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乒乓球中长胶和生胶的区别

答案:4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3 07:09
  • 提问者网友:轮囘Li巡影
  • 2021-11-12 15:19
乒乓球中长胶和生胶的区别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灯有味
  • 2021-11-12 16:48
长胶的性能及其使用方法
不少人在底板上都贴上了一块长胶。为使其能真正发挥作用,则必须弄清楚它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普通胶粒长为0.8-1毫米左右,长胶颗粒一般在1.5-1.7毫米之间,胶质比较软,拍触球瞬间胶粒呈现倒伏状.所以,在对方来球力量越大时,回球亦不转;在对方来球力量越大、旋转越强时,回球亦旋转。而且长胶回球为来球的反旋转;来球上旋,回球下旋;来球下旋,回球上旋。

生胶海绵拍。生胶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其特点是击球有下沉,搓球旋转弱,适合近台选手使用。我们熟悉的王涛,他的反手用的就是生胶, 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尤其是反手拨打台内短球时更是得心 应手,所以像陈静、耿丽娟等都采用反手生胶的打法,以便摆短时求得主动,同时又 能节省体力。王涛的反手弹打如今已成世界一绝,而南朝鲜以玄静和、朴境爱代表的 一批女选手采用直拍生胶的打法更是独树一帜,快速和抢先上手威胁较大。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梦中风几里
  • 2021-11-12 18:25
中长胶好打些
  • 2楼网友:青灯有味
  • 2021-11-12 18:14
打出的球旋转不一样
  • 3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11-12 17:02
长胶击球的性能
长胶在回击各种来球时所表现出的性能与来球的性能、使用者的用力大小及用力方向有关,概括起来,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长胶在回击下旋来球时,由于来球的旋转方向对于击球者而言是向上的,所以球在碰到长齿胶皮后,使得胶皮颗粒向上倾倒,如果在这种状态下,使用长胶者用中等力量击球,如使用拱、推、搓等技术,长胶的颗粒就有足够的恢复原状的时间。在这一恢复原状的过程中,接触球中部的胶粒给球的反作用力是大体上通过球心向前的,接触球中上部胶粒的反作用力在向前的过程中,给球的中上部一定的摩擦力,两种力量合在一起,总体上使球向前运动略带向上旋转。所以,长胶打过来的球此时基本没有什么原来的下旋球的成份,而更接近于略带上旋的不转球。如果长胶使用者发力击打对方的下旋来球,由于球离拍的速度较快,胶粒没有恢复原状的时间,再加上一般长胶球拍的海绵都比较薄,弹力较小,当速度比较快的球撞到球拍上时,力量很容易透过海绵,传递到底板上,这时回球的性能近似于光板打过来的球,没有什么弧线。同时,球受到空气的作用有飘动感。
二、长胶在回击上旋来球时,反作用力的方向与回击下旋来球时相反。当上旋来球碰在胶粒上时,如果球速不是很快,胶皮上的颗粒就有比较充裕的恢复时间。上旋来球给予球拍的力其方向是向下的,此时胶粒形成“退让”之势,向下倾倒。而其反作用力的方向是向前的,在胶粒恢复原状的过程中,接触球中下部的那部分胶粒会给球一个摩擦力,这个摩擦力除使球向前运动外,还会使球沿着原来的旋转方向回到对方球台上。所以,当对方再回球时,就有下旋和下沉的感觉。长胶的这种性能,随着来球的旋转强度和速度的不同发生变化。一般来讲,来球旋转越强,速度越慢,这种下旋感觉越强烈。在实践中,长胶在回击高吊弧圈球时,这种性能体现得最明显。反之,如果上旋来球的速度很快,如正手攻球和前冲弧圈球,长胶回击过去的球略显下沉,但下旋感觉不明显。
三、长胶在回击侧旋很强的球时,胶粒会沿来球的旋转方向呈现出倾倒的趋势,给球的反作用力方向是向前同时带有一定的侧面磨擦,加之空气的作用,此时回击过去的球除保持一定的原有侧旋性质外,还有较强的晃动感。在实践中,这种球很容易使回球者由于对不准球,找不到合适的击球点,而致回球失误。

生胶打法的技术要求

进攻

从器材本身的特点和现有打法形成的过程来看,生胶打法的主要特长是积极主动进攻,尤以积极的攻打发力见长。快速的出手速度和进攻的突然性常是克制旋转的法宝。而这种特长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冒险性,同时要求运动员具有攻打各种来球饿扎实基本功。
为了保证攻打的准确性,击球点要在能够发力的基础上,离身体近一点;击球时间以高点期最佳,错过这一时间就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硬打就会增加无谓失误;击球部位要根据来球的情况,在中后部作适当的调节,如果来球上旋很强,击打球的中上部,如果下旋较强,击打球中后部,使作用力尽量通过球心,充分发挥生胶的击打效果,产生一定的力量,克服球在球拍上的摩擦滑动;击球弧线在保证球能过网的弧线高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生胶打出距离长的特点,给对手造成强有力的威胁,这样还可以减少来回板数,使连续攻打中的失误降到最低点。
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生胶本身缺少制造弧线的能力在攻打过程中要注意收紧腰部和腹部,协助手臂控制斜线,以增加击球的准确性。

防守

防守是生胶打法的薄弱环节,尤其以防守第一板由下旋变上旋时的加转弧圈球的难度最大。主要原因是生胶的胶皮较硬,颗粒对球的摩擦较小,球在板上的支撑力不够,造成“打滑”而失误,无法进行攻防转换。这一致命问题,也是导致70年代到80年代初以匈牙利、南斯拉夫为代表的欧洲球队,以加转弧球为主要得分手段时期,生胶打法难有作为的重要原因。
在谈到生胶防守的弱点时,我们不能不说一下生胶在接发球上的难度。由于相对正胶和反胶,生胶的反弹速度较快,造成稳定性较差,接发球容易影响手上对球旋转速度的感觉,使本体感觉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在使用搓、撇、摆短等要求相对精细的接发球手段时,难度较大,造成许多人难以过接发球关而放弃使用生胶。
要摆脱生胶胶皮本身的特性造成的以上困难,在防守中首先要建立积极主动的意识和攻防转换中力争主动的胆量。在防守第一板加转弧圈球时,除了挡、带等相对保守的技术外,必须具备攻打的能力和信心,切实作到用力量克服旋转,这是生胶打法要攀登高峰的前提技术条件。接发球时,要适当增加挑打的使用比率,减少搓摆的运用数量,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接发球的主动性,同时可以更好地发挥生胶的性能特点。其次,在生胶胶皮与海绵匹配时,要适当控制海绵的硬度,最好用稍软一点的海绵,厚度控制在1.5-2.0毫米即可,不宜过厚,以免由于球的冲力到不了拍上,影响手上感觉。挑选底版时,最好稍硬一些,这样,当球的冲力透过较软和较薄的海绵时,球拍不会震手,可以充分依靠自己发力增强对球的控制。
乒乓球已经进入了大球时代。大球在旋转和速度上均比小球有所减弱。爱实践中,人们感到大球从对方台面弹起后,第二弧线的旋转减弱更为明显,运动员防守第一板加转湖圈球的难度普遍减小,这无疑给生胶打法解决防守问题创造了客观条件,使生胶打法的未来的生存空间更为宽松一些。

发球抢攻

在比赛中,发球抢攻是最能体现积极主动、抢先上手的环节。对于生胶打法的选手来说更是如此。在生胶打法运用发球抢攻战术中,有以下几个环节,笔者认为应该予以适当强调:

1、发球长短结合,突出长球的作用

长期以来,对于中国的直拍打法运动员来说,由于相持中的底气不足,怕对方上手,自己失去抢先上手的主动机会,所以,用短球的机会大大增加,久而久之,长球在比赛中几乎就看不见了,尤其是优秀运动员的榜样作用,使其他运动员也模仿起来,走向极端化。

大家都知道,用兵打仗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全方位、多层次地牵制对手,乒乓球比赛也是如此。如果没有长球的配合,短球也就不称其为短球;而短球之所以能够发挥很大的威力,较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长球的映衬,两这相辅相成。所以,生胶打法的运动员在运用战术时,要将长球有机地融入到发球抢攻的组合当中去,增加长球的使用率。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柳暗花明的效果。无论是发球抢攻本身,还是增强自身的相持实力,都有意想不到的效益。

2、上手拉打结合,以打为主

现代乒乓球由于器材的不断改进,技术的不断发展,球的旋转也越来越强,以至于落台后球打滑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给直拍生胶第一板的上手攻打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以至于一段时期以来,很多生胶打法的运动员几乎以拉球代替攻打。这样做,稳定性提高了,但是威胁却越来越小,毕竟生胶拉球还无法达到反胶那样具有杀伤力的质量。

在这种形式下,人们不禁要问,生胶第一板上手攻打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笔者认为,生胶的攻打在现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失去生存的空间,而是由于长期的惯性作用,意识和观念转变的不够快,没有很好地建立攻打的条件反射。这一点韩国的李恩实、石恩美等运动员的作法对我们具有榜样的作用。

3、正反手上手结合,以正手为主

目前,多数直拍运动员具备了反手反面攻的技术,这为反手缓解了的压力。在正手不能上手的情况下,可以运用反面进攻达到上手的目的。但是反过来,也容易造成过分依赖反手的的倾向,形成一种左来左打,右来右打,四平八稳的技术风格,缺少应有的主动性。

反手上手拉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技术变化上,与正手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所以要想打出较高的水平,必须强化正手上手进攻的意识,做到正反结合,突出正手,这才是世界潮流。

接发球

前面已经谈到生胶在接发球上所遇到的困难。正因为生胶本身有这样的不足,所以接发球的运用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通过多种多样的战术组合变化,可以弥补技术上存在的不足,取得互相补充,协调进步的效果。

建立正手突破的意识
从正手突破,是中国乒乓球队近年来取得优势的一项非常成功的战术方法。从正手开始发动进攻,可使对方的步伐移动更加困难,因为从反手到正手是一种顺向移动,而从正手到反手则是逆向移动,毫无疑问,“逆”要比“顺”难得多,容易调动对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