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谁知道养蚕抽丝的传说故事

答案:6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4 09:11
  • 提问者网友:自食苦果
  • 2021-12-03 13:17
谁知道养蚕抽丝的传说故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12-03 14:01
话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四川西陵有一位美丽的姑娘,每天外出采集野果来奉养体弱多病的二老。她不怕苦和累,近处的野果采集完了,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集,每天很晚才回家。不久,远处的野果也采完了,拿啥来奉养二老呢?姑娘靠在一棵桑树下伤心地哭起来,哭声是那样的哀婉、凄凉,使远近的飞禽走兽都被感动。这哭声也震动了天庭,玉皇大帝拨开云雾向下一看,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孝女哭得好伤心,便发了善心,把罪仙“马头娘”打下凡间,变成吃桑叶吐丝的天虫。马头娘看见姑娘悲伤的样子,便将桑果落在她的嘴边,姑娘舔舔嘴边又酸又甜。便吃了一点,觉得没什么异样,就采了许多带回家给二老吃,老人吃后精神一天比一天好。
  后来姑娘每天来采集桑葚时,发现树上的天虫不断地吐着丝,做茧子,在阳光下产生的七彩反射非常美丽。出于好奇,姑娘采一粒用手把丝拉出来,这丝又滑软又有韧性。她想用这样的丝线做成衣服给爹娘穿一定很柔软,于是就开始用它织布,并用织成的布做成衣服,穿着它热天凉爽、冬天温暖,真是舒服极了。她为这种天虫取名为“蚕”,捉回家养育。
  姑娘发明养蚕缫丝织绸的消息很快传遍西陵部落,西陵王非常高兴,收姑娘为女儿,赐名“嫘祖”。由于她的美名传遍天下,部落的首领纷纷来求婚,后来英俊非凡的中原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来到西陵,两人一见倾心,很快嫘祖被选作黄帝的元妃。嫘祖辅助黄帝战胜了南方的蚩尤和西方的炎帝,协调好各部落的关系,完成了统一中华的大业。同时奏请黄帝诏令天下,把栽桑养蚕织锦的技术推广到全国。嫘祖死后黄帝把她葬于落村山,后世尊称其为“天蚕娘娘”。至今,在陕西祭奠黄帝陵的盛大典礼中,还有祭祀嫘祖的纪念活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雾月
  • 2021-12-03 19:13
“嫘祖”。
  • 2楼网友:山有枢
  • 2021-12-03 17:36
蚕的生长发育与温度、湿度、食物等都有关系,一般是催青期十至十一天。幼虫期二十五天左右,(具体为一龄期四至五天;二龄期三至四天;三龄期四天;四龄期六天;五龄期七至九天。)蛹期十四至十八天。蛾期三至五天。
  • 3楼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12-03 17:21
一开始它们吃得可欢呢,我们那个兴奋啊,弄好多好多新鲜油绿的桑叶来给它们吃,但过一阵,它们突然不吃也不动了,好像死了一样,我们那个急啊!但一问懂养的同学,原来这是要蜕皮呢!它总共要蜕四次皮,从一条细细的小黑虫长成一条肥肥的大白虫,呵呵,那个时候对于许多女孩来说是有点可怕的,但我们这些从小养蚕的江南女孩并不觉得它们有什么可怕。
总共大约40天,它长大了那么多,科学研究算出来说它此时的体重相当于刚孵化出来时的1万倍!它一定要长得肥肥大大才能吐出又长又白的丝啊!到那时候,它再次不吃东西了,开始吐丝。这是一种绢丝蛋白质,吐出与空气一接触便成为丝。一条蚕可以吐出长达1500~2000米的丝,由外朝里一层层地把自己包裹起来,随着茧层加厚,蚕的身体也随着体内胶状液体的减少,变得愈来愈小,最终化为一个蛹,睡在它洁白暖和的椭圆形小房屋里。这时我们挑最硕大洁白的留下几个,其余送到养蚕的人家去抽丝。过几天那个茧子会被里面的蛹咬破,不过现在它可不是蛹,而是一只漂漂亮亮的蛾子了。这、时给它一张洁白的纸,它就会在上面产子,于是我们又得到了一张点满小黑点的纸,同学们又把它剪成一小片一小片地分散给下一级的同学。这些可爱的蚕宝宝就在我们中间这样一代代地传递下去。
关于中国人当初是怎么发明了养蚕织丝,也是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的。话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四川西陵有一位美丽的姑娘,每天外出采集野果来奉养体弱多病的二老。她不怕苦和累,近处的野果采集完了,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集,每天很晚才回家。不久,远处的野果也采完了,拿啥来奉养二老呢?姑娘靠在一棵桑树下伤心地哭起来,哭声是那样的哀婉、凄凉,使远近的飞禽走兽都被感动。这哭声也震动了天庭,玉皇大帝拨开云雾向下一看,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孝女哭得好伤心,便发了善心,把罪仙“马头娘”打下凡间,变成吃桑叶吐丝的天虫。马头娘看见姑娘悲伤的样子,便将桑果落在她的嘴边,姑娘舔舔嘴边又酸又甜。便吃了一点,觉得没什么异样,就采了许多带回家给二老吃,老人吃后精神一天比一天好。
后来姑娘每天来采集桑葚时,发现树上的天虫不断地吐着丝,做茧子,在阳光下产生的七彩反射非常美丽。出于好奇,姑娘采一粒用手把丝拉出来,这丝又滑软又有韧性。她想用这样的丝线做成衣服给爹娘穿一定很柔软,于是就开始用它织布,并用织成的布做成衣服,穿着它热天凉爽、冬天温暖,真是舒服极了。她为这种天虫取名为“蚕”,捉回家养育。
姑娘发明养蚕缫丝织绸的消息很快传遍西陵部落,西陵王非常高兴,收姑娘为女儿,赐名“嫘祖”。由于她的美名传遍天下,部落的首领纷纷来求婚,后来英俊非凡的中原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来到西陵,两人一见倾心,很快嫘祖被选作黄帝的元妃。嫘祖辅助黄帝战胜了南方的蚩尤和西方的炎帝,协调好各部落的关系,完成了统一中华的大业。同时奏请黄帝诏令天下,把栽桑养蚕织锦的技术推广到全国。嫘祖死后黄帝把她葬于落村山,后世尊称其为“天蚕娘娘”。至今,在陕西祭奠黄帝陵的盛大典礼中,还有祭祀嫘祖的纪念活动。
养蚕有很多讲究和技巧的,比如要喂豆浆!蚕进入第4次休眠脱皮时生长特别旺盛,这时要把新鲜的豆浆洒在鲜桑叶上,能让蚕儿长得特别肥白,提高健蛹率。每天中午及下午4时各添喂一次,要很精心、准时。另外,蚕宝宝还特别怕蚊香,所以在夏天不能在蚕室点蚊香驱蚊,那些养蚕的姑娘们可是很艰苦的。还有蚕儿上蔟的时机也是很有讲究的,蚕到5龄后通常前半身昂起,左右摆动,停止摄食,胸部开始透明,这时应该捉其上蔟了。蔟也就是用草扎起的一个个小山,要由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将蚕从匾上一只只地提了放上去,一只匾上的蚕要捉1O分钟才能提完,而一个蚕室中有多少匾啊,那可真不是件容易的工作呢!
至于中国到底什么时候发明养蚕的,实在难以考证,但是在江苏省金坛市三星村的考古发掘中有了惊人发现。三星村遗址是1985年江苏省文物普查时首次被发现的,经过1993年至1998年连续六年的考古发掘,先后出土国内罕见的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4000多件精品文物,在同期文化遗址中极为罕见,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在其中一个墓坑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柄代表权力和地位的权杖石钺。但石钺帽饰上的一个动物图案却引起了考古学界的注意,它圆头圆眼,下颚微扬,腹部有四对足。当时有考古专家认为这是鳄鱼的图像,雕刻在石钺上,代表了权力和威仪。但后来经过多年研究,认为这个帽饰图案应为蚕。它背部的横向条纹,纹中的细密斑点,加上那微微扬起的头,更是与伏在树枝上的蚕的形态完全吻合。如果这种观点准确,那也意味着中国养蚕的历史至少在6000年前的三星村就已经出现了,把中国养蚕史整整推前了1000年。
  • 4楼网友:西风乍起
  • 2021-12-03 15:58
rr
  • 5楼网友:山有枢
  • 2021-12-03 15:03
话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四川西陵有一位美丽的姑娘,每天外出采集野果来奉养体弱多病的二老。她不怕苦和累,近处的野果采集完了,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集,每天很晚才回家。不久,远处的野果也采完了,拿啥来奉养二老呢?姑娘靠在一棵桑树下伤心地哭起来,哭声是那样的哀婉、凄凉,使远近的飞禽走兽都被感动。这哭声也震动了天庭,玉皇大帝拨开云雾向下一看,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孝女哭得好伤心,便发了善心,把罪仙“马头娘”打下凡间,变成吃桑叶吐丝的天虫。马头娘看见姑娘悲伤的样子,便将桑果落在她的嘴边,姑娘舔舔嘴边又酸又甜。便吃了一点,觉得没什么异样,就采了许多带回家给二老吃,老人吃后精神一天比一天好。
后来姑娘每天来采集桑葚时,发现树上的天虫不断地吐着丝,做茧子,在阳光下产生的七彩反射非常美丽。出于好奇,姑娘采一粒用手把丝拉出来,这丝又滑软又有韧性。她想用这样的丝线做成衣服给爹娘穿一定很柔软,于是就开始用它织布,并用织成的布做成衣服,穿着它热天凉爽、冬天温暖,真是舒服极了。她为这种天虫取名为“蚕”,捉回家养育。
姑娘发明养蚕缫丝织绸的消息很快传遍西陵部落,西陵王非常高兴,收姑娘为女儿,赐名“嫘祖”。由于她的美名传遍天下,部落的首领纷纷来求婚,后来英俊非凡的中原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来到西陵,两人一见倾心,很快嫘祖被选作黄帝的元妃。嫘祖辅助黄帝战胜了南方的蚩尤和西方的炎帝,协调好各部落的关系,完成了统一中华的大业。同时奏请黄帝诏令天下,把栽桑养蚕织锦的技术推广到全国。嫘祖死后黄帝把她葬于落村山,后世尊称其为“天蚕娘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