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作文常用语句,文言文中含知的句子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3 16:46
- 提问者网友:那叫心脏的地方装的都是你
- 2021-04-23 07:39
八下语文作文常用语句,文言文中含知的句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4-23 09:13
知 zhī
1. 晓得,了解。
例:《孟子 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 认识;辨别。
例:汉刘向《列女传 阿谷处女》:「五音不知,安能调琴?」
3. 闻,听到。
例: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4. 告诉;使知道。
例:《南史 梁南康简王会理传》:「湖熟有吾故旧三千余人,昨来相知,克期响集。」
5. 知觉;省悟。
例: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6. 记忆。
例:《论语 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朱熹集注:「知,犹记忆也。」
7. 见解;知识。
例:《商君书 更法》:「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
8. 为,作。
例:《易·系辞上》:「干知大始,坤作成物。」
高亨注:「王念孙曰:‘知犹为也,为亦作也。’‘干知大始’,谓天之所为是创始万物。」
9. 主持;执掌。
例:《国语?越语上》:「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10. 知遇;赏识。
例: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11. 结交;交游。
例:《史记 项羽本纪》:「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12. 知己者,知交。
例:《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遂如故知。」
13. 匹配。
例:《诗·桧风·隰有苌楚》:「乐子之无知。」
14. 表现。谓有动于中,表现于容色。
例:《管子?心术下》:「金心在中不可匿,外见于形容,可知于颜色。」
15. 欲望,欲求。例:「知诱」。
16. 病愈。
例:《素问?刺疟》:「二刺则知。」
17. 犹得;得到。
例:《列子?汤问》:「臣恐彼国之不可知之也。」
张湛注:「此国自不可得往耳。」
18. 犹管;过问。
例:唐杜甫《鹦鹉》诗:「翠襟浑短尽,红嘴漫多知。」
19. 代词。犹之。
例:《战国策?楚策四》:「﹝孙子﹞因为赋曰:‘宝珍隋珠,不知佩兮……闾姝、子奢,莫知媒兮。’」
20. 助词。犹夫。
例:《北史?周齐炀王宪传》:「吾心公宁不悉?但当尽忠竭节耳,知复何言!」
21. 助词。无义。
例:《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须达已蒙老人断,即知和颜称本心。」
蒋礼鸿通释:「‘即知’就是‘即’,意谓就称了心愿,颜色也和下来了。」
知 zhi 第四声 「智」的古字。
1. 聪明;智慧。
例:《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2. 姓。
1. 晓得,了解。
例:《孟子 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 认识;辨别。
例:汉刘向《列女传 阿谷处女》:「五音不知,安能调琴?」
3. 闻,听到。
例: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4. 告诉;使知道。
例:《南史 梁南康简王会理传》:「湖熟有吾故旧三千余人,昨来相知,克期响集。」
5. 知觉;省悟。
例: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6. 记忆。
例:《论语 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朱熹集注:「知,犹记忆也。」
7. 见解;知识。
例:《商君书 更法》:「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
8. 为,作。
例:《易·系辞上》:「干知大始,坤作成物。」
高亨注:「王念孙曰:‘知犹为也,为亦作也。’‘干知大始’,谓天之所为是创始万物。」
9. 主持;执掌。
例:《国语?越语上》:「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10. 知遇;赏识。
例: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11. 结交;交游。
例:《史记 项羽本纪》:「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12. 知己者,知交。
例:《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遂如故知。」
13. 匹配。
例:《诗·桧风·隰有苌楚》:「乐子之无知。」
14. 表现。谓有动于中,表现于容色。
例:《管子?心术下》:「金心在中不可匿,外见于形容,可知于颜色。」
15. 欲望,欲求。例:「知诱」。
16. 病愈。
例:《素问?刺疟》:「二刺则知。」
17. 犹得;得到。
例:《列子?汤问》:「臣恐彼国之不可知之也。」
张湛注:「此国自不可得往耳。」
18. 犹管;过问。
例:唐杜甫《鹦鹉》诗:「翠襟浑短尽,红嘴漫多知。」
19. 代词。犹之。
例:《战国策?楚策四》:「﹝孙子﹞因为赋曰:‘宝珍隋珠,不知佩兮……闾姝、子奢,莫知媒兮。’」
20. 助词。犹夫。
例:《北史?周齐炀王宪传》:「吾心公宁不悉?但当尽忠竭节耳,知复何言!」
21. 助词。无义。
例:《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须达已蒙老人断,即知和颜称本心。」
蒋礼鸿通释:「‘即知’就是‘即’,意谓就称了心愿,颜色也和下来了。」
知 zhi 第四声 「智」的古字。
1. 聪明;智慧。
例:《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2. 姓。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