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无徵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若谓圣人行事不可依托,则是以硁硁之小人,律神话之孔子矣。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9 15:00
  • 提问者网友:雨不眠的下
  • 2021-03-09 03:5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徵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若谓圣人行事不可依托,则是以硁硁之小人,律神话之孔子矣。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指出:“我国四千余年之大梦苏醒,实始于……之后也。”
材料三 《现代人》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俄罗斯好像从睡梦中醒来……人人都感觉有一根神经破裂了,回到旧时代的道路已经封锁。……人人都觉醒了,人人都开始思索,人人都充满着批判精神。”
——《俄国史》
材料四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方式及采取该方式的原因。(4分)
(2)导致材料中二、三中两国梦醒的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
(3)据材料四,指出1861年以后俄国历史发展的政治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观察这一问题的着眼点是什么?(7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拜訪者
  • 2021-03-09 05:18
(答案→)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故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可知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方式。再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借助孔子名义宣传变法的原因。(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戊戌变法受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刺激,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受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刺激。(3)注意结合俄国农奴制改革后的政治状况分析,一方面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有利于政治近代化,另一方面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摆渡翁
  • 2021-03-09 06:46
感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