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泷冈阡表欧阳修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5 23:53
  • 提问者网友:龅牙恐龙妹
  • 2021-12-25 03:2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做后面的题目。 泷冈阡表 欧阳修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shuāng)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贫,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shěn况且)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况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 其后修贬夷陵, 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 克:能够。 B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 归:出嫁。 C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志:记下。 D其居于家,无所矜饰 矜:怜悯。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B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后当以我语告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直接表明“汝父之能养”和“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的一组是 A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夫养不必丰,要于孝 B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 C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D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况常求其死也?——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父亲在公堂审理刑事案件“屡废而叹”,表现了他在执法中既怀仁德之心,又严格依法办事。 B欧阳修父亲为人乐善好施,不留余财;奉养父母很孝顺,在父母去世后还常涕泣感念;对孩子寄予厚望,叮嘱夫人把自己留下话将来要告诉孩子。 C欧阳修母亲在年轻时就失去了丈夫,她在贫困中抚养教育欧阳修,常把丈夫生前事讲给他听;在他为官后仍不忘教育他为官处世的正确态度。 D欧阳修能够成为宋朝名臣、文学家,是与他经受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练,父母尤其母亲的身传言教分不开的。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太夫人守节自誓,居贫,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3分) (2)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2分) (3)汝能安之,吾亦安矣。(2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12-25 04:06
【小题】D 【小题】B 【小题】A 【小题】A 【小题】(1)母亲发誓守节,家里贫困,母亲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生活(或:解决吃饭穿衣),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居贫,以长以教,俾,各1分) (2)我的儿子在世上不能无原则地附和他人(或:苟且与他人保持一致),节约简朴,是为了度过将来患难的日子(或:就是用来准备度过将来患难的日子)。(苟合于世,所以居患难,1句1分)(3) 如果你觉得安适,我也就安适了。(1句1分) 解析: 【小题】虚假 【小题】B连词,那么。A一为代词,一为助词。C一为指代词,那;一为人称代词,他,他的。D介词,因;连词,而,又 【小题】B前项正确,后项是欧阳修对太夫人的评语。C、D前项错误,都说审判案卷 【小题】“在公堂审理”错 【小题】无 文言文译文: 唉!我的父亲崇国公,在泷冈占卜吉地安葬六十年之后,他的儿子修才能够在墓道上立碑。我不敢有意迟缓,而是因为有所等待。 我不幸,生下四岁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发誓守节。家境贫寒,自己操持生活,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母亲告诉我说:“你父亲做官,清廉自守却喜欢帮助人,又喜欢接待宾客。他的俸禄虽然微薄,也常常不让它有余。他说:‘不要因为这财物坏了我的清廉。’所以他死的时候,没有留下一处房屋、一块田地可以依托维持生活。我靠什么能够自己守节呢?对于你父亲,我略微知道他一点,因此对你有所期待啊。我自从做了你欧阳家的媳妇,没有赶上侍奉我的婆婆,可是我知道你父亲能孝养父母。你没了父亲,年纪又小,我不能知道你必定有什么成就,但是知道你父亲一定会有好的后代。我刚嫁过来的时候,你父亲服完母丧才过一年。逢年过节祭祀,就总是流着泪说:‘祭祀时再丰厚,还不如在生前供养微薄呢!’偶尔用些好酒好饭菜,就又流泪:‘以前常不足现在却有余,可是怎么来得及奉养父母呢!’我开始看见一次,以为他新近免除丧服。偶然这样罢了。后来经常这样,直到他去世,没有不是这样的。我虽然没赶上侍奉婆婆,却凭这一点就知道你父亲是能孝养父母的。你父亲做官时,曾经晚上点灯烛,批阅案卷,屡次停下叹息。我问他,就说:‘这是死罪的案子,我想寻他的生路却办不到啊!’我说:‘可以给死囚寻生路吗?’你父亲说:‘想寻生路救活他却做不到,那么死者和我都没有遗恨了;况且,确实有想为他求生路而能够找到生路的。因为有为他求到生路的情况,所以便知道不为他求生路而被处死的人有遗恨啊。常为死囚 求生路,还有失误被处死的,可是世上有的人却总是想方设法把人处死呢。那时你父亲回过头来,看见奶妈抱着你站在旁边。因而指着你,叹息着说:“算命的人说我在戌年就要死去。如果他的话说对了,我就来不及看见儿子自立成人了,今后应当把我的话告诉他。”他平时教育其他的晚辈,也常用这些话。我听熟了,所以能够记得很详细。他在外做的事,我不能够知道,他住在家里,没有一点虚假做作的地方,所做的事情都是这样。这是真正发自内心深处的啊!唉!他的心里是十分重视仁道的啊!这就是我知道你父亲一定会有好的后代的原因,你可要用这些勉励自己。奉养长辈不一定要衣食丰厚,最重要的是孝顺;对人有利的事虽然不可能遍及到每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心里重视仁道。我没有什么教导你,上面说的这些是你父亲的期望呢。”我流泪记住了这些话,不敢遗忘。 我父亲小时候便死了父亲,勤奋读书,在咸平三年考中进士,做过州的官,泗、绵两州的推官,又做过泰州的判官,终年五十九岁,葬在沙溪的泷冈。我母亲姓郑,她的父亲名德仪,世代都是江南地方有名的大族。我母亲恭敬勤俭,宽仁慈爱,待人有礼,起初封福昌县太君,后来进封号为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在我贫穷的时候,她勤俭节约地持家,后来总是不让超过这个限度,说:“我的儿子在世上不能无原则地附和,节约俭朴,是为了准备过将来的患难日子,”后来我被降职做夷陵县令。我母亲谈笑自如,她说:“你家里本来贫穷,我过习惯了。如果你觉得安适,我也就安适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痴妹与他
  • 2021-12-25 05:01
我明天再问问老师,叫他解释下这个问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