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铁路曲线绳正法拨道量计算程序软件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7 17:35
- 提问者网友:焚苦与心
- 2021-04-06 18:41
求铁路曲线绳正法拨道量计算程序软件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钓一江月
- 2021-04-06 18:47
应用软件计算曲线拨量过程详解
一般的讲,计算一条曲线拨道量的过程大致是:输入现场正矢→计算拨道量→查看是否合适→确定拨量合理→确定采用→输出这样一个过程。现以下面数据为例,说明应用本软件计算曲线拨量的详细过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算例:已知各测点现场正矢如下表,其它要素不知道。试计算之。
首先,运行软件进入开始画面,输入原始口令“000000”后,到了程序的主画面如下:
第一步,把现场正矢数据填到“现场正矢.xls”文件内。
现场正矢.xls 文件位于安装目录下,如,我是把软件安装在C盘的Program Filesr内(C:\Program Files\曲线整正)。里面的文件如下图。
方法1:直接到这个目录下,打开这个文件输入;
方法2:在程序内点击【文件】--【打开或创建现场正矢文件】输入,如下图:
方法3:在程序内点击【计算】--【输入现场正矢】输入。
现场正矢.xls文件的格式、表名等不能变动,只许向里填数,现场正矢填写完毕后存盘退出Excel。里面内容如下图:
第二步,输入已知条件,选择计算方式
如下图:这时,要做的是先要确定计算方式!即你所要计算的曲线是按哪种方式计算,从图中可看出,共有四种方式,分别是:
1、按三无曲线计算;
2、按给出的半径来计算;
3、按一头整桩一头零桩计算;
4、按已知桩位计算。
其中第四种还分为是不是属于单圆曲线的类型。当选择不同的计算方式时,上面既出现相关的帮助说明,在这里不详叙了。
为了得到合理的拨量,一般情况下,不管是否已知各项曲线要素,请首先按三无曲线计算,这样可以大概的知道以目前的现场正矢应该采用的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即,首先有一个定位,之后再按已知半径进行计算,按已短半径计算时,要反复输入相近的数值试算,找到合理的拨量。
选择相应的计算方式后,需先填上相应的已知条件:
1、选择按三无曲线计算时,如上图,所有的要素不用填了,只需要填好测点间距即可。(测点间距不只10米一种是本软件的一大特点,本程序设计时允许以10米、5米、4米和3米四种测点间距来测设曲线,从而满足不同的要求,适应新形势。)
2、选择按给出半径计算时,需要填上曲线半径、始端缓和曲线长、终端缓和曲线长和测点间距,如下图:
3、选择按一头整桩计算时,需要填的已知条件是6项,如下图:
4、按已知桩位计算时,需要填的已知条件在右面共有6项或4项内容,如下面两幅图:
⑴ 有缓和曲线:
⑵ 无缓和曲线:
当已知条件输入完毕,现场正矢也填好后,请选择“已经填好”,按下[确定],相应提示选择后,结束输入过程。
第三步,计算曲线拨量。
在本例中,我们第一次让它按三无曲线来计算,让程序自动判别半径和缓和曲线长,结果出现下面的提示:
看到半径是391.5911,缓和曲线1是40米,缓和曲线2是70米,进一步下拉,发现最后一点的闭合差是111,程序不能自动消除这样一个正的闭合差,说明这样的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是不合理的,按下【中止】按钮,再在“输入现场正矢”下重新按给出半径进行计算,这回,我们在半径处输入391,两个缓和曲线长都输入相等的数值50,选择“已经填好”,如图:
按下【确定】按钮,再次进行计算曲线拨量,此时,什么提示也没有了,直接出现了下面的画面:
说明我们以391米半径、两端50米的缓和曲线要素是基本合理的,选择不再修正选项,按下【确定】,如下图:
选择【否】按下,进一步观察拨量情况,看到最大的拨量是-340,、且负拨量较大,说明半径选择稍大,应改小半径继续寻找较好的拨量。按下【中止】,重新输入比391小的数值看看(绳正法本身就是一种试算性质的,又称之为流水拨道法)。本次半径输入388,缓和曲线长不变,结果如下图:
最大拨量是+202,且正负拨量大体相当,可以采纳。如果满意,可以直接选择不再修正—【确定】即结束计算过程。
不满意,可以重新以新的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再计算,也可以在这里进行手工修正操作。
修正的方法是:首先确定以ZH到HZ为修正范围(3点之前和34点之后为直线范围,不能安排修正),计算34-2=32个点,最大正拨量202在第21点,前面最大负拨量-188在第16点,这样,第一组要安排一个正数组,为的是减小第16点的拨量,第二组要安排一个尽量大的负数组,从而减少第21点的拨量,最后用一个正的数组来抵消。即初步计划是三个数组,正、负、正。初分一组和三组各10个点,中间12个点,因为二个相邻数组不同号时可以共用一个“0”,所以,中间的负数组再加2个点,到14个点,计算:一组10/25,S1=4×5=20;二组,14个点,14/2=7,S2=6×7=-42;三组,10/2=5,S1=4×5=20;20-42+20=-2,这-2在第二次修正的时候消掉,如图,在最后的32点和33点各填入1,使闭合差等于0。
下面是对此结果进行手工修正的图。
通过修正,最大拨量由202减小到170,第16点的最大负拨量-188减到-168。且拨后正矢满足以下5个条件:
⑴ 缓和曲线正矢与计算正矢的差不超过1mm;
⑵ 圆曲线正矢连续差不超过1mm;
⑶ 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差不超过2mm;
⑷ 有控制点限制的,控制点拨量不超过许可范围。
⑸ 最后一点拨量是零。
程序提示通过,如下图。按下【是】,结束计算过程,回到主菜单。
第四步,输出结果。
在输出之前,请在前面的图内,把起点里程和曲线编号填好(在已知起点里程或实际测得某一点里程之后,换算一下,填入下面所示的栏内,具体里程要精确到厘米,“№”为曲线编号,用于输出拨量文件的编号。
在主图下,按下【输出】菜单,依次点击这四个子菜单,即可输出计算结果来。
计算成果是以Word文档形式存于当前目录下,用户可选择打印出表,或操作Word文档直接传真到工区,或者用铁路内网发到工区,也可以在程序内选择【文件】菜单,【打开拨道量计算结果文件】子菜单直接查看。
缓和曲线检查表共设计了三个,一是用10米弦检查,二是用5米弦线检查,三是用2米弦线检查。这些表完全可以代替缓和曲线量副矢的做法,且比副矢好计算,来的快,点又密。而且从曲线头或曲线尾的桩开始的,都是整桩测量,结合超高和轨距递减一同写在轨枕上,方便检查。
以下是我以前写的《零桩变整桩 检查曲线正矢》,用它来理解缓和曲线检查表的意义吧。
零桩变整桩 检查曲线正矢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现场一线的养路工创造了好多实用方法,如:将曲线尾的零桩变为整桩来检查曲线是否圆顺就是其中之一,现在我把它叙述一遍。
如下图:HZ桩在第28~29测点之间,Hz桩距29点是4米,即HZ=28,60,由于是零桩,第28点和29点的正矢计算很麻烦,当时也没有这么先进,计算曲线必须查系数表,连计算器都没有,在现场怎么办呢?
既然28点和29点的正矢不好算,我就不量你!从第29点退回4米,找到HZ点(我且命名为29’ 下同),从HZ点向直线方向量10米,找到第30’点,之后再从HZ点向曲中方向每10米做出标记,直到YH点+1结束。如测量图中的29’点正矢,就变成整桩的情形,计划正矢应该是六分之一的递增量,现场立马就能算出,以此类推,第28’点的正矢就是1个递增量,27’的正矢就是2个递增量……,因为缓和曲线都是10米的整倍数,到YH桩的时候也是整桩,而且这点的正矢是圆曲线正矢再减去曲线头的正矢,好算极了。
一般的讲,计算一条曲线拨道量的过程大致是:输入现场正矢→计算拨道量→查看是否合适→确定拨量合理→确定采用→输出这样一个过程。现以下面数据为例,说明应用本软件计算曲线拨量的详细过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算例:已知各测点现场正矢如下表,其它要素不知道。试计算之。
首先,运行软件进入开始画面,输入原始口令“000000”后,到了程序的主画面如下:
第一步,把现场正矢数据填到“现场正矢.xls”文件内。
现场正矢.xls 文件位于安装目录下,如,我是把软件安装在C盘的Program Filesr内(C:\Program Files\曲线整正)。里面的文件如下图。
方法1:直接到这个目录下,打开这个文件输入;
方法2:在程序内点击【文件】--【打开或创建现场正矢文件】输入,如下图:
方法3:在程序内点击【计算】--【输入现场正矢】输入。
现场正矢.xls文件的格式、表名等不能变动,只许向里填数,现场正矢填写完毕后存盘退出Excel。里面内容如下图:
第二步,输入已知条件,选择计算方式
如下图:这时,要做的是先要确定计算方式!即你所要计算的曲线是按哪种方式计算,从图中可看出,共有四种方式,分别是:
1、按三无曲线计算;
2、按给出的半径来计算;
3、按一头整桩一头零桩计算;
4、按已知桩位计算。
其中第四种还分为是不是属于单圆曲线的类型。当选择不同的计算方式时,上面既出现相关的帮助说明,在这里不详叙了。
为了得到合理的拨量,一般情况下,不管是否已知各项曲线要素,请首先按三无曲线计算,这样可以大概的知道以目前的现场正矢应该采用的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即,首先有一个定位,之后再按已知半径进行计算,按已短半径计算时,要反复输入相近的数值试算,找到合理的拨量。
选择相应的计算方式后,需先填上相应的已知条件:
1、选择按三无曲线计算时,如上图,所有的要素不用填了,只需要填好测点间距即可。(测点间距不只10米一种是本软件的一大特点,本程序设计时允许以10米、5米、4米和3米四种测点间距来测设曲线,从而满足不同的要求,适应新形势。)
2、选择按给出半径计算时,需要填上曲线半径、始端缓和曲线长、终端缓和曲线长和测点间距,如下图:
3、选择按一头整桩计算时,需要填的已知条件是6项,如下图:
4、按已知桩位计算时,需要填的已知条件在右面共有6项或4项内容,如下面两幅图:
⑴ 有缓和曲线:
⑵ 无缓和曲线:
当已知条件输入完毕,现场正矢也填好后,请选择“已经填好”,按下[确定],相应提示选择后,结束输入过程。
第三步,计算曲线拨量。
在本例中,我们第一次让它按三无曲线来计算,让程序自动判别半径和缓和曲线长,结果出现下面的提示:
看到半径是391.5911,缓和曲线1是40米,缓和曲线2是70米,进一步下拉,发现最后一点的闭合差是111,程序不能自动消除这样一个正的闭合差,说明这样的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是不合理的,按下【中止】按钮,再在“输入现场正矢”下重新按给出半径进行计算,这回,我们在半径处输入391,两个缓和曲线长都输入相等的数值50,选择“已经填好”,如图:
按下【确定】按钮,再次进行计算曲线拨量,此时,什么提示也没有了,直接出现了下面的画面:
说明我们以391米半径、两端50米的缓和曲线要素是基本合理的,选择不再修正选项,按下【确定】,如下图:
选择【否】按下,进一步观察拨量情况,看到最大的拨量是-340,、且负拨量较大,说明半径选择稍大,应改小半径继续寻找较好的拨量。按下【中止】,重新输入比391小的数值看看(绳正法本身就是一种试算性质的,又称之为流水拨道法)。本次半径输入388,缓和曲线长不变,结果如下图:
最大拨量是+202,且正负拨量大体相当,可以采纳。如果满意,可以直接选择不再修正—【确定】即结束计算过程。
不满意,可以重新以新的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再计算,也可以在这里进行手工修正操作。
修正的方法是:首先确定以ZH到HZ为修正范围(3点之前和34点之后为直线范围,不能安排修正),计算34-2=32个点,最大正拨量202在第21点,前面最大负拨量-188在第16点,这样,第一组要安排一个正数组,为的是减小第16点的拨量,第二组要安排一个尽量大的负数组,从而减少第21点的拨量,最后用一个正的数组来抵消。即初步计划是三个数组,正、负、正。初分一组和三组各10个点,中间12个点,因为二个相邻数组不同号时可以共用一个“0”,所以,中间的负数组再加2个点,到14个点,计算:一组10/25,S1=4×5=20;二组,14个点,14/2=7,S2=6×7=-42;三组,10/2=5,S1=4×5=20;20-42+20=-2,这-2在第二次修正的时候消掉,如图,在最后的32点和33点各填入1,使闭合差等于0。
下面是对此结果进行手工修正的图。
通过修正,最大拨量由202减小到170,第16点的最大负拨量-188减到-168。且拨后正矢满足以下5个条件:
⑴ 缓和曲线正矢与计算正矢的差不超过1mm;
⑵ 圆曲线正矢连续差不超过1mm;
⑶ 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差不超过2mm;
⑷ 有控制点限制的,控制点拨量不超过许可范围。
⑸ 最后一点拨量是零。
程序提示通过,如下图。按下【是】,结束计算过程,回到主菜单。
第四步,输出结果。
在输出之前,请在前面的图内,把起点里程和曲线编号填好(在已知起点里程或实际测得某一点里程之后,换算一下,填入下面所示的栏内,具体里程要精确到厘米,“№”为曲线编号,用于输出拨量文件的编号。
在主图下,按下【输出】菜单,依次点击这四个子菜单,即可输出计算结果来。
计算成果是以Word文档形式存于当前目录下,用户可选择打印出表,或操作Word文档直接传真到工区,或者用铁路内网发到工区,也可以在程序内选择【文件】菜单,【打开拨道量计算结果文件】子菜单直接查看。
缓和曲线检查表共设计了三个,一是用10米弦检查,二是用5米弦线检查,三是用2米弦线检查。这些表完全可以代替缓和曲线量副矢的做法,且比副矢好计算,来的快,点又密。而且从曲线头或曲线尾的桩开始的,都是整桩测量,结合超高和轨距递减一同写在轨枕上,方便检查。
以下是我以前写的《零桩变整桩 检查曲线正矢》,用它来理解缓和曲线检查表的意义吧。
零桩变整桩 检查曲线正矢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现场一线的养路工创造了好多实用方法,如:将曲线尾的零桩变为整桩来检查曲线是否圆顺就是其中之一,现在我把它叙述一遍。
如下图:HZ桩在第28~29测点之间,Hz桩距29点是4米,即HZ=28,60,由于是零桩,第28点和29点的正矢计算很麻烦,当时也没有这么先进,计算曲线必须查系数表,连计算器都没有,在现场怎么办呢?
既然28点和29点的正矢不好算,我就不量你!从第29点退回4米,找到HZ点(我且命名为29’ 下同),从HZ点向直线方向量10米,找到第30’点,之后再从HZ点向曲中方向每10米做出标记,直到YH点+1结束。如测量图中的29’点正矢,就变成整桩的情形,计划正矢应该是六分之一的递增量,现场立马就能算出,以此类推,第28’点的正矢就是1个递增量,27’的正矢就是2个递增量……,因为缓和曲线都是10米的整倍数,到YH桩的时候也是整桩,而且这点的正矢是圆曲线正矢再减去曲线头的正矢,好算极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4-06 19:57
曲线拨道绳正法简易计算
提要:本文针对曲线拨道绳正法在计算上格式多、繁琐,难以掌握的情况,结合现场实际经验,提出一种绳正法的简易计算,提高曲线拨道精确度方便施工。
关键词:曲线、绳正法、正矢
The shengzheng-way’s facility calculation of curvilinear shifting of track
abstract:aiming at the situation which the curve shengzheng-way’s calculational format is multiplicity,complicated and hard to master,with local practical experience,the paper bring forward a facility calculation of the shengzheng-way which can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curvilinear shifting of track and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of construction.
Key Word: Curve shengzheng-way versine
1 前言
采用固定弦长连续测量各点正矢整正曲线的方法,通称“绳正法”,又叫弦线校正曲线法。《曲线拨道绳正简易法》它是利用曲线上某一点向外或向内拨一距离,其相邻两点的正矢影响量为该点拨动量之半距,而方向相反。
曲线拨道简易法是根据曲线上某点拨量对邻点正矢影响一半的规律,用逐步接近试算拨量,直到最后试算后的影响为零或±1mm为止。有人认为,这种方法计算简便,适合于曲线较圆顺,拨量小的曲线,不宜作为计划维修的依据。简易法单纯追求消灭超限,盲目外拨还会造成曲线位置变动及曲线头尾“鹅头”病害。
铁路线路大中专课本上推介的绳正法拨道计算,这类方法繁多,在计算上格式多难记,繁琐难以掌握,计算时间较长难以接受。据知近几年来,我段中专、技校毕业生,能运用到生产实际中的寥寥无几。在职的线路工班长,经过曲线培训班学习后,也没有人使用绳正法、分析法。绳正法计算出来的拨量都较大,在安全上、劳动效率上难以实施。因此寻找一个简易可行,为现场能普遍接受的曲线整正计算方法,是工务部门急需解决的课题。
笔者认为,对简易法产生各种不公的评价,不明朗的认识,还必须从“简易法”本身的现实可行性,计算方式、效果(质量)有一个剖析。同时还应吸取绳正法的优点,加以充实,使曲线整正计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以下笔者介绍一种《曲线拨道绳正法简易计算》,(简称:“简易法”,以下同),并与各位专家共同探讨。
2 简易法的来由与产生
现场工区普遍对曲线拨道,主要对照“曲线正矢检查记录簿”的“现场正矢”栏与“计算正矢”栏误差过大时,根据拨道原理,填写“拨量”而进行拨道,“拨后正矢”栏是推理计算的正矢,而不是现场拨后量得正矢。拨道没有计算表,拨后无复查,仅求曲线方向目视园顺,质量提不高。这是现场最简单不规范的、不认真细致一种拨道方法。
3 简易法计算表简介
填写及计算表格为九栏。计算重点在四、五、六、七栏。第八栏为计算前正矢差,从中能看到曲线连续差及最大最小差值,能鉴定曲线合格与否,更主要是正确引导填写拨量及前后影响的关键位置。第九栏是增加栏,是曲线计算后,现场拨道后,车过验收量取的正矢,(详见《曲线拨道绳正简易法计算表》)。
4 掌握曲线拨道两个基本原则
4.1曲线两端直线方向应保持不变。
要保持曲线两端直线方向不变,但实际不能保证其两端直线不发生平移。曲线两端的正线对曲线的位置起控制作用,其方向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曲线起迄点的位置。因此曲线拨道前应先拨正其两端的直线方向。
4.2曲线两端直线位置应保持不变。
《维规》第3.7.6条规定:缓和曲线与直线连接处不得有反弯或“鹅头”。从理论上讲,这就要求曲线始终点的拨量应为零,但实际往往并不为零。有些简易法计算时,对起终点现场正矢误差较大的进行“调正正矢”,使之拨量为零,在现场实际中是行不通的。
为整治或防止缓和曲线与直线连接处方向反弯或“鹅头”病害。在起终点处向外分别增设-1、-2、-3测点,检查曲线的同时,还应检查-1、-2、-3测点是否有正矢。钢轨作用边量得正矢为“正”数,非作用边量得正矢为“负”数。其数值例入现场正矢一起计算,当正矢大于±2mm以上时,用这种方法计算拨道,决定起终点该拨不该拨,或拨多少,能解决曲线“鹅头”(曲线头尾外扩)甚至使整个曲线变形的实际问题;并能正确指导施工人员对反向曲线较短夹直线的方向拨道定向问题。
5 如何处理好曲线整正中有关几个问题
5.1要求计划正矢总和与现场正矢总和基本相等。
必须改正和克服过去现场简易法计算时忽视“现场正矢总和”及“计划正矢总和”的统计对比,原计划正矢长期使用,与现场正矢误差较大,造成曲线转角发生变化。
同时要注意到原绳正法中对于计划正矢的计算,为求两者之和相等,对圆曲线、缓和曲线计划正矢进行一些处理,出现圆曲线正矢不相同;单曲线中两缓和曲线正矢递增数级差有异。这是绳正法两者之和相等及计算正矢差(栏)质量好的主要原因。由于绳正法的计算模式较多,现场正矢拉绳测量难免产生误差,即产生检测现场正矢与原计划正矢总和不相等的现象较为普遍。在曲线整正计算中,应尽量使之两者总和相等,但确实存在极少误差,对计算质量,对曲线本身,对行车安全轨检车质量不会带来很大影响。
5.2曲线位置、缓长、全长的确定。
曲线位置、缓长、全长正确的确定,对进行曲线计算整正拨量减少及质量有明显提高,相反,会出现大拨量,质量不达标。
⑴曲线的位置、缓长、全长应查阅技术档案为准。其次在现场调查曲线标确定缓和曲线长或曲线全长,如曲线标不准确时,应另行计算。
⑵从单曲线的曲线正矢计算中,在缓和曲线部位,从表“计算前正矢差”栏或“计算后正矢差”栏的数值变化,可看出现场正矢得到重心(即曲线中心)是否与计划正矢的重心一致。如果一侧缓和曲线现场正矢比较差为“正”数,另一侧缓和曲线现场正矢比较差为“负”数,曲线中心就纵移走位了。如果一时难于查证或用仪器测量有困难时,可通过计算,使大于2m以上的曲线纵移走位近拟地恢复原位。
6 近拟计算法:
方法一:从表中“计算前正矢差”栏进行预算曲线需移位量:
6.1曲线正矢平均偏差值=÷缓和曲线段数
6.2递增数÷10×移动量(m)=曲线正矢平均偏差值
方法二:由于曲线计算,安排新计划正矢,在“计算后正矢差”栏内就明显看到曲线正矢平均偏差值,即可计算曲线需移位量,较为方便、简单、准确,但还需到现场重新定测点,检查正矢重新计算了。
递增数÷10×移动量(m)=曲线正矢平均偏差值
6.3曲线简易法整正计算质量的基本要求
不管用什么整正计算方法,都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⑴曲线头尾无反弯或“鹅头”现象。
⑵保持曲线两端头尾直线方向位置不变。
⑶计算质量应以全曲线比较差不大于3mm,连续差之差不大于3mm。
⑷计算的拨量,不得大于《维规》或局标有关规定。
笔者在近几年深入现场,检查了本单位线路曲线83个,并参照采用简易法计算,遵照上述有关要求,确保计算质量,全部曲线拨量均不大于30mm。结合种桩拨道施工,使线路质量大有提高。
提要:本文针对曲线拨道绳正法在计算上格式多、繁琐,难以掌握的情况,结合现场实际经验,提出一种绳正法的简易计算,提高曲线拨道精确度方便施工。
关键词:曲线、绳正法、正矢
The shengzheng-way’s facility calculation of curvilinear shifting of track
abstract:aiming at the situation which the curve shengzheng-way’s calculational format is multiplicity,complicated and hard to master,with local practical experience,the paper bring forward a facility calculation of the shengzheng-way which can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curvilinear shifting of track and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of construction.
Key Word: Curve shengzheng-way versine
1 前言
采用固定弦长连续测量各点正矢整正曲线的方法,通称“绳正法”,又叫弦线校正曲线法。《曲线拨道绳正简易法》它是利用曲线上某一点向外或向内拨一距离,其相邻两点的正矢影响量为该点拨动量之半距,而方向相反。
曲线拨道简易法是根据曲线上某点拨量对邻点正矢影响一半的规律,用逐步接近试算拨量,直到最后试算后的影响为零或±1mm为止。有人认为,这种方法计算简便,适合于曲线较圆顺,拨量小的曲线,不宜作为计划维修的依据。简易法单纯追求消灭超限,盲目外拨还会造成曲线位置变动及曲线头尾“鹅头”病害。
铁路线路大中专课本上推介的绳正法拨道计算,这类方法繁多,在计算上格式多难记,繁琐难以掌握,计算时间较长难以接受。据知近几年来,我段中专、技校毕业生,能运用到生产实际中的寥寥无几。在职的线路工班长,经过曲线培训班学习后,也没有人使用绳正法、分析法。绳正法计算出来的拨量都较大,在安全上、劳动效率上难以实施。因此寻找一个简易可行,为现场能普遍接受的曲线整正计算方法,是工务部门急需解决的课题。
笔者认为,对简易法产生各种不公的评价,不明朗的认识,还必须从“简易法”本身的现实可行性,计算方式、效果(质量)有一个剖析。同时还应吸取绳正法的优点,加以充实,使曲线整正计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以下笔者介绍一种《曲线拨道绳正法简易计算》,(简称:“简易法”,以下同),并与各位专家共同探讨。
2 简易法的来由与产生
现场工区普遍对曲线拨道,主要对照“曲线正矢检查记录簿”的“现场正矢”栏与“计算正矢”栏误差过大时,根据拨道原理,填写“拨量”而进行拨道,“拨后正矢”栏是推理计算的正矢,而不是现场拨后量得正矢。拨道没有计算表,拨后无复查,仅求曲线方向目视园顺,质量提不高。这是现场最简单不规范的、不认真细致一种拨道方法。
3 简易法计算表简介
填写及计算表格为九栏。计算重点在四、五、六、七栏。第八栏为计算前正矢差,从中能看到曲线连续差及最大最小差值,能鉴定曲线合格与否,更主要是正确引导填写拨量及前后影响的关键位置。第九栏是增加栏,是曲线计算后,现场拨道后,车过验收量取的正矢,(详见《曲线拨道绳正简易法计算表》)。
4 掌握曲线拨道两个基本原则
4.1曲线两端直线方向应保持不变。
要保持曲线两端直线方向不变,但实际不能保证其两端直线不发生平移。曲线两端的正线对曲线的位置起控制作用,其方向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曲线起迄点的位置。因此曲线拨道前应先拨正其两端的直线方向。
4.2曲线两端直线位置应保持不变。
《维规》第3.7.6条规定:缓和曲线与直线连接处不得有反弯或“鹅头”。从理论上讲,这就要求曲线始终点的拨量应为零,但实际往往并不为零。有些简易法计算时,对起终点现场正矢误差较大的进行“调正正矢”,使之拨量为零,在现场实际中是行不通的。
为整治或防止缓和曲线与直线连接处方向反弯或“鹅头”病害。在起终点处向外分别增设-1、-2、-3测点,检查曲线的同时,还应检查-1、-2、-3测点是否有正矢。钢轨作用边量得正矢为“正”数,非作用边量得正矢为“负”数。其数值例入现场正矢一起计算,当正矢大于±2mm以上时,用这种方法计算拨道,决定起终点该拨不该拨,或拨多少,能解决曲线“鹅头”(曲线头尾外扩)甚至使整个曲线变形的实际问题;并能正确指导施工人员对反向曲线较短夹直线的方向拨道定向问题。
5 如何处理好曲线整正中有关几个问题
5.1要求计划正矢总和与现场正矢总和基本相等。
必须改正和克服过去现场简易法计算时忽视“现场正矢总和”及“计划正矢总和”的统计对比,原计划正矢长期使用,与现场正矢误差较大,造成曲线转角发生变化。
同时要注意到原绳正法中对于计划正矢的计算,为求两者之和相等,对圆曲线、缓和曲线计划正矢进行一些处理,出现圆曲线正矢不相同;单曲线中两缓和曲线正矢递增数级差有异。这是绳正法两者之和相等及计算正矢差(栏)质量好的主要原因。由于绳正法的计算模式较多,现场正矢拉绳测量难免产生误差,即产生检测现场正矢与原计划正矢总和不相等的现象较为普遍。在曲线整正计算中,应尽量使之两者总和相等,但确实存在极少误差,对计算质量,对曲线本身,对行车安全轨检车质量不会带来很大影响。
5.2曲线位置、缓长、全长的确定。
曲线位置、缓长、全长正确的确定,对进行曲线计算整正拨量减少及质量有明显提高,相反,会出现大拨量,质量不达标。
⑴曲线的位置、缓长、全长应查阅技术档案为准。其次在现场调查曲线标确定缓和曲线长或曲线全长,如曲线标不准确时,应另行计算。
⑵从单曲线的曲线正矢计算中,在缓和曲线部位,从表“计算前正矢差”栏或“计算后正矢差”栏的数值变化,可看出现场正矢得到重心(即曲线中心)是否与计划正矢的重心一致。如果一侧缓和曲线现场正矢比较差为“正”数,另一侧缓和曲线现场正矢比较差为“负”数,曲线中心就纵移走位了。如果一时难于查证或用仪器测量有困难时,可通过计算,使大于2m以上的曲线纵移走位近拟地恢复原位。
6 近拟计算法:
方法一:从表中“计算前正矢差”栏进行预算曲线需移位量:
6.1曲线正矢平均偏差值=÷缓和曲线段数
6.2递增数÷10×移动量(m)=曲线正矢平均偏差值
方法二:由于曲线计算,安排新计划正矢,在“计算后正矢差”栏内就明显看到曲线正矢平均偏差值,即可计算曲线需移位量,较为方便、简单、准确,但还需到现场重新定测点,检查正矢重新计算了。
递增数÷10×移动量(m)=曲线正矢平均偏差值
6.3曲线简易法整正计算质量的基本要求
不管用什么整正计算方法,都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⑴曲线头尾无反弯或“鹅头”现象。
⑵保持曲线两端头尾直线方向位置不变。
⑶计算质量应以全曲线比较差不大于3mm,连续差之差不大于3mm。
⑷计算的拨量,不得大于《维规》或局标有关规定。
笔者在近几年深入现场,检查了本单位线路曲线83个,并参照采用简易法计算,遵照上述有关要求,确保计算质量,全部曲线拨量均不大于30mm。结合种桩拨道施工,使线路质量大有提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