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有关马精神的200字优美段落(越优美越好)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8 01:22
  • 提问者网友:富士山上尢
  • 2021-03-07 14:00
好的会追加分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3-07 14:29
马,从远古的沙场尘烟中驰骋而来,雄浑、高昂、豪迈。几千年来,马用自己的力量和赤诚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随人类的发展流动为一种精神,成就了源远流长的神韵。

马的精神,是忠诚,是高贵,是奔驰,是不可征服。马的神韵,则是马在与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的历史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奉献美的史诗。

纵观历史,马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马的精神和神韵,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对人类的情感、心理甚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它的奔放驰骋给了人类战胜敌人、战胜自我的力量;它的优美柔顺给了人类生活的安全和温暖。马,是草原疾风中恣情奔腾的精灵儿;马,是保家卫国、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英雄征战疆场、驰骋翱翔的翅膀。所以,我想,从人类的发展中去追溯马的精神,更能感受到马是人类最亲密、最友善的朋友的真正含义。

马,具有良好的品质和个性,而且,它的个性是非常刚烈的。我们看到的马都是外形非常温顺的,是一位沉默不语的忠实朋友。但是,在它无语的外表下,它的内心却有着很严明的原则。马,虽然是被人类驯服的动物,但是,如果你不是一个真正的好骑手,它是不会让你骑在它的身上的。所以,人在驯服马的时候,不仅仅需要勇敢、需要力量,更需要智慧、需要艺术、需要你的关心和爱抚。只有从精神上征服了它,马才能和你有心的交流,才能和你的精神交融在一起。但是,当你一旦能驾驭了它,那么它对你则会忠心耿耿,相助相谏,直到用生命来保护你的生命。

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里,义马救主的感人故事府拾皆是,更不用说艺术作品和神话传说中的了。三国时期,刘表宴请刘备,席间,刘备看出了蒯越、蔡瑁的杀机、借口入厕、仓皇逃离时骑得是一匹的卢马。不料,当他们逃至襄阳城西后,不慎溺入檀溪水中,愈沉愈深,难以自拔。刘备惊恐、焦急万分,抚摸着自己的马说:“的卢啊,今天我遇此大难,你一定要帮忙呀!”闻听此言,的卢竟一跃三丈,带着刘备越上山顶,飞过河去。等追兵追来时,他们已经顺利地逃脱了险境。

马的忠诚本质更是令人赞叹不已。马被人类驯服后,就成为了人们生存中的助手,最初的形式就是驾役。所以,战国以前,马和车是在一起的,很少有人会单独骑马。只是到了战国时代,才从匈奴人那里学会了骑马射术,马也才开始了它狩猎和征战沙场的历史。在战场上,马最显著的本性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那就是马的骨子里的忠诚心和竞争性。许多流传下来的良马,并非战死于刀山箭树,而是不甘人后,为主人赤胆忠心、累死沙场的。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当年连年征战,浴血疆场的六匹战马,它们随李世民出生入死、平定四海、建国立邦。李世民为了纪念它们,赐予了他们骠悍、勇猛、刚毅、骏潇的名字: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和白蹄乌。昭陵六骏为李世民统一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人们还赋予了它们一个美好的传说。据说,安史之乱,潼关之战中,忽然飞沙走石,黄旗烈烈,杀出数百队骑兵,见此,叛军吓得丢盔卸甲、仓皇逃窜。可是,偃旗息鼓后,百队骑兵也兀自消失、毫无踪影。后来,据守护昭陵的官员禀报,在潼关交战那天,昭陵石人石马汗湿欲滴。

从文化作品中给我印象更深的还有铜塑《马踏飞燕》,我不仅仅欣赏马踏飞燕时所腾空飞奔的高度和力量之美,更让我震撼的则是马回首时所产生的那一刻的爱怜眼神。惊讶之余,我不得不对艺术家对马的这种深深的理解所感动和钦佩。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马的强壮、彪悍、英俊,似听一声嘶鸣,骏马腾空而起,力鼎千钧,身轻过燕,何等的潇洒、何等的悠然。可是,当它飞越过燕子而不小心碰到燕子时,它却爱怜地回首,看一下是不是真正伤到了可爱的燕子……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逐風
  • 2021-03-07 14:38
1. 火红的骏马奔驰在广阔的草原上,四蹄翻腾,长鬃飞扬,壮美的姿势宛若历尽艰辛穿洋过海的信鸽,宛如暴风雨中勃然奋飞的海燕。仰天长啸,那动人肺腑的 马嘶响彻夜空。 2. 马儿们高扬着骄傲的头颅,抖动着优美的鬃毛,合着这宏大的旋律,在海一样宽阔的草原上翱翔。大地在摇动,时空的概念在消失,这奔腾的马群简直就是一部历史的缩影,一个悲壮巍峨的造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