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陈王惜时宴平乐,中的陈王指的是谁?拜托了各位 谢谢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5 23:08
  • 提问者网友:别再叽里呱啦
  • 2021-01-05 12:02
陈王惜时宴平乐,中的陈王指的是谁?拜托了各位 谢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01-05 12:36
陈王:即曹植,曾被封为陈王。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此为借乐府古题抒发抑郁悲愤的心情。 诗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暮成雪”,第二部分从“人生得意”——结束。 诗的第一部分。首先用两组排比句起兴。一开始写时间易逝,用一泻千里、奔流到海的黄河作比,写时光的流逝,一去不返,并以黄河的永恒伟大衬出人的渺小。整句气势博大,感情奔放,悲秋用豪放来写,在古今诗人中是不多见的。接下来写人生易老,用“朝”“暮”极言时间之短,“青丝”变“雪”言变化之快,也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可见诗人悲愁之深。诗人用比兴的手法,一开头就把人人都能经历、目睹的自然现象的变化加以概括,并浅显地道出抽象的人生哲理。诗的两句均用“君不见”呼告语出之,增强了感情力量。 诗的第二部分。“人生”两句,表面看是消极、颓废,劝人及时行乐,然而在字里行间,蕴藏着诗人的苦闷和摆脱、挣扎。“天生”至“留其名”主要申述饮酒作乐的动机和原因。(一)借酒醉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天生我材必有用”固然对自己的才华充满自信、自负和自豪,而更多的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不能有所建树的悲愤。(二)借酒醉傲视王侯的功名富贵。既然诗人坚信自己会有所作为,何不为未来举杯痛饮,“千金散尽”也在所不惜。“千金散尽”表现轻财好施的游侠思想,也表现“富贵与我如浮云”的思想,还表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佯醉佯狂可以蔑视天子,王侯就更不在他的话下了。“千金散尽”是何等豪气!(三)借酒醉蔑视古代圣贤,这种思想李白也是一贯的。从“陈王”至结束,阐明饮酒的本意是借酒销愁。紧承“惟有饮者留其名”,举出陈思王。历史上酒徒之多不胜枚举,何以偏举“陈王”?这不仅陈思王曹植“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曹植《名都篇》),饮酒享有美名,而且更多的是曹植在曹丕、曹睿两朝备受猜忌,满怀才情,却郁郁不得志。天下不得意的人心都是相通的,李白写陈王正是寄寓了自己的不平。诗篇最后六句一气呵成,“主人何为言钱少”和以宝马珍裘换取美酒的豪情与前面的“千金散尽”相呼应,具体写出对功名富贵的蔑视,并点出饮酒的本意是销愁,把酒和愁连在了一起。这愁不仅是个人的失意之愁,也是宇宙人生的万古之愁。结尾又与开篇相关合。 诗的题材,感慨人生无常,有绝望、忧愁,甚至有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但还有挣扎、抗议,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功名富贵的蔑视,而且把这种情感表现得非常强烈,诗人的狂放豪迈的形象呼之欲出。 这是一篇浪漫主义的杰作。把愁放在豪放中写,给人的感觉是豪迈、自信,其次是失意、哀愁。诗人把个人的哀愁至于整个宇宙之中,销的是万古之愁,显示了何等的魄力。诗的主题虽写愁,但表面却写一个“乐”字,句句是豪饮、高歌,把“愁”隐藏得很深,一直到最后才点出,使感情显得更激越而深沉,令人回肠荡气。诗运用大胆的夸张,“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加强了诗的气势和力量。语言以七言为主 ,又参差不齐,句式随着感情的起伏而变化,体现了李白诗奔放飘逸的特点。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