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美丽的嘉荫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8:17
  • 提问者网友:雾里闻花香
  • 2021-01-03 03:52

美丽的嘉荫

苇岸

踏上嘉荫的土地,我便被它的天空和云震动了。这里仿佛是一个尚未启用的世界,我所置身的空间纯净、明澈、悠远,事物以初始的原色朗朗呈现。深邃的天穹笼罩在我的头顶,低垂的蓝色边缘一直弯向大地外面,我可以看到团团白云,像悠悠的牧群漫上坡地,在天地的尽头涌现。尽管北面的地平线与南面的地平线在视觉上是等距的,一种固有的意识仍然使我觉得,南方非常遥远,而北方就在我脚下这片地域。我的“北方”的观念无法越过江去,再向远处延伸,我感到我已经来到了陆地的某个端点。看着周围那些千姿百态的云团,每观察一个,都会使我想起某种动物,我甚至能够分辨出它们各自的四肢和面目。它们的神态虽然狰狞,但都温驯地匍匐在地平线上方,我注视了很久,从未见它们跑到天空的中央。它们就像一群从林中跑出饮水的野兽,静静地围着一口清澈的池塘。

  蓝色的黑龙江,在北方的8月缓缓流淌。看到一条河流,仿佛看到一群迁徙的候鸟,总使我想到许多东西。想到它的起源;想到它路过的地方、遇见的事情;想到它将要路过的地方、将要遇见的事情;想到它或悲或喜的结局。想到法国诗人勒内·夏尔“具有一颗决不被这疯狂的监狱世界摧毁的心的河流/使我们对天边的群峰保持狂热和友善的流”(《索尔格》)的颂歌诗句。河流给我们带来了遥远之地森林和土地温馨的气息,带来了异域的城镇与村庄美丽的映象。我常常想,无论什么时候来到河流旁,即使此刻深怀苦楚,我也应当微笑,让它把一个陌生人的善意与祝福带到远方,使下游的人们同我一样,对上游充满美好的憧憬和遐想。

嘉荫仿佛是一个蹲在黑龙江边上的猎人,它的背后,是莽莽苍苍的小兴安岭。我不了解嘉荫的历史,不知道它诞生的时日和背景,我所看到的是一座美丽清静的河边小镇。走近它,我感到很温暖。这温暖的感觉,不仅来自它橘黄的色调,双层门窗的屋舍及每个院落的桦木段垛,更来自它温和的居民。走在嘉荫的街上,即使你的感官天性迟钝,你也会被这里淳朴的民风所打动。从人们的神态和表情我能够看出,只要你开口,他们会乐于回答你任何问题;只要你请求,他们会给予你任何的帮助。以后我还会走很多地方,但这样令人感动的地方,我将终生难忘。

在嘉荫江岸的堤下,汛期过后,便裸露出一片狭长平坦的沙滩,积满沙砾和细屑的卵石。边民在这里网鱼、洗澡、冲涮家什,妇女们将洗净的衣物晾在光洁的石子上,拖运原木的江轮停泊在一旁。在江水遥遥的对岸,散落着一排醒目的白房子,阔大方正,它们沿江而列,仿佛在同此岸的嘉荫小镇相互呼应。那里偶尔会传过几声狗吠或若断若续的歌声。一种浓郁的家园氛围,一种和平的生活气息,弥漫在河水两岸的寥廓空间。

  嘉荫,这是一个民族称作北方而另一个民族称作南方的地方。站在黑龙江岸,我总觉得就好像站在了天边。对我来讲,东方、西方和南方意味着道路,可以行走;而北方则意味着墙,意味着不存在。在我的空间意识里,无论我怎样努力也无法形成完整的四方概念。望着越江而过的一只鸟或一块云,我很自卑。我想得很远,我相信像人类的许多梦想在漫长的历史上逐渐实现那样,总有一天人类会共同拥有一个北方和南方,共同拥有一个东方和西方。那时人们走在大陆上,如同走在自己的院子里一样。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示嘉荫的独特的美丽的?请分条概括。(6分)

2.文章开头一段是如何描写嘉荫的天空和白云的?作者描写嘉荫的天空和白云的作用是什么?(6分)

3.“无论什么时候来到河流旁,即使此刻深怀苦楚,我也应当微笑”。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6分)

4.“望着越江而过的一只鸟或一块云,我很自卑。”作者为什么会感到自卑?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想?(6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蓝房子
  • 2021-01-03 04:12
【答案】

1.原始、纯净的自然风光;淳朴、善良的民风;和平、宁静的生活氛围(或:具有浓郁的家的氛围)。 (每点2分)

2.运用比喻、想像(或虚实结合)的手法(2分),具体的展现了嘉荫纯净、明澈、悠远、初始的特点(2分),表达了人类应当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2分)。

3.因为河流给我们带来了远方温馨的气息,异域美丽的映象(2分),所以我们也应把善意与祝福带到远方(2分),每一个人都应成为美与善的传道者(2分)。

4.自己没有鸟与云那样的自由,人类不能像鸟和云那样打破种种人为的阻隔(2分)。希望世界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人类共同的和谐家园(2分),渴望人类能打破种种人为的阻隔自由活动(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分条概括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示嘉荫的独特的美丽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哪几个方面”这几个词,要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分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点评: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它分两步:一是筛选,二是整合。筛选是指阅读过程中,在辨别信息主次的基础上,根据阅读目的对信息进行搜寻、取舍,选取符合阅读目的的重要词句,舍弃无关信息的过程;整合是对筛选出的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综合、转换的过程。后者一般用在主观题中。

2.试题分析:怎样描写,主要答出描写的角度和艺术手法。从修辞手法来看,用于描写的主要有比喻、拟人和夸张。本段文字是用的比喻。至于其作用,是要看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来确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分析结构结构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点评: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实际上是指表达技巧,主要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内容。一是指作者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问题,这是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技巧。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段和行文布局(篇章结构)技巧等。

3.试题分析:要理解“无论什么时候来到河流旁,即使此刻深怀苦楚,我也应当微笑”。这句话的含义,首先要明确这句话的具体语境,即找到它的上下文:其上句云:“河流给我们带来了遥远之地森林和土地温馨的气息,带来了异域的城镇与村庄美丽的映象。”其下句“让它把一个陌生人的善意与祝福带到远方,使下游的人们同我一样,对上游充满美好的憧憬和遐想。”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欣赏句子丰富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点评:阅读现代文,理解文意,要注意十种句子的分析:起始句、主旨句、衔接句、警示句、深化句、矛盾句、情感句、比喻句、引用句、总结句。1.注意确认句子基本意义。对句子基本意义的确认既是阅读测试的重点,更是阅读中准确获取信息的前提。2.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探明句子的特定意义。3.注意审美鉴赏,体会句子的表达作用。4.注意句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分析本句结构,理解结构复杂的句子。5.注意联系时代背景、制作意图以及作家人生经历、作品的语言风格,领悟句子的含义。

4.试题分析:其上文说“在我的空间意识里,无论我怎样努力也无法形成完整的四方概念。”不像鸟和云那样自由,想飞到哪里就到哪里;作者进而想到人类不能像鸟和云那样打破种种人为的阻隔,所以作者感到很自卑。同时也就传达出作者对人类能打破种种人为的阻隔和自由活动的渴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点评:文章的思想观点是指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赞同或批评、肯定或否定、喜欢或厌恶、支持或保留的态度,与文章的中心思想相辅相成。命题多要求从文章中提炼出隐含信息。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出题角度有:用考查理解关键词句的含意检测对文章观点与态度的把握;用解释比喻等修辞的形式来考查作者在文中的感情态度的分析理解;用语言转换的形式进行观点态度的测试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01-03 04:26
这个解释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