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武汉有哪些汉味小吃店?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1 07:41
  • 提问者网友:像風在裏
  • 2021-10-11 01:22
武汉有哪些汉味小吃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迟山
  • 2021-10-11 02:39


在武汉有很多汉味小吃街和小吃作坊,每一条街都有自己的招 牌小吃。

户部巷的早点户部巷位于武昌自由路,宽4米、长150米,因 其品种众多、特色鲜明的汉味早点,享誉三镇,每日上午过早食客众 多,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

老通城豆皮“老通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 大型酒楼的名字,以经营著名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 称。这家酒楼创办于1931年,原在古汉口城堡大智门外,为城乡通 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战争胜利后复业,改称老通城甜食店。该 店仿照湖北民间的传统小吃豆皮,锐意改进,配合甜食应市,颇受欢、 迎。毛泽东品尝四次,次次赞赏。外地人和外宾到武汉来都以能吃 到老通城豆皮为快。

四季美汤包“四季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附近 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如春炸春卷,夏 卖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饼等,1927年开业,生意兴隆;后有特级厨

师钟生楚等在该店制作江苏风味武汉化的小笼汤包应市,受到顾客 的好评,被誉为“汤包大王”,使该店变为主要供应小笼汤包的汤包 馆。他们制焰讲究,选料严格,先将鲜猪腿肉剁成肉泥,然后拌上肉 冻和其他作料,包在薄薄的面皮里,上笼蒸熟,肉冻成汤,肉泥鲜嫩, 七个一笼,佐以姜丝酱醋,异常鲜美。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除 鲜肉汤包外,他们还应时制作蟹黄汤包、虾仁汤包、香菇汤包、鸡茸汤 包和什锦汤包等。

小桃园煨汤“小桃园”是坐落在汉口胜利街兰陵路口的一家 小吃店的店名。该店创始于1946年,有陶、袁两个小贩在这里搭棚 设摊,经营油条、豆浆之类的小吃,后来两家合作,经营煨汤,店名 “筱陶袁”,解放后因谐音为“小桃园”,故被人称作“小桃园”,是著 名的“煨汤专家”。该店经营的主要品种有瓦罐鸡汤、排骨汤、蹄髌 汤、八卦汤、脚鱼汤、牛肉汤、鸭汤等。以瓦罐鸡汤最驰名,其原料为 黄陂孝感一带一斤半重以上的肥嫩母鸡,剁成鸡块,先入油锔爆炒, 再倒入内有沸水的瓦罐内,用旺火炖熟,小火煨透,汤鲜肉烂,原汁原 味,营养丰富,是老人、病人、产妇的滋补上品。八封汤和其他煨汤也 都各具特色,鲜香可口,深受食客喜爱。

谈炎记水饺谈炎记水饺馆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384号,距利 济路口不远。1920年由黄陂人谈志祥创办。专门经营水铰近八十 年,有独到的制作水饺技艺,从选肉、配料、点味、制馅、制皮到包制、 熬汤、煮熟等各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如以鲜猪腿、黄牛腿肉制 馅,猪蹄熬汤,配上虾米、香菇、香菜、葱花等作料,使水饺的馅嫩、汤 鲜、形美、皮薄,吃起来爽口润腹,余香满口,吃后留有余味,使人吃了 还想吃。除了传统的鲜肉水饺,名师谈银山近几年还陆续研制出冬 菇水饺、厂米水饺、三鲜水饺、鸡茸水饺、虾仁水饺等新的品种,适应 不同食客的口味。

蔡林记热干面蔡林记热干面馆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854号, 面对水塔,生意兴隆,日销量约1.5万碗,接待品食者万人以上。热 干面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方炸酱面并称为我

国五大名面。它既不词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制作的方法是先将面 条基本煮熟,然后捞起来排油放凉,吃时再在开水内滚烫几下,沥水, 加上芝麻酱、虾米、葱花、酱萝卜丁、小麻油和醋等作料拌匀。上口时 香气扑鼻,耐嚼有味。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卖汤面 的李包,他怕未卖完的汤面发馊变质,便把它捞起来晾在案上,不小 心撞倒油壶,他就把流出来的麻油拌到面条里。第二天,他把这些面 条放在沸水里滚烫几下,捞起来拌上作料,热气腾腾,香气扑鼻,使人 争相购食。有人问他这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人 们都说“热干面”好,他从此就专卖此面。有些饮食摊贩看他生意兴 隆,便向他学艺,也卖起“热干面”。现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 热干面馆和摊点,它是武汉人喜爱的早点小吃之一。蔡林记是其中 最有特点、最有名气的一家。

老谦记牛肉豆丝老谦记是坐落在武昌司门口的一家风味小吃 店,主要经营牛肉豆丝,兼营牛肉汤菜,随意小酌。豆丝是以绿豆、大 米等为原料,磨碎成浆,在锅里摊成皮,切成丝,武汉人很爱吃,有汤 豆丝、干豆丝、炒豆丝等多种吃法。老谦记经营的是炒牛肉豆丝,炒 时按顾客要求,可以枯炒,也可软炒,味道各有千秋,区别只在火候。 主要原料都是黄牛眉子百沟、湿豆丝、水发香菇、玉兰片等,外加调味 作料,用麻油煎炉炒熟。吃起来牛肉酥滑鲜嫩,豆丝绵软滋润,牛肉 与显丝的味道交合在一起,别有风味。

五芳斋汤圆“五芳斋”现地处汉口中山大道723号(原为1171 号),它是武汉五芳斋系倪锦财先生于民国三十五年申请旧汉口政 府出资而设的,其商号名称为“上海耳芳斋”(清朝咸丰八年始建), 初创时雇佣工人十余名,营业(生产)面积仅几十平方米。解放后它 经历由小到大,由私营到公私合营,直至全民企业,从始创至今,已有 百年的历史。五芳斋以质优价廉为核心,自1991年以来,相继获省 (市)商业系统三块金牌,并被誉为“汤元大王”、“粽子大王”和“糕 团大王”。

武汉面窝“面窝”和“热干面”一样,也是武汉人爱吃的早点之

一,制作简单,遍及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多为摊点经营或由饮食店兼 营,没有代表性店铺。面窝是武汉特有的,创始于清光绪年间(1875〜 1908年)。当时汉口汉正街集稼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名叫昌智仁,看 到卖烧饼生意不好,就想办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经过反复琢磨,他 请铁匠打制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 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很快就作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 米饼。人们觉得很别致,吃起来厚处松软,薄处酥脆,很有味道。昌智 仁称之为面窝,流传100多年,成为一种价廉物美的特色早点。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