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利用国际经济合作?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2 01:51
- 提问者网友:容嬷嬷拿针来
- 2021-04-01 05:49
传统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利用国际经济合作?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04-01 06:36
海洋经济第一产业包括海洋种植业和海洋渔业等,在海洋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十五”期间要巩固原有产业,加快内部结构调整,重点抓好海洋渔业的发展,突出建设海洋农牧化工程。
1、养殖业方面:首先,重点开发滩涂浅海养殖,巩固、发展我市滩涂缢蛏、花蛤、文蛤等传统贝类拳头产品养殖,抓好文岭—梅花海区的缢蛏、文蛤养殖,文武砂—江田海区的缢蛏、花蛤养殖,开发松下海区浅海藻类养殖。其二,大力推广名优新品种养殖,改善增养殖方式,推广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和生态型养殖方式,积极推广长乐东南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闲置鳗场进行生态型对虾高密度养殖的成功经验,今年全市养殖南美白对虾面积已突破2000亩,今后几年要继续扩大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以及推广其他优高新品种的养殖。其三,西施舌(海蚌)是长乐区域特色的名贵水产品,要作为长乐海洋养殖业的重中之重,目前已突破人工育苗技术难关,要组织力量攻克幼蚌培育及养成技术。同时抓好海蚌保护区的海蚌放流增殖保护工作。
2、海洋捕捞方面:以养护海洋渔业资源为主,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实现捕捞产量零增长或负增长。积极引导渔民调整捕捞作业方式,发展轻型、节能、高效且对资源危害不大的作业 。同时积极稳妥发展远洋渔业,调整远洋渔业生产结构,提高综合能力,抓好由单一生产型向渔业生产产品加工、国际贸易和综合经营方面转变。
1、养殖业方面:首先,重点开发滩涂浅海养殖,巩固、发展我市滩涂缢蛏、花蛤、文蛤等传统贝类拳头产品养殖,抓好文岭—梅花海区的缢蛏、文蛤养殖,文武砂—江田海区的缢蛏、花蛤养殖,开发松下海区浅海藻类养殖。其二,大力推广名优新品种养殖,改善增养殖方式,推广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和生态型养殖方式,积极推广长乐东南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闲置鳗场进行生态型对虾高密度养殖的成功经验,今年全市养殖南美白对虾面积已突破2000亩,今后几年要继续扩大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以及推广其他优高新品种的养殖。其三,西施舌(海蚌)是长乐区域特色的名贵水产品,要作为长乐海洋养殖业的重中之重,目前已突破人工育苗技术难关,要组织力量攻克幼蚌培育及养成技术。同时抓好海蚌保护区的海蚌放流增殖保护工作。
2、海洋捕捞方面:以养护海洋渔业资源为主,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实现捕捞产量零增长或负增长。积极引导渔民调整捕捞作业方式,发展轻型、节能、高效且对资源危害不大的作业 。同时积极稳妥发展远洋渔业,调整远洋渔业生产结构,提高综合能力,抓好由单一生产型向渔业生产产品加工、国际贸易和综合经营方面转变。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空山清雨
- 2021-04-01 07:09
慧聪网化工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活动范围多方向扩展,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国民经济增长及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的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增长,海洋产业发展速度快于行业整体产业的发展。这样的趋势和特点是带有普遍性的,同期,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步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众多沿海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新的可开发的海洋资源不断发现。近10年来,海洋科技突飞猛进,新的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不断发现,海洋已成为巨量财富源泉,为解决困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两大问题展现了新的曙光。一是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储量巨大。二是海洋新药物资源家族庞大。三是提取和开发利用深海基因资源前景广阔。据估计,深海基因资源的市场潜力可达30亿美元/年。四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前景乐观。随着海水淡化成本的大幅下降,世界海水淡化市场一直以每年10%的速度扩大。总之,20世纪最后10年,多学科联动的海洋科学发展,使新的海洋资源不断被发现,由此,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以全面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为基本特征的'海洋世纪'的到来。
海洋经济产出快速增长。近10年特别是'九五'以来,我国海洋经济一直保持在年均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水平。'九五'期间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年均15.7%。其中海洋渔业经济总量仍高居首位,占总产值的51%,年均增长18%;海洋油气业异军突起,年均增长达到32.3%,产值位居第四;海洋交通货物运输量持续稳定增加,占海洋经济总产值比重位居第二,为18%。另外,海洋旅游业因统计口径问题,仅是国际旅游收入项,已经超过600多亿元,占海洋经济总产值的15%,位居第三,而尚未统计在内的国内滨海旅游收入至少还有约1000亿元。因此,滨海旅游业实际上已经位居第二,并正在展现其强劲的发展后劲。预计,滨海旅游业将迅速成长为我国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之首。
海洋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经过有意识的计划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呈不断优化趋势。从'八五'末期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的48∶14∶38到'九五'末的50∶17∶33。最明显的变化是,第二产业得到发展,第三产业升中有降,但整体经济实力未减。海洋劳动就业队伍扩大。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海洋劳动就业结构的变化。'九五'期间,海洋产业全职劳动就业增加了近40万人。在海洋三次产业中的分布也与产业结构相一致,海洋第一产业吸纳了将近70%的就业人口,以高新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海洋第二产业,劳动就业率较低,但劳动生产率最高。尽管海洋直接劳动就业统计数字只有400多万人,但海洋产业还提供了约1000万人的季节性或非全职工作机会。而且,目前我国的统计口径只统计直接的行业劳动就业,而国际组织和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评价海洋就业贡献的统计范围非常宽泛,美国把临海、与海洋开发利用相关联的生存人口都计入海洋提供的生存机会之中,这样,海洋对其国家的劳动就业就显得极为重要。
海洋高新技术培育新兴海洋产业。20世纪60年代以来,与海洋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同步发展起来的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科技含量的海洋高技术产业,海洋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带动了海洋产业群的扩展壮大。1996年海洋高技术作为第八个领域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863计划)。到1998年,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实现500多亿元。目前,我国的海洋高技术主要包括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其产业、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水养殖业、海洋监测技术及海洋仪器制造业、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技术、海洋能开发技术、海洋信息技术等。
海洋产业成为沿海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90年代兴起的海洋开发热潮,极大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海洋开发已然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跨世纪的地区发展战略,海洋经济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从2000年情况看,海洋产业增加值3000多亿元,占沿海省区市GDP总量5.5万亿元的6.88%。海洋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增加值总量)排列依次为广东、山东、福建、辽宁、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海南、广西、河北。最高的广东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超过750亿元。
海洋经济发展处于成长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算得上是海洋大国,但还远不是海洋经济强国。我国海岸线总长位居世界第四;海域面积与陆域面积之比小于0.3,低于世界沿海国家的平均水平0.96;海岸系数(单位陆地面积平均拥有的海岸线)0.00188,居世界第94位。我国海洋资源绝对值位居世界前10位的有:海岸线长度、大陆架面积、200海里水域面积、海港分布密度。海洋资源绝对量在世界范围内排位较前,是优势资源,但是,海洋资源的人均量很低。此外,我国的海洋产业正处于成长期,产业结构正从传统海洋产业为主向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崛起与传统海洋产业改造相结合的状态发展
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新的可开发的海洋资源不断发现。近10年来,海洋科技突飞猛进,新的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不断发现,海洋已成为巨量财富源泉,为解决困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两大问题展现了新的曙光。一是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储量巨大。二是海洋新药物资源家族庞大。三是提取和开发利用深海基因资源前景广阔。据估计,深海基因资源的市场潜力可达30亿美元/年。四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前景乐观。随着海水淡化成本的大幅下降,世界海水淡化市场一直以每年10%的速度扩大。总之,20世纪最后10年,多学科联动的海洋科学发展,使新的海洋资源不断被发现,由此,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以全面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为基本特征的'海洋世纪'的到来。
海洋经济产出快速增长。近10年特别是'九五'以来,我国海洋经济一直保持在年均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水平。'九五'期间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年均15.7%。其中海洋渔业经济总量仍高居首位,占总产值的51%,年均增长18%;海洋油气业异军突起,年均增长达到32.3%,产值位居第四;海洋交通货物运输量持续稳定增加,占海洋经济总产值比重位居第二,为18%。另外,海洋旅游业因统计口径问题,仅是国际旅游收入项,已经超过600多亿元,占海洋经济总产值的15%,位居第三,而尚未统计在内的国内滨海旅游收入至少还有约1000亿元。因此,滨海旅游业实际上已经位居第二,并正在展现其强劲的发展后劲。预计,滨海旅游业将迅速成长为我国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之首。
海洋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经过有意识的计划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呈不断优化趋势。从'八五'末期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的48∶14∶38到'九五'末的50∶17∶33。最明显的变化是,第二产业得到发展,第三产业升中有降,但整体经济实力未减。海洋劳动就业队伍扩大。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海洋劳动就业结构的变化。'九五'期间,海洋产业全职劳动就业增加了近40万人。在海洋三次产业中的分布也与产业结构相一致,海洋第一产业吸纳了将近70%的就业人口,以高新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海洋第二产业,劳动就业率较低,但劳动生产率最高。尽管海洋直接劳动就业统计数字只有400多万人,但海洋产业还提供了约1000万人的季节性或非全职工作机会。而且,目前我国的统计口径只统计直接的行业劳动就业,而国际组织和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评价海洋就业贡献的统计范围非常宽泛,美国把临海、与海洋开发利用相关联的生存人口都计入海洋提供的生存机会之中,这样,海洋对其国家的劳动就业就显得极为重要。
海洋高新技术培育新兴海洋产业。20世纪60年代以来,与海洋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同步发展起来的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科技含量的海洋高技术产业,海洋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带动了海洋产业群的扩展壮大。1996年海洋高技术作为第八个领域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863计划)。到1998年,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实现500多亿元。目前,我国的海洋高技术主要包括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其产业、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水养殖业、海洋监测技术及海洋仪器制造业、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技术、海洋能开发技术、海洋信息技术等。
海洋产业成为沿海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90年代兴起的海洋开发热潮,极大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海洋开发已然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跨世纪的地区发展战略,海洋经济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从2000年情况看,海洋产业增加值3000多亿元,占沿海省区市GDP总量5.5万亿元的6.88%。海洋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增加值总量)排列依次为广东、山东、福建、辽宁、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海南、广西、河北。最高的广东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超过750亿元。
海洋经济发展处于成长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算得上是海洋大国,但还远不是海洋经济强国。我国海岸线总长位居世界第四;海域面积与陆域面积之比小于0.3,低于世界沿海国家的平均水平0.96;海岸系数(单位陆地面积平均拥有的海岸线)0.00188,居世界第94位。我国海洋资源绝对值位居世界前10位的有:海岸线长度、大陆架面积、200海里水域面积、海港分布密度。海洋资源绝对量在世界范围内排位较前,是优势资源,但是,海洋资源的人均量很低。此外,我国的海洋产业正处于成长期,产业结构正从传统海洋产业为主向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崛起与传统海洋产业改造相结合的状态发展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