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及。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22:56
  • 提问者网友:疯子也有疯子的情调
  • 2021-01-23 23:1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及。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便于驱策,不觉倚之为心腹。”
材料2 《唐摭言》载:“文皇帝拨乱反正,物盛科名,志在牢笼英彦。”《日知录》说:“开元以后,四海晏清,士无贤不消,耻不以文章达。其启诏而举者,多者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所以百才有一。”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科举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2)科举制的选官特点是什么?
(3)简要评价科举制的历史作用。背景:南北朝时,士族制度极端腐朽,渐趋衰落。庶族地主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参与政权。隋唐统治者需要建立新的选官制度。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佘樂
  • 2021-01-24 00:37
(答案→)背景:南北朝时,士族制度极端腐朽,渐趋衰落。庶族地主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参与政权。隋唐统治者需要建立新的选官制度。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是要迅速确定题目的核心。主要依据一是材料的内容,二是题目的设问,其他还有材料的出处等。从本题看,题目是围绕南北朝至隋唐选官制度的演变组织的材料,设问落脚于隋唐的科举制。其次是信息的提取,即从南北朝开始中国官制的变化和时代背景以及科举选官的主要特点和历史作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1-24 01:12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