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佛教中的“无我”?
答案:6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8 04:28
- 提问者网友:呐年旧曙光
- 2021-01-07 16:12
怎样理解佛教中的“无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世
- 2021-01-07 17:09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我们晚上睡觉都做梦,梦里都很真实,仿佛身临其境,梦“醒”以后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可我们是真醒了吗?其实并没有。梦中梦 十法界 除佛外 都在做梦 只是程度有深浅 畜生梦最重 菩萨梦最轻 (十法界;佛 菩萨 缘觉 声闻 天人 阿修罗 人 地狱 饿鬼 畜生)做梦就是迷在其中 如果能做到无以上四相 就是佛 ,佛即觉悟的意思 我相:即是我执,也就是执着于眼前的"我"是真有,其实眼前的自己是假的,真我是自性,是真如,是不生不灭的。如果“我”是真的,那父母未生之前那个我在哪里?百年之后的我又到哪里了?人为什么有个思想要占有? 人相即是我相的对立面 人人都对自己好,对他人不好,好东西给自己 坏的给别人 其实自己和他人是一体的,就如释迦摩尼佛说的因陀罗网 每个人都是依靠其他人的辉映才存在的 自他无别 对别人好其实就是对自己好!当然这需要大智慧才能认证。众生不但指所有人类,动物 ,细菌,也凡指一切有思想的生灵 包括地狱 饿鬼 天龙八部 人非人 等等 寿者相即现在讲的时空,包括过去 现在 未来, 四方,四维,和上下 共十 方 在生活中;如果能够不让念头固化(念头固化即执着,执着即生六道轮回),如果能够认清念头的空性,让所有的念头在生起时即自我消融,就像飞鸟掠过天空,不留一点痕迹,在不可动摇的宁静中保持自由 安适,在八万四千法门中,选择一门深入,精进 就可以出六道轮回 到时就像章嘉大师言;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一切物质现象在你眼前都不复存在了 六道轮回也没有了 证果了 开悟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01-07 20:19
就是放下以自己为中心的观念,心上不能有自己,因为有自己就是有自私自利的念头,自己本具的智慧会被自私自利的习气所蒙蔽,无法正确把握住客观的事实,从而看错、想错、做错,看错、想错、做错的结果就是业,有业因就会有果报,会生烦恼。因此佛法教我们放下,放下自己就放下了对立的观念(边见),没有了我的念头,也就没有别人(有人我之分,说明还有我),就能将自己的心量放大得与宇宙虚空一样广阔,无众生(众生并不是指所有的人,而是所有有情众生和无情的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即无空间,无寿者即无时间(寿命代表时间),时间空间也是我们执着产生的假象。
- 2楼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1-07 18:52
佛说无我,是实相。是对治烦恼的根源我执。一般人只是自然我执,若推求我的相貌,则有外道和哲学家提出的“我”-常,一,主宰,自成。这都是我的相貌,失去此四相,我执便瓦解。我执破除,便得解脱。
因此,佛教中用止观修行来如实观察,清除我执的成见而见证真理。在一切法,色受想行识中观察,都是因缘相依相待,刹那转变的,没有常一主宰自成的东西,这就是否认了“我”,而达到无我。无我并不是忘我,那只是一般相似说法,佛教其实是智慧,而不是遗忘忽略,也就不是忘我,而是从观察中确认无我,生起无执着的智慧。
要理解法义,就需要学习,把无我的教义搞清楚,并在止观中实践。只有在教理上清晰,止观中实践,才可以更清晰的观察无我而达致涅磐。这样,在生活中,处处可以关照无我,无常,以无执着的心行一切善法,就是实践了。
所以,你问经中所说“无我”如何在实际生活运用。就是先有理论的基础,指导实践,然后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这样的次第。
因此,佛教中用止观修行来如实观察,清除我执的成见而见证真理。在一切法,色受想行识中观察,都是因缘相依相待,刹那转变的,没有常一主宰自成的东西,这就是否认了“我”,而达到无我。无我并不是忘我,那只是一般相似说法,佛教其实是智慧,而不是遗忘忽略,也就不是忘我,而是从观察中确认无我,生起无执着的智慧。
要理解法义,就需要学习,把无我的教义搞清楚,并在止观中实践。只有在教理上清晰,止观中实践,才可以更清晰的观察无我而达致涅磐。这样,在生活中,处处可以关照无我,无常,以无执着的心行一切善法,就是实践了。
所以,你问经中所说“无我”如何在实际生活运用。就是先有理论的基础,指导实践,然后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这样的次第。
- 3楼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1-07 18:30
以下内容摘自赵朴初老居士《佛教常识答问》,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离有情义’、‘依他起义’和‘无动作义’,都是说明无我的道理的。
‘有情’的巴厘语是‘萨埵’(Satta),人和一切有情感的生物都叫做有情。
婆罗门教和其他各派主张一切有情都有一个常住的(固定不变地存在的)、起主宰作用的自我(Atta,意义与‘灵魂’相当)。
缘起论则认为所谓‘有情’,无非是种种物质和精神的要素的聚合体。从身体的组织来说,有情是由于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六种元素)所构成的,依借前五大而有身体的机关及其作用—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暖气,风为呼吸,空为种种的空隙;依借后一大(识)而表现种种的精神活动。
再从心理的要素来说,有情的组织分为色R[pa、受Vedanq、想Sa``q行Sankhqra、识Vi``qza五蕴。蕴(Khandha)就是堆,把种种不同的现象分类,每类做为一堆,这就是蕴。
简单地解释,‘色’就是各种物质,眼、耳、鼻、舌、身五根(根就是人生的感觉器官)和色、声、香、味、触五境(境就是感觉物件)等都属于色。
受、想、行、识四蕴包括重要的精神要素:受是感觉(感觉苦、乐或不苦不乐等);想是印象(摄取事物的相貌,知道是青、黄、赤、白,是长、短、方、圆,是苦是乐等);行是思维(思维是推动身心活动的力量,所以叫做行);识是了别(对于所认识的物件,予以判断和推理)。
佛教根据以上两方面的分析,说明有情不是固定的单一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的聚合体,而任何要素又是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著的,所以找不到一个固定的独立的‘有情’在支配著身心,也就是找不到‘我’的存在。
这便是无我的简单解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离有情义’、‘依他起义’和‘无动作义’,都是说明无我的道理的。
‘有情’的巴厘语是‘萨埵’(Satta),人和一切有情感的生物都叫做有情。
婆罗门教和其他各派主张一切有情都有一个常住的(固定不变地存在的)、起主宰作用的自我(Atta,意义与‘灵魂’相当)。
缘起论则认为所谓‘有情’,无非是种种物质和精神的要素的聚合体。从身体的组织来说,有情是由于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六种元素)所构成的,依借前五大而有身体的机关及其作用—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暖气,风为呼吸,空为种种的空隙;依借后一大(识)而表现种种的精神活动。
再从心理的要素来说,有情的组织分为色R[pa、受Vedanq、想Sa``q行Sankhqra、识Vi``qza五蕴。蕴(Khandha)就是堆,把种种不同的现象分类,每类做为一堆,这就是蕴。
简单地解释,‘色’就是各种物质,眼、耳、鼻、舌、身五根(根就是人生的感觉器官)和色、声、香、味、触五境(境就是感觉物件)等都属于色。
受、想、行、识四蕴包括重要的精神要素:受是感觉(感觉苦、乐或不苦不乐等);想是印象(摄取事物的相貌,知道是青、黄、赤、白,是长、短、方、圆,是苦是乐等);行是思维(思维是推动身心活动的力量,所以叫做行);识是了别(对于所认识的物件,予以判断和推理)。
佛教根据以上两方面的分析,说明有情不是固定的单一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的聚合体,而任何要素又是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著的,所以找不到一个固定的独立的‘有情’在支配著身心,也就是找不到‘我’的存在。
这便是无我的简单解释。
- 4楼网友:污到你湿
- 2021-01-07 18:23
无我,小乘佛教是从,“缘起”的角度去理解的。
无我,大乘佛教是从,“性空”的角度去理解的。
合在一起叫做:缘起性空。
无我,大乘佛教是从,“性空”的角度去理解的。
合在一起叫做:缘起性空。
- 5楼网友:逃夭
- 2021-01-07 17:15
从究竟法来看,我人众生都是概念,究竟上并没有我人众生,只是因缘相续的名色法。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通过修行,可以见到这个物质世界的最小组成单位,可以见到前世及来生,见证轮回,通过自己亲证亲见,达到解脱,具体阐述如下:
佛教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及精神现象组成,物质叫做色法,精神现象叫做名法。在具备禅定或近行定的定力的基础上,修习四界分别观,之后在四界透明体当中,可以见到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单位:色聚。色聚是不断在生生灭灭的,有透明及不透明的两类色聚。通过智慧之光观照色聚,会发现组成色聚的8-10种究竟色法,这就是物质世界的组成方式。
在照见物质组成后,通过修习名法,照见名法是由心、心所构成,心及心所都是不断在生灭的,而且速度非常之快,每秒钟有上亿个心及心所生起又灭去,你会发现名法生灭的速度是色法的十七倍。
通过这样的修行,发现世界是由不断生灭的名色法组成,发现世界上根本没有我、灵魂这样的不变的东西,因此破除了心中的我及灵魂等邪见。然后再通过修习寻找名色法生起的原因,会发现名色法相续生起的原因是由于贪爱、爱。通过修习追溯名色法生起的原因,可以照见前世,通过追查名色法相续,可以照见名色法在将来的发展以及灭去的时刻,这样可以照见来生。因此破除了对轮回的疑惑,破除了对佛法的疑惑。
这是佛法慧学十六观智的前两个阶段:名色分别智、缘摄受智。
详细的十六观智的描述可以自己看《清净道论》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通过修行,可以见到这个物质世界的最小组成单位,可以见到前世及来生,见证轮回,通过自己亲证亲见,达到解脱,具体阐述如下:
佛教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及精神现象组成,物质叫做色法,精神现象叫做名法。在具备禅定或近行定的定力的基础上,修习四界分别观,之后在四界透明体当中,可以见到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单位:色聚。色聚是不断在生生灭灭的,有透明及不透明的两类色聚。通过智慧之光观照色聚,会发现组成色聚的8-10种究竟色法,这就是物质世界的组成方式。
在照见物质组成后,通过修习名法,照见名法是由心、心所构成,心及心所都是不断在生灭的,而且速度非常之快,每秒钟有上亿个心及心所生起又灭去,你会发现名法生灭的速度是色法的十七倍。
通过这样的修行,发现世界是由不断生灭的名色法组成,发现世界上根本没有我、灵魂这样的不变的东西,因此破除了心中的我及灵魂等邪见。然后再通过修习寻找名色法生起的原因,会发现名色法相续生起的原因是由于贪爱、爱。通过修习追溯名色法生起的原因,可以照见前世,通过追查名色法相续,可以照见名色法在将来的发展以及灭去的时刻,这样可以照见来生。因此破除了对轮回的疑惑,破除了对佛法的疑惑。
这是佛法慧学十六观智的前两个阶段:名色分别智、缘摄受智。
详细的十六观智的描述可以自己看《清净道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