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不定意思是什么,定业不可转是什么意思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2 07:44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3-21 08:18
奔波不定意思是什么,定业不可转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3-21 08:23
1.“定业不可转”是出自“佛有三不能”,而“佛有三不能”不是佛经的讲法,而是一位禅师的见解。大藏经里所有的佛经根本没提到定业不可转这一词. 2.原文是这样的: 原文出自五灯会元。
神秀与嵩岳元
神曰∶“我神通亚佛。”师曰∶“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则十句、七能三不能。”神悚
然避席,跪启曰∶“可得闻乎?”师曰∶“汝能戾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曰∶“不
能。”师曰∶“汝能夺地
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
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为三不能也。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是一期。众生界本无
增减,亘无一人能主其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
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
3.所谓定业是指不论是今世或前世所造的业,皆称为定业.若按定业不可转一说可以成立.那么佛经上的 灭定业真言 岂不是造假而诓弄世人?因此.佛经上根本没有定业不可转一词. 4.如果定业真的不可转.那么作恶的人.再怎样改过向善.也没有用.他免不了要受恶报,悔改是无用的,宗教又何必教人忏悔呢?因此佛教认为定业是可以转变的。 5.其实.那位禅师所说定业不可转.是从因果的观点来立论的 : 站在因果的观点来说,定业是不可转的,为什么呢?乃是由于因果的定律是:如是因,如是果,种了善因,必会感受到善良的果报,种了恶因,也必然会感受到恶的果报。一个人造了什么业,就要去领受所造的报应,这就是因果。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公私分明,绝不宽贷,所以从因果上来讲,定业是不可转的。但从因缘上来说,就不同了。定业是可以转变的,何以故,乃是由于“因”要形成“果”必须依靠“缘”来助成,因缘具足,才能结果,而“缘”可以改变“因”,既可改变“因”,自然也就改变了“果”。 举例来说,有一个人,过去年轻无知,曾造下了一些恶业,后来年岁渐长,他觉悟了,不但不会再造恶,反而不断的忏悔过去所做的恶业,同时尽己所能的广行善事功德,如此他过去所造的恶业,就会受到后来所作善业的影响与改变。如果忏悔的功夫足够,过去所造的恶业都已清净,那就不会再感受恶果,以后他受到的,将是行善的善果了。所以站在“因缘”上来讲,定业是可以转变的,也就是说,当“因”还未成“果”之前,因果是可以转变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宗教都注重忏悔,改过的原因。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知过能改,便不为过,任何人都会在无意中做一些小恶业,知道以后就要忏悔,有过就悔改,恶业消失,将来就不会再受恶报,经云:“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这不是表示定业可以转吗?佛经有很多地方都曾提到:只要诚心忏悔,重罪可以轻受,小罪当下更销亡。这显示了定业也可以转变的。 就以上所说,可以了解到,立足于“因缘”的观点上,定业是可以加以转变的;而站在“因果”上的观点来看,定业就不可转了。但是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一点,定业不是那么容易转变的,历史上转变了定业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如果我们造了定业,试问,我们能变得来吗?转业是要靠功力的,凡夫有多少功力呢?所以我们要十分小心,千万不能造罪业,因果是定律,不信由不得你,将来受罪,那时为时已晚了.
神秀与嵩岳元
神曰∶“我神通亚佛。”师曰∶“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则十句、七能三不能。”神悚
然避席,跪启曰∶“可得闻乎?”师曰∶“汝能戾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曰∶“不
能。”师曰∶“汝能夺地
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
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为三不能也。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是一期。众生界本无
增减,亘无一人能主其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
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
3.所谓定业是指不论是今世或前世所造的业,皆称为定业.若按定业不可转一说可以成立.那么佛经上的 灭定业真言 岂不是造假而诓弄世人?因此.佛经上根本没有定业不可转一词. 4.如果定业真的不可转.那么作恶的人.再怎样改过向善.也没有用.他免不了要受恶报,悔改是无用的,宗教又何必教人忏悔呢?因此佛教认为定业是可以转变的。 5.其实.那位禅师所说定业不可转.是从因果的观点来立论的 : 站在因果的观点来说,定业是不可转的,为什么呢?乃是由于因果的定律是:如是因,如是果,种了善因,必会感受到善良的果报,种了恶因,也必然会感受到恶的果报。一个人造了什么业,就要去领受所造的报应,这就是因果。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公私分明,绝不宽贷,所以从因果上来讲,定业是不可转的。但从因缘上来说,就不同了。定业是可以转变的,何以故,乃是由于“因”要形成“果”必须依靠“缘”来助成,因缘具足,才能结果,而“缘”可以改变“因”,既可改变“因”,自然也就改变了“果”。 举例来说,有一个人,过去年轻无知,曾造下了一些恶业,后来年岁渐长,他觉悟了,不但不会再造恶,反而不断的忏悔过去所做的恶业,同时尽己所能的广行善事功德,如此他过去所造的恶业,就会受到后来所作善业的影响与改变。如果忏悔的功夫足够,过去所造的恶业都已清净,那就不会再感受恶果,以后他受到的,将是行善的善果了。所以站在“因缘”上来讲,定业是可以转变的,也就是说,当“因”还未成“果”之前,因果是可以转变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宗教都注重忏悔,改过的原因。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知过能改,便不为过,任何人都会在无意中做一些小恶业,知道以后就要忏悔,有过就悔改,恶业消失,将来就不会再受恶报,经云:“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这不是表示定业可以转吗?佛经有很多地方都曾提到:只要诚心忏悔,重罪可以轻受,小罪当下更销亡。这显示了定业也可以转变的。 就以上所说,可以了解到,立足于“因缘”的观点上,定业是可以加以转变的;而站在“因果”上的观点来看,定业就不可转了。但是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一点,定业不是那么容易转变的,历史上转变了定业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如果我们造了定业,试问,我们能变得来吗?转业是要靠功力的,凡夫有多少功力呢?所以我们要十分小心,千万不能造罪业,因果是定律,不信由不得你,将来受罪,那时为时已晚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