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世界时是什么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6 20:51
  • 提问者网友:泪痣哥哥
  • 2021-02-06 15:29
世界时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佘樂
  • 2021-02-06 16:16
问题一:世界时间指的是什么 原本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时间就是世界标准时间。 在1884年召开的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虽然规定了计算各国地方时间的方法,但是在一些 重大的全球性活动中,还需要有一个全球范围内大家都共同遵守的统一时间。因此又规定了 国际标准时间。它要求全球范围内都以零经度线上的时间作为国际上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 因为零经度线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所以国际标准时间也称为格林威治时间,又称世界时。 国际标准时间的应用比较广泛,它最先用于航海定位,后来在南极科学考察中也得到应用。 在南极洲,纬度很高,经线特别集中,时区范围很窄,加上那里太阳出没和中午都不太明显 ,时间与当订人们的作息活动关系不大,因此在南极洲的科学考察站中都采用国际标准时间 。此外,国际标准时间还用于国际协定、国际通讯、天文观测和推算以及一些国际性事务中 ,以取得全球的一致性。 但在1979年12月初日内瓦举行的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通过决议,确定用“世界协调时间”取代“格林威治时间”,作为无线电通信领域内的国际标准时间。 格林威治时间是多年来人们所熟知的国际标准时间,为什么要改用世界协调时间呢?简单说来,是因为格林威治时间不够精确。格林威治时间是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一种时标,由于地球自旋轴每年有一定波动,致使时间每年产生将近一秒钟的误差。因此,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有一种更精确的国际标准时间。 世界协调时间是根据地球相对于转轴的波动、旋转速率以及极移效应对太阳时进行不断校正的一种协调时间。国际时间局每年进行两次调整,并通过标准时间电台向世界各地发射标准时间信号,这样就可以把格林威治时间产生的一秒钟误差调整过来。简单的说:世界时,基于地球自转确定的时间;它与在本初子午线上观测太阳周日平均运动得到的时间非常近似地符合,加地极移动改正得到。 世界协调时间开始在无线电领域内的使用,对航空、航海、同步数字通信和宇宙航行等都将产生重要作用。这一新的国际标准时间的采用,标志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问题二:世界时,是什么意思 世界时间
是说在0度经线上的国际时间
要过本初子午线(0度)的国际时间
在英国有格林尼治天文台
OK?问题三:世界时间什么时候确定下来的? 地球每天自西向东旋转,黎明、正午、黄昏和子夜,由东向西依次周而复始地在世界各地循环出现。地球上新的一天究竟应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呢?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曾有不少争论,也产生过不少的误会和麻烦。据说,19世纪在俄国 伊尔库次克附近一个小镇上有个邮政官于9月1日早上7点钟给芝加哥邮局拍了一份电报,可回电却说“8月31日9时28分收到来电……”这让人简直莫名其妙,9月里拍的电报,怎么会在8月里收到的呢?类似这样的误会那时几乎天天发生。
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还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度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现在已经改称为国际日界线)。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它北起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这条线上的子夜,即地方时间零点,为日期的分界时间。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一日开始和终了的界线,因此,它所通过的东西12时区就成为一个十分特殊的时区。在这个时区里,时间都一致,而日期却不同,仅一线之隔,东西竟相差一天,西边要比东边早一天。居住在日期变更线西边楚克茨克半岛上的人,是全世界迎接新年最早的人,而居住在这条线东边的、仅一水之隔的美国 阿拉斯加人,却要等待一昼夜之后才能过新年。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除了绕太阳公转外,每天还自转一周。因此,地球被太阳光照射的半个球面形成白昼,而背着太阳光的另外半个球面便是黑夜,它们之间的过渡带是清晨和黄昏。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着,地球上的晨、昼、昏、夜也不断地从东向西移动,循环往复地在各地出现。
全球各地都以自己所看到的太阳位置作为确定“一天”的标准,把自己所在地方相应的地球另一面的一条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这样就有许多条“日期变更线”,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规定一条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对照的“日期变更线”,这条“日期变更线”就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现在公认的与东、西经一百八十度经线重叠的“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以“格林尼治时间”为标准的日期变更线。“格林尼治时间”是穿过英国伦敦郊区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的零度经线的时间,国际上规定为“世界时”。一百八十度经线正好处于与它相对应的地球另一面。
这条穿过太平洋的“国际日期变更线”,避开了一些岛屿和地区,这是为了使它们不致分成两个日期,因此,它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几个曲折的曲线。
平常,我们在钟表上所看到的“几点几分”,习惯上就称为“时间”,但严格说来应当称为“时刻”。某一地区具体时刻的规定,与该地区的地理纬度存在一定关系。例如,世界各地的人都习惯于把太阳处于正南方(即太阳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点,但此时正好背对着太阳的另一地点(在地球的另一侧),其时刻必然应当是午夜12点。如果整个世界统一使用一个时刻,则只能满足在同一条经线上的某几个地点的生活习惯。所以,整个世界的时刻不可能完全统一。这种在地球上某个特定地点,根据太阳的具体位置所确定的时刻,称为“地方时”。所以,真太阳时又叫做“地方真太阳时”(地方真时),平太阳时又叫做“地方平太阳时”(地方平时)。地方真时和地方平时都属于地方时。
1879年,加拿大铁路工程师伏列明提出了“区时”的概念,这个建议在188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余下全文>>问题四:明日世界终结时是什么意思 就是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们要彼此珍惜对方的意思问题五:什么是 世界协调时间 ? 15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明了更加精密的石英钟后,人们发现世界时尽管加上了极移改正(UT1),仍然是不均匀的。经研究查明罚地球自转存在长期变化、不规则变化和复杂的周期变化。为了满足更高精度的实际需要,人们开始到物质的微观世界去寻找具有更稳定周期的物质运动形式用作为新的时间计量标准。于是,以物质内部原子运动的特征为基础的原子时应运而生。原子时是以秒,而不是以日为基本时间单位的。原子时秒长定义为:铯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在海平面、零磁场下跃迁辐射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1967年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委员会决定,把在海平面上实现的上述原子时秒规定为国际单位制时间单位。原子时起点定在1958年1月1日0时(UT),即规定在这一瞬间,原子时和世界时重合。根据这一定义,任何铯原子钟在确定起始历元后都可以提供原子时。由世界各地时间实验室用足够精确的铯原子钟导出的原子时称为地方原子时,不同的地方原子时存在着差异。世界各国的原子钟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相互比对,其数据再由专门的国际机构进行处理,求出全世界统一的原子时,称为国际原子时,简称TAI。
相对于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世界时来说,原子时是均匀的计量系统,这对于测量时间间隔非常重要,但世界时时刻反映了地球在空间的位置,这也是需要的。为兼顾这两种需要,引入了协调世界时(UTC)系统。UTC在本质上还是一种原子时,因为它的秒长规定要和原子时秒长相等,只是在时刻上,通过人工干预,尽量靠近世界时。
协调世界时(UTC)尽量靠近世界时(UT1)的意思是:必要时对协调世界时(UTC)作一整秒的调整(增加1秒或去掉1秒),使UTC和UT1的时刻之差保持在±0.9秒以内。这一技术措施就称为闰秒(或跳秒),增加1秒称为正闰秒(或正跳秒);去掉1秒称为负闰秒(或负跳秒)。是否闰秒,由国际地球自转服务(英文缩写为IERS)决定。闰秒的首选日期是每年的12月31日和6月30日,或者是3月31日和9月30日。如果是正闰秒,则在闰秒当天的23时59分60秒后插入1秒,插入后的时序是:…58秒,59秒,60秒,0秒,…,这表示地球自转慢了,这一天不是86400秒,而是86401秒;如果是负闰秒,则把闰秒当天23时59分中的第59秒去掉,去掉后的时序是:…57秒,58秒,0秒,…,这一天是86399秒。
参考资料:www.shijieshijian.net/info_yuanzishi.html问题六:世界标准时间是哪里? 世界时(UT)
1884年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采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埃里中星仪所在地的子午线作为时间(包括经度)计量的标准参考子午线,称为本初子午线,又称零子午线。在本初子午线上测得的时间是格林尼治地方时间。通常所说的格林尼治时间,是指由格林尼治平子夜起算的平太阳时,即世界时。以平子夜作为0时开始的格林尼治平太阳时,称为世界时(简称UT)。在格林尼治子午线上的平太阳时称为世界时(UT0),又叫格林尼治平时(GMT)。
按全世界统一时区系统时间称为标准时,又叫区时。“ –”表示超前格林尼治的时间;“+”表示滞后格林尼治的时间。
原子时(AT)
由原子钟导出的时间叫原子时。它以物质内部原子运动的特征为依据。
原子时计量的基本单位是原子时秒。它的定义是:铯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在零磁场下跃迁辐射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1967年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把在海平面实现的上述原子时秒,规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时间单位。
原子时起点定在1958年1月1日0时0分0秒(UT),即规定在这一瞬间原子时时刻与世界时刻重合。但事后发现,在该瞬间原子时与世界时的时刻之差为0.0039秒。这一差值就作为历史事实而保留下来。在确定原子时起点之后,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均匀,世界时与原子时之间的时差便逐年积累。
根据原子时秒的定义,任何原子钟在确定起始历元后,都可以提供原子时。由各实验室用足够精确的铯原子钟导出的原子时称为地方原子时。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多个国家的不同实验室分别建立了各自独立的地方原子时。国际时间局比较、综合世界各地原子钟数据,最后确定的原子时,称为国际原子时,简称TAI。TAI的起点是这样规定的:取1958年1月1日0时0分0秒UT的瞬间作为同年同月同日0时0分0秒TAIs。
协调世界时(UTC)
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
1979年12月初内瓦举行的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通过决议,确定用“世界协调时间”取代“格林威治时间”,作为无线电通信领域内的国际标准时间。
UTC是协调世界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英文缩写,是由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规定和推荐,并由国际时间局(BIH)负责保持的以秒为基础的时间标度。UTC相当于本初子午线(即经度0度)上的平均太阳时,过去曾用格林威治平均时(GMT)来表示.北京时间比UTC时间早8小时,以1999年1月1日0000UTC为例,UTC时间是零点,北京时间为1999年1月1日早上8点整。
为了确保协调世界时与世界时(UT1)相差不会超过0.9秒,有需要时便会在协调世界时内加上正或负闰秒。因此协调世界时与国际原子时(TAI)之间会出现若干整数秒的差别。位于巴黎的国际地球自转事务中央局(IERS)负责决定何时加入闰秒。
时间计量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时刻和时间间隔。原子时是刻度稳定的,与天体运行无关;世界时刻度不稳定,被人们称为“橡皮秒”,但它的时刻却对应于太阳在天空中的特定位置,它不仅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在地面定位、飞机和舰船导航及国防等方面有实际应用价值。两者都各有所长,具有实际的运用价值。世界时虽早已退出时间计量的舞台,但是作为地面定位上的应用以及民用上的习惯,它的功能仍无法取代。世界时和国际原子时各有所长,天文学家研究出了一种将二者协调起来的方法,即秒长以原子时为基础,时刻尽量靠近世界时。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和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决定采用一种协调原子时秒长与世界时时......余下全文>>问题七:世界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时候中国在干什么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惨败宣告结束,中国是战胜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一些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兴起了新文化运动,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斗争,最终导致了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 - 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Triple Alliance)和协约国(Triple 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Austria-Hungary)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败,英、法削弱,美、日地位上升,从而促使了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次大战导致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出现,同时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投向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的山东的权益,并出兵占领青岛。日本的这种举动结果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并于其后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中国参战
中国2当时为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北洋政府为了获取利益,于是便投向较有利的一方 - 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五四运动
中国作为战胜国,举国上下顷刻之间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盛大的庆祝活动频频举行,人们齐呼协约国的胜利是公理战胜强权。在国人的眼里,中国从鸦片战争时代开始的漫长寒冬就要过去,在这公理战胜强权的时代,即将召开的巴黎和会必将还中国一个公道,取消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列强强加在中国身上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然而,巴黎和会迅速把国人的梦想击得粉碎。几个大国无视中国的反对,也无视他们曾鼓吹的公理,将中国山东的权益出卖给了日本。消息传回国内,1919年5月4日,愤怒的青年学生率先走上街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由此拉开了序幕。发展到6月3日,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国内爱国运动风起云涌,而在巴黎,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最终拒签丧权辱国的《凡尔赛和约》,中国第一次对列强说不。
它和较早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一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巨。
●中国劳工
清朝末期,中国劳工输出达千万人之多,但自愿出去的很少,大部分是被拐骗、掠贩出洋的。拉丁美洲的开发,美国和加拿大横贯大陆铁路的建设,巴拿马运河的挖掘,南洋的垦殖,以及沙俄西伯利亚大陆的建设,金矿、铝矿和煤矿开采,均有华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英法战场,东线沙俄战场,西亚美索不达米亚战场,亦有几十万华工直接参加战争勤务,或直接参加战斗。华工遍布世界,但绝大多数出国后受尽苦难。不堪非人的待遇,华工的暴动、罢工彼伏此起。对华工惨绝人寰的迫害,也引起全世界正义的谴责。...余下全文>>问题八:世界时间是什么? 格林尼治时间 亦称“世界时”。 格林尼治所在地的标准时间。现在不光是天文学家使用格林尼治时间,就是在新闻报刊上也经常出现这个名词。我们知道各地都有各地的地方时间。如果对国际上某一重大事情,用地方时间来记录,就会感到复杂不便.而且将来日子一长容易搞错。因此,天文学家就提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且又方便的记录方法,那就是以格林尼治的地方时间为标准。格林尼治是英国伦敦南郊原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所在地,它又是世界上地理经度的起始点。对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以格林尼治的地方时间记录下来。一旦知道了格林尼治时间,人们就很容易推算出相当的本地时间。例如,某事件发生在格林尼治时间上午8 时,我国在英国东面,北京时间比格林尼治时同要早8小时,我们就立刻知道这次事情发生在相当于北京时间16时,也就是北京时间下午4时问题九:世界时是什么时间概念? 以地理来说,世界时只是个宏观概念,因为我们人类生存的这个的地球是有时区之分的。问题十:被称为世界时的时间是哪个时间 世界时UT即格林尼治时间,格林尼治所在地的标准时间。
随便百度一下就有答案的啊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