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东华录》(清)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14:35
- 提问者网友:做自己de王妃
- 2021-01-28 06:2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东华录》(清)
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人们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1688年)
材料三: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英《) 权利法案》(1689年)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的不同之处。
(2)结合时代背景比较这一历史时期中英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
(3)分析中英不同的政治体制给两国历史发展所带来的不同影响。
(4)从治理国家的角度来看,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趋势?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雾山林
- 2021-01-28 07:38
(答案→) 解析:本题将17世纪的中国与英国不同的社会状况和政治体制进行对比,考查了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对第(1)题,要围绕“君主专制”和“人民主权”这一根本理念的不同进行对比;对第(3)题,关于影响要注意结合各国国情进行多角度辩证地分析。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西岸风
- 2021-01-28 09:14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