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行而下学是什么意思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3 04:02
  • 提问者网友:姑娘长的好罪过
  • 2021-02-23 00:26
行而下学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城痞子
  • 2021-02-23 01:15
形而上——
上古时代,朴素的形而上思考风起泉涌,极一时之盛。大批哲学家、政治家、辩士、隐士,驱谴着丰富的想象,将盛水不漏的严密的哲学思想,装载于美丽多趣的文字中。他们各有所见,各有所执持,各欲为开山祖。
恰如中国的太极由阴阳组成,是不能分离的两端,讲究月圆则缺、冬去则春来、阳刚太盛则需阴柔相济;老庄的哲学,将“宇宙”与“人生”都融成一片,无“内外”、无“彼我”,即所谓的“天人合一”。它影响于后来,可以说是“衣被词人,非一代也”,甚至超越“词人”而漫溢整个传统山水文化。
老子,最先从这个中国哲学的黄金时代出来,亦被视为道家始祖。他就像一个位农夫驾驭着牛车,久久地踯躅于喧嚣的城门之外,城外有着美丽的安谧,但车轮却必须撵过闹市。面对政治的龌龊,他执着于“无为无治”,在无中得到自由;以谦下与柔弱为至德,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他“无为”的清音,直接影响了后世文人特别拥有疏世独立、自由狂放的精神,以及正直耿介、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他“小国寡民”的超然,演化开后世以“隐”为归宿的人生态度。如李商隐的“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如苏轼的“我欲乘风归去”,不约而同地提出的回归主题,正完美地暗合了“天人合一”的基本命题。
庄子承接了“无为”之思,却有别于老子的虚极静笃,开启了“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的逍遥游。
因感慨“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隙”的生命短促,他得出要“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进而达到齐万物、齐生死,物我同一的哲学。
为从纷繁扰攘中解脱出来,实现“我与万物合二为一”,以“忘”为手段,不论是蝴蝶梦庄周,还是庄周梦蝶,人鱼之间,你我之间,梦醒之间,理想与现世之间,在“坐忘”的解构过程中消隐,进入物我同一、古今同一的自由漫游。
淌佯美丽而雄辩的《逍遥游》,感同身受“鲲鹏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的恣意酣畅。庄子的精神漫游,可以使你得到无限的审美愉悦,而这种愉悦是主体人格的绝对自由通过客体自然的无限广大来呈现的。这就极大地开拓了后来仕隐人生的空间,从而使得写意的山水生活散发出永久横固的魅力。
形而下——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当你于落日下孤独凝视,于亭台楼阁上顾目四盼,飞翔着的定是斑斓的山水意象,那里蕴籍着延绵深厚的诗意。
文学典籍的魅力,正在于向我们敞开无数细微的细节。那跳动的诗章,再次复活了一场人与山水、田园的永恒对话——
屈子之《离骚》,借着浪漫的幻想和华美的语言飞翔,将自历史、神话的人物,以至自然的一切草木禽兽,全数捉入诗中,合成一幅绝美的锦幛,交织着无数绝美的丝缕。“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楚大夫上下求索、寄情山水,其悲吟虽凄凉萧瑟,但内心深处“远逝自疏”的隐逸追求,却初露山水文化之端倪。是他变更了教训式的格言,变更了拘谨素质的生活,自建安以至六朝,自唐以至清,几乎都披上了秀美婉约、若明若珠的楚歌遗风。
时至魏晋六朝,隽美沉郁的诗思复在《洛神》、《登楼》诸赋里发见,而自由不羁的个性彰显于清谈、玄言之中,结下了一颗“魏晋风度”丰硕的果实。
竹林七贤“越名教而任自然”,结伴登临山水,携手畅游竹林,以疏狂自放的玄谈,造就了追求自然的风尚,引导了后来无数的诗人向着同一路线走去:嵇康“目送飞鸿、手挥五弦”,扪虱而谈,超然于物外;阮籍作“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足使人为之一震,游心于另一个天地之外。
蛰伏不扬的诗意,经过了玄言清谈的唤醒,便一发而不可收。你看,陆机吟唱着“朝采南涧藻,夕息西山足。结风伫兰林,回芳薄秀......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