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东夷的历史沿革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5 11:31
  • 提问者网友:兔牙战士
  • 2021-02-05 07:08
东夷的历史沿革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1-02-05 08:44
先秦的东夷,即分布在古河济之间及泰山以东以南的各民族与方国,大体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主要阶段。 西周初既灭奄及薄姑,封鲁与齐于其故地。以齐鲁为中心,今山东省境内到春秋的只有莱夷没有完全华化。淮水地区诸夷,为西周东方的劲敌,是西周中、后叶东夷的主体。
齐与鲁对周围东夷部落的政策有明显的区别。齐国的中心地区,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述,在薄姑立国以前曾有一支姜姓的西系部落逢伯陵东迁至此。《史记》也说:“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集解》引《吕氏春秋》说是指“东夷之土”。齐的远古祖先已与东夷发生过较密切的关系。齐“大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齐采取了文化礼俗兼容并包、经济方面充分发挥地利的政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齐太公在营丘立国之初虽然遇到了莱夷来争,但很快就稳定了,只有五个月就向周公报告其施政与奏效,使周公感到出乎意外的快。伯禽至鲁,却过了三年才向周公报告其施政,“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周公在对比了齐、鲁这两种不同的方针政策及其效果之后:“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齐、鲁这两种政策的不同效果,在考古学发现中已有初步的印证。据研究:“近些年,临淄齐国故城与曲阜鲁国故城相继进行了发掘,看出齐鲁两国在西周、春秋时期,彼此文化面貌、丧葬习俗、城市布局等方面,的确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结合文献记载,齐国的商文化色彩浓厚,还保存许多原始的残余(如大量地杀殉人畜与妇女地位较高等等),而鲁国则保持周文化传统,证明司马迁所说太公治齐‘因其俗,简其礼’与鲁公伯禽治鲁‘变其俗,革其礼,是有根据的。”齐虽来自黄河中游,文化根基出自黄河流域东西两大系的西系,但他所采取的政策,促进了黄河流域东西两大系文化与部落的进一步融合,不仅在春秋时首先称霸,齐国的文化对整个华夏文化的影响也不可低估。齐国周围的东夷部落较快地与之融为一体,至春秋中后叶,前567年(齐灵公十五年)齐国灭莱,于是山东半岛各东夷小国已被齐兼并。齐从春秋初叶已超过鲁国,并基本上统一齐鲁大地,成为东方最强大的诸侯,与他从立国时期已确定的兼容并包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鲁在受封时,周王是定下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方针的,而伯禽强调变革当地土著居民的礼俗,虽然鲁以推行周礼著称,但当地土著的习俗仍顽强地保留着。据对鲁国故城的初步发掘,共清理了129座两周时期的墓葬,时间跨度从西周初叶到战国初叶共五六个世纪。这129座墓可分为葬制风格迥异的甲乙两组。据研究,乙组肯定是周人的墓葬,而甲组可以肯定不是周人的墓葬,“甲组墓从西周至少一直延续到春秋晚期,这个事实说明当地民族固有的社会风尚曾牢固地、长时间地存在着,并经历了自己发展同化的过程”。实际上,鲁国顽强地推行周礼,也必然还会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周礼起着主导作用。儒家祖师孔夫子,其先为宋人,是商族苗裔,他说周礼本身就吸收了夏、商二代的精华,“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鲁在东夷文化起源发展的中心地区,以周文化为主导,发展出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孔孟儒家学说,在实际的发展中不像伯禽所推行的“变其俗,革其礼”的政策那么彻底,仍是周俗与夷俗并存而又以周礼为主导相互融合。 到春秋时,在鲁国附近,还存在着大昊的后裔任、宿、须句、颛臾等风姓小国,在今山东境还有少昊后裔莒、郯、谭、费等国。他们与诸夏通婚、会盟,在与楚国的争霸斗争中,他们主要是依附齐、鲁,被认为是诸夏的同盟。从出土文物看,今山东境内的春秋东夷各国,社会与文化发展水平也很接近中原各诸侯,只是因为他们仍保留一些东夷礼俗,当时仍被认为是东夷。实际上已是与诸夏即合而未化,到战国时,这种文化上的差别已不引起人们重视了。
淮河中、下游,今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接壤与邻近地区,少昊集团的后裔嬴姓与偃姓诸国,如徐、江、葛、黄、淮夷、锺离、英、六、舒鸠等,春秋时期他们主要倾向于“即事诸夏”,与诸夏通婚,参与会盟,出土器物有明显特点,凡有铭文的都是周代通行的文字。在春秋争霸与战国大兼并的历史进程中,他们先后被楚、吴、鲁、越所兼并,他们的文化对齐、鲁、楚及吴越都有影响,在政治上逐步统一过程中,文化与民族得到交汇融合,夷夏间的差别逐渐消失,当秦统一六国时,“其淮泗夷皆散为民户”,都已经成为华夏的一部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2-05 09:39
从起源的角度来看,“华”和“夷”字在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4600至3300年)的骨刻文字中已经出现,显然是东方其部族的自称。后来特指夷国(商代妘姓方国),其青铜器铭文中记载着“夷作父”,判断为夷国贵族身份。“夷”是国名,也是族称。高密即墨地区考古发掘的夷国青铜器,追溯至商代晚期,可见其文明水准较高,至今传世的国器的青铜铸造技术与铭文都比较成熟。其青铜器上的铭文中记载着“夷作父”,判断为夷国贵族身份。“夷”是国名,也是族称,可以证明“夷”完全是该国民自己的族称,并非出自于中原人对东方人的称呼。“东夷”是指西周统治者借用夷国的国名“夷”对于东方各族及其方国的统称。
根据考证,周人属于古羌一支,羌人是商朝对于西部牧羊人的泛称。周人先祖当年在这里大概是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也有学者认为这时的周族先民原属游牧民族,自称有夏和区夏,成功入主中原后,分封了姬姓诸侯国,统称夏族集团。当初东方诸国因与姬周存在着矛盾冲突,被贬称为华夷。但因东方经济文化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周室被迫采取和亲措施,全面接受农业文明,建立礼乐制度,获得东方诸国的广泛认同。东方非姬姓诸国虽是出自于商代,由于归顺周王室而获得封爵,统称华族集团,但当时东方另一些部族,由于拒绝承认周王室的天下共主,被称为东夷。到春秋时期,随着华夏两族的融合与形成,东夷渐渐融入了华夏,便成为华夏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曾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虞舜被尊称为中国先圣。显而易见,这里的“中国”应该包含“东夷之人”和“西夷之人”。早在尧舜禹时代,就形成了“天下一体”、“华夷一体”(中华一体)的观念。尧舜分天下为九州,将东至海、西至流沙,形成“九州”、“五服”的“天下一体”体系。其中所反映的“华夷一体”、“天下一体”、“中华一体”的观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种“用夏变夷”和“用夷变夏”的互相转换中,加深了双方的了解和民族之间的认同,并在双方联系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逐渐凝聚到一起,为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已故优秀学者庄春波先生于1996年率先提出《华夏东西说》。他认为:华与夏原本不是一回事,华为族名,得之于虞舜之名重华。从文字学上讲,“昊”字声纽字义本与“华”同,为双声音转,字义相同,华族即昊族。华族初在东方,后逐渐西迁,主要表现在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向西传播的过程,太昊、少昊分别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代表。龙山文化无疑是继承大汶口文化而发展出来的,少昊与太昊是继承关系,少昊部落是从太昊部落分出来的。在太昊的旗帜下,多民族团结和合,统一为中华一家。太昊因此而成为中华民族血缘和文化的广泛代表。
华族文化的发展孕育,是在大汶口文化早期开始的。至大汶口文化晚期,由于太昊集团的崛起,,华族文化成为中华历史舞台上的一面旗帜;其发达的生产技术水平,先进的思想文化意识,严密的礼仪规范制度,都对中原及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华族文化的西迁,华夏文化融合为一,完全可以认为中华历史文明已基本形成。
相传大舜作为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历来被列入“五帝”之中,奉为中华至圣。考古出土的战国简牍《清华简·保训》曰:虞舜传承“中道”:“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即得中”。舜名重华,传承中道,即得中华。因此,大舜作为著名的东夷族首领,为了统一部落并共同治水而做出很大的努力,“天下一体”、“华夷一体”,推出民主议会禅让制,公天下,不仅是现代民主文明的先驱者,并且是中华多元一体化的先驱者,表现出大中华主义精神。
《夷夏先后说》以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夷夏东西说》论据内容为起点,分别从历史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进行了反复论证,系统地证明夷夏不仅有东西之分,而且有先后之别。史学文献中的夷族为东亚土著,创造了东亚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文化;夏人西来,传播了游牧文化。夷夏结合与转换开创了中国历史,形成独特东亚民族文化传统。
从历史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等方面综合考证分析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夷夏混合而成。夷为东亚土著,夏后来居上,夷夏转化是中国上古史上的关键。夷夏同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祖先,少数民族与汉族可以相互转化,因而血脉相连密不可分。同时,中国文化是本土起源的定居农业夷文化与外来i铜游牧夏文化反复混合形成的复合文化,华夏文明“先秦时期是夷夏交织,夷根夏脉。
汉语是汉藏语系里最独特的语言,虽然与藏缅语有一些同源词,但是在音调和语法结构上与藏缅语有根本区别,分为两个不同的语支:汉语系与藏缅语系。汉语之所以单有独成了一个语支,是因为东夷语言是上古汉语的底层。藏缅语属于多音节语、无声调语、黏着语。东夷语言才是现代汉语的根源:单音节、多声调、孤立语。
山东龙山文化发掘出两千块骨刻文,被证实是商代甲骨文的主源头。甲骨文属于表象文字,决定汉语成为典型的“单音节孤立语,第一,是因为象形文字不表音,不体现原始藏缅语通过语音变化表现复杂的语法现象,第二,因为东夷的语言可能本身是分析语,他们形成的原始象形文字系统体现自身的分析语特征,因而原始汉语在书写过程和以文本为工具的传播过程中也强化了它的分析语倾向的演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