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康熙庙号】...如汉武帝是以庙号来称而康熙则是以年...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2 23:08
  • 提问者网友:放下
  • 2021-02-22 07:56
【康熙庙号】...如汉武帝是以庙号来称而康熙则是以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雾月
  • 2021-02-22 08:42
【答案】 首先,汉武帝不是庙号,是谥号。庙号和谥号都是皇帝死后起的称呼
  庙号有褒贬之意,用法也非常讲究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唐宋时期皇帝称呼多用庙号,明清多用年号
   古代皇帝不同的称呼与时代等多种因素有关。先秦君主多称谥号,如周文王、秦穆公、齐桓公;秦朝取消了谥号,汉代重新恢复,所以汉代皇帝也多称谥号,如文景之治中的“文”、“景”就是指孝文皇帝和孝景皇帝,而“孝”习惯被省略掉,简称为汉文帝、汉景帝。这种称呼方式一直延用到隋代。
   唐代之后,皇帝的谥号日渐繁复,文字加长,如李世民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称呼起来显得繁琐赘述,所以干脆采用庙号,称为唐太宗。其实庙号早在汉初已经出现,但是作为专有名称,“庙号”迟至晋代方见于典籍,唐代之后才频繁使用。从唐至宋元大都用庙号称呼帝王。
   明清之后,皇帝的称号又发生了变化,往往采用年号来指代帝王。年号也产生于汉代。明清之前一个皇帝往往有好几个年号,如汉宣帝就有七个年号。而到了明清,无论皇帝在位的时间长短,一般只有一个年号(明英宗一人例外),清代皇帝的年号更是规范。例如康熙皇帝就是玄烨,宣统皇帝就是溥仪,不会让人产生误解。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渡鹤影
  • 2021-02-22 09:26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