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请问“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

答案:3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3 03:30
  • 提问者网友:呐年旧曙光
  • 2021-04-22 13:12
请问“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4-22 14:13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译诗:
竹林如屏,无纤尘,
青青栏杆,池水漾,
碧波澄,空际启思神,
遥想那,崔家兄弟,
城关叠叠,相隔阻重深。
散不尽,似愁秋云,
更那堪,晚来霜风凄紧,
留几扇,残叶败荷,
待秋雨,滴滴敲打——到天明。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往事埋风中
  • 2021-04-22 15:38
鉴赏: 读李商隐的诗,只能是体会和品味。力求把握诗作的审美意象 ,并且调动读者自己类似的心理经验,才可能沟通,才得以交流,而其他的办法是无能为力的。譬如说,这首诗中崔雍、崔衮是何许人?家世如何?与诗人的关系怎样?这类问题完全不必去寻找答案,甚至根本不该问。凭借诗人提供的文字语码,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处凤尾森森的竹坞,清幽之至,遗世超尘。非常奇怪又非常合理的是,越是在幽静的处所,思绪却偏偏象插上了双翅而飞翔起来,哪怕思念的对象隔着几重山水,几重城池。浓重的阴云沉积不散,寒霜的迟到才留下了几枝枯萎的荷叶在风中舞动,听上去仿佛是秋雨潇潇。 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用一字一词来直接抒发他的情感,标明自己的情感状态究竟如何,只使用了一个非常平常的中性词——"想思 ",而其他则全是关于自然物象的描写,是竹坞,是水槛,是秋阴,是枯荷。不过,这诸多物象竟然像是在黄连般苦涩的汁液中浸泡多时,等到嵌入这首感怀诗时,依然发散出沉重痛楚的伤感情调。这哪里是在写物?明明是在写心 !可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 ,这首诗又不是浪漫放肆,它的内部结构又充满了审美的秩序。纪昀解释这首诗时曾经指明 :"‘秋雨不散'起‘雨声',‘飞霜'起‘留得枯荷',此是小处,然亦见得不苟。"也就是说,物象渗透了心声,而心象却又不侵凌物象,两者之间达到了一合二,二合一的那种和谐境界。李商隐是开一代诗歌风气的天才。在李杜韩白这些大师的后面,创造显然是难事。也许可以说,李商隐有他自己不得不然的独特选择。较之前辈而言,他也许不够开阔宏大,不够积极乐观,但是他终究开辟了一条新路。这不仅意味着他拨转了诗歌的创作方向,使之内心化与个人化了,更意味着他在心象的驰骋与物象的驾驭之间,寻求到了一种新的审美的均衡,一种新的创造意象的方式。如果一言以蔽之,则可以说李商隐的诗,尽得曲涵含蓄之美,而这正好体现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思考题: 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三、四两句突出了什么主旨?运用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写出骆氏亭清静寂寥的环境特点,既是客观的环境描写,又曲折地反映出诗人的情绪,为下文抒发思念之情伏笔。 突出了思念之情,采用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这两句诗人把自己的思乡之情融入眼前的景物之中,秋阴不散正是"思情脉脉不息"的形象写照,单调的雨打枯荷声更增添了环境的寂寥和诗人无法排遣的思念。 11

回答者: aabbccjay - 职场新人 三级 2009-3-7 16:55

  • 2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4-22 14:50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