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谁能帮我讲解一下佛语中的“贪癫痴”

答案:4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7-17 17:24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7-16 16:30
谁能帮我讲解一下佛语中的“贪癫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7-16 17:33

是“贪嗔痴”


佛教中的三毒: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治疗此三毒的方法: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戒,是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



  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



  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从而对治愚痴。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秋
  • 2021-07-16 19:14

个人认为 那都是 意执 的外在表现。

也就是心态执着

  • 2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7-16 18:58
执着放不下烦恼
  • 3楼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07-16 18:37

贪瞋痴

贪就是内心的欲望,对于喜欢的东西想要占为己有,欲望是无止尽的得到一个又要另一个

瞋就是未能满足内心的欲望所产生的情绪反应

所以得的到的就贪

得不到的就瞋

会有这种相状就是因为自己的无明愚痴

因为执无为有的一种状态

痴一切造做的根本烦恼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