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晚上7点以后运动对身体好不好

答案:4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8 15:04
  • 提问者网友:太高姿态
  • 2021-12-28 07:58
晚上7点以后运动对身体好不好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12-28 09:28
不好,尤其是大量的有氧运动,比如跑步。一来晚上空气不好,跑步的话会吸入大量有害气体;而空气稍好的地方一般人流较少,安全性值得考虑;二来无论是无氧还是有氧运动,都会使身体兴奋起来,新陈代谢加快,大量有氧运动还有后效应,使机体的新陈代谢在几个小时之内保持较高的水平,不利于入睡;再次,运动之后一般比较口渴,如果此时喝大量水,不仅会增加睡眠时机体的负担,还容易起夜,也不利于安眠。最好的有氧运动时间是早起后,无氧运动是晚饭前2小时。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12-28 12:15
首先是饭后的一段时间应避免运动。因为饭后运动会: 1.刺激肠胃:吃饱饭后进行运动,会给肠胃带来机械性刺激,使肠胃内溶物左右、上下震动,可能引发呕吐、胃痉挛等症状。 2.血流分配紊乱:吃饱饭后消化器官需要大量血液消化吸收,当全身肌肉在运动时,也需要大量血液参与,于是就会夺取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这种紊乱既影响运动效果又危害机体。 3.影响运动效果:人体进食后体内副交感神经易受到抑制,此时机体若要锻炼,运动效果会打折扣。 4.饭后胰岛素分泌上升,可抑制脂肪的分解,能量的来源就受到限制。由于脂肪分解少,减肥运动也不宜在这个时间段进行。 研究发现,高强度运动可在饭后两小时进行;中度运动应该安排在饭后一小时进行;轻度运动则在饭后半小时进行最合理。据此可以推出几个最优运动时间段: 早晨时段:晨起至早餐前 上午时段:早餐后2小时至午餐前 下午时段:午餐后2小时至晚餐前 晚间时段:晚餐后2小时至睡前 早锻炼可降低血糖 以上各时段运动都有利弊,如早晨时段: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可促使交感神经兴奋起来,这种急速变化可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并影响全天精神状态,对健康有害。另外这个时段血糖正处于低水平,运动会消耗大量的血糖,容易导致低血糖的症状。而在上下午时段运动,则又受上班、工作、家务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现代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一般在傍晚达到高峰。比如,身体吸收氧气量的最低点在下午6:00;心脏跳动和血压的调节在下午5:00到6:00之间最平衡,而身体嗅觉、触觉、视觉等也在下午5:00到7:00之间最敏感。因此,综合来看傍晚锻炼效果比较好。 此外,人体在下午4:00到7:00之间体内激素的活性也处于良好状态,身体适应能力和神经的敏感性也最好。所以,专家提倡傍晚锻炼,但在晚间时段,要注意运动强度,否则强度过高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妨碍入睡。 运动喝水也有学问 需要提醒的是,无论你选择什么时间锻炼,喝水都是不能忽视的关键细节。早晨锻炼的人们,每20分钟要喝点水,一次喝120毫升为宜。午后和晚上的锻炼,强度比早上大,身体消耗的能量和水分也较多,要补充200毫升的水。同时,我们不能等到感觉口渴的时候才喝水,这时候身体已经缺水了。此外,运动后最好不要暴饮,要一口一口地喝,以减轻心脏负担。还可以准备点盐糖水、蜂蜜水或运动饮料,这些都会帮助我们恢复体力。 空腹锻炼对已患糖尿病或心脏病人的确不可取。经临床证实,空腹锻炼时,人体内血糖会降低,会引起头痛、四肢乏力乃至出现昏厥现象。同时还会产生饥饿感,出现腹痛,抑制消化液分泌,降低消化功能等,因此空腹锻炼不可取。 但美国运动医学专家通过测试指出:饭前运动可以提高体内代谢率。运动停止后,代谢率仍处于高水平,会继续消耗体内热量。另外,饭前运动还能降低糖原的储量,使碳水化合物不易转化为脂肪,所以运动时间应安排在饭前。 由于一般食物在人体胃肠里停留4小时左右,如果选择饭前锻炼,正确的方法是运动前1.5-2小时少量摄入一些碳水化合物,以保证运动中有充沛的体力。 下午4点至5点,是空气中氧气最充足的时间,适合运动。 饭前运动就不一样,此时腹中空空,脂肪细胞尚无新的脂肪酸进入,锻炼较易将其“动员”出来,化为热量而消耗。故专家主张应在饭前1小时进行减肥锻炼,如快速散步、慢跑等,持续30~45分钟,其效果较饭后运动好得多。但要注意不可进行剧烈的运动。 饭前吃水果,据台湾医学专家解释,饭后吃入的水果可能被先吃下的食物阴滞于胃中,产生发酵反应甚至腐败,出现胀气、便秘等症状,故最好将吃水果为生食,饭前吃入可保护体内的免疫系统受热食的不良剌激,对免疫系统很有益,饭后吃水果则无此种保健效益。 饭前刷牙,英国利物浦大学牙科专家新提出,龋齿的形成主要是牙垢与食物中的糖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酸性物质腐蚀牙齿的结果。当人进餐后,牙垢已与食物中的粮分发生化学反应,酸性物质已经形成,再刷牙为时已晚。实验显示,饭后牙齿表面酸性物质的形成速度非常快,只有在饭前将牙垢去除,才能明显减少酸性物质的形成,从而保持牙齿的健美。 饭前喝汤,民间有句俗话“饭前喝汤,胜似药方”,确有科学道理。因为从口腔、食管到胃、肠,乃是食物的必经之道,先喝口汤无异加点“润滑剂”,可使食物顺利下咽,以减少干硬食物对消化道黏膜的剌激。 在吃饭过程中不时喝点汤水也很有益,因为适量汤水有助于食物稀释搅拌,增加胃肠的消化吸收。如果饭前、饭中不喝汤,则饭后胃液大量分泌,将使体液过多丧失而产生口渴感,此时再喝水会冲淡胃液,故养成先喝几口汤再吃饭的习惯有益健康。 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在大米,面包,麦类,南瓜,薯类中含量相当丰富。 专家认为科学的方法是饭前饮水,“边吃边饮”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对身体健康不利。 科学研究表明,最好在饭前一小时分几次饮水,每次喝的量要少,理想的是一次二三百毫升,十多分钟喝一次。空腹喝下的水在胃内停留只有几分钟,很快进入小肠,被吸收入血液中,一小时左右就可以补充给全身的组织细胞。 专家认为,吃饭时喝少量的汤是有益的,但边吃边喝,或用水用汤送饭,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因为这时大量喝水或汤,会影响消化液的分泌,而且水会冲淡胃液酸度,导致消化不良。由于体内水分达到平衡,吃饭时就可以保证分泌充足的消化液,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日本一些学者主张早饭前喝一杯开水。这是因为睡眠时的不显性出汗和分泌尿液,丧失了不少水分,起床后虽然无渴感,但体内仍会因为缺水而使血液黏稠。一杯水可降低血液浓度,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对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和心肌梗塞都有好处。 胃液中含有许多胃酸,能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和病毒。吃饭喝水会冲淡胃酸,细菌繁殖易患肠胃炎。饭后也不要马上大量喝水,道理是相同的。 吃饭时一言不发的孩子和吃饭时能自由说话的孩子相比,后者食欲更旺盛,而且消化吸收好,不易疲劳,不易感冒,不偏食,生活有规律。因此吃饭时不要限制孩子讲话,这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 1早上起床后先喝杯水,让身体开始新的工作, 2 到办公室后先别急着喝咖啡,给自己喝一杯温开水, 3 上午10点左右喝一杯水,补充工作流汗和排尿失水, 4 午餐后半小时喝一杯水,加强身体的消化能力, 5 下午4点左右喝一次水,促进肠道蠕动, 6 下班离开办公室前喝一杯水增加饱足感, 7 20点左右喝水能冲淡血液,利于血液循环, 8 活动后,不论活动量大小都应该喝水, 9 喝水不会发胖,当你节食减肥时,要保证体内水分充足, 10 发烧的时候体温上升使水分流失,多喝温水使身体散热. 基于实验结果,专家总结出以下餐前喝水的六大好处: 1.提高注意力:能帮助大脑保持活力,把新信息牢牢存到记忆中去。 2.提高免疫力: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活力,对抗细菌侵犯。 3.抗抑郁:能刺激神经生成抗击抑郁的物质。 4.抗失眠:水是制造天然睡眠调节剂的必需品。 5.抗癌:使造血系统运转正常,有助于预防多种癌症。 6.预防疾病:能预防心脏和脑部血管堵塞。 专家推荐了一个“喝水程表”,提供给您以作参考。 6:30经过一整夜的睡眠,身体开始缺水,起床之际先喝250cc的水,可帮助肾脏及肝脏解毒。 8:30清晨从起床到办公室的过程,时间总是特别紧凑,情绪也较紧张,身体无形中会出现脱水现象,所以到了办公室后,先别急着泡咖啡,给自己一杯至少250cc的水! 11:00在冷气房里工作一段时间后,一定得趁起身动动的时候,再给自己一天里的第三杯水,补充流失的水分,有助于放松紧张的工作情绪! 12:50用完午餐半小时后,喝一些水,可以加强身体的消化功能。 15:00以一杯健康矿泉水代替午茶与咖啡等提神饮料吧!能够提神醒脑。 17:30下班离开办公室前,再喝一杯水,增加饱足感,待会吃晚餐时,自然不会暴饮暴食。 22:00睡前1至半小时再喝上一杯水!今天已摄取2000cc水量了。不过别一口气喝太多,以免晚上上洗手间影响睡眠质量。
  • 2楼网友:鱼芗
  • 2021-12-28 10:55
优点是比较凉爽,饭后半小时以后可以适当运动,缺点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下降了。能够傍晚运动最好。
  • 3楼网友:荒野風
  • 2021-12-28 09:58
不管什么时间,适量运动对身体没有坏处。晚上七点以后正是晚饭后运动的最佳时间,对身体没有坏处,但是必须适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