“獭祭”之说。 陆宗达 王宁 《古汉语词义答问·说“祭”字》:“‘祭’的本义应是‘残杀’,《大戴礼记·夏小正》、《礼记·月令》皆曰‘獭祭鱼’……獭性残,食鱼往往只吃一两口就抛掉,捕鱼能力又强,所以每食必抛掉许多吃剩的鱼。人们称堆积故实为‘獭祭’,即取堆积残余之意。”

2.比喻罗列故实,堆砌成文。 宋 吴炯 《五总志》:“ 唐 李商隐 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清 赵翼 《哭汪文端师》诗:“丛编勤獭祭,残卷剔蜗涎。”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毛西河》:“﹝ 毛西河 ﹞凡作诗文,必先罗书满前……﹝其夫人﹞曰:‘君等以 毛大可 为博学耶?渠作七言八句,亦须獭祭乃成。’” 闻一多 《龙凤》:“至于以凤比 孔子 的典故,也近在眼前,不知为什么从未成为词章家‘獭祭’的资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11-18 04:55
《礼记·月令》中说,农历正月,东风解冻,蛰伏的虫子开始苏醒,潜伏水底的鱼儿也浮到接近冰层的地方,水獭开始将捕到的鱼一一陈列在岸边。古人观察到水獭这种习性,以为这是像人一样,先陈列祭品祭祀完了才享用天地恩赐的食物。这一行为极像不太高明的文士,写作前极力向各种文献中搜寻资料,然后一古脑儿都堆到文章中去。所以后来便称在文章中乱堆砌辞藻、罗列典故的作法叫“獭祭”或“獭祭鱼”了。
  • 2楼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11-18 04:47
獭祭,又叫作獭祭鱼,最早出现于《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獭是一种两栖动物,喜欢吃鱼,经常将所捕到的排列在岸上,从古代中国人的眼里,这情形很象是陈列祭祀的供品。所以就称之为獭祭鱼或獭祭。

节气

獭祭鱼被作为一种季候现象来描述节气,是惊蛰的第一候。据说在这几天里,蛰伏了一冬的獭开始出来活动。《周书·时训篇》有「雨水之日,獭祭鱼;後五日,鸿雁来;後五日,草木萌动。」的说法。

引申

獭摆放鱼的现象,含有堆砌的意思。所以後来就有人用獭祭鱼来形容文学上喜欢多用典故的现象。比如宋代的笔记《杨文公谈苑》中,就提到唐朝诗人李商隐写作诗文时,为了使用典故,常常要查阅许多书本。这些书摊在屋子里,就象獭摆放鱼的样子,因此被人取了一个「獭祭鱼」的外号。

这个词虽然是嘲讽,但意味并非很尖刻,常常被人用来自嘲。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