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出现将会对地球有何影响?
- 提问者网友:杀生予夺
- 2021-05-06 20:15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掌灯师
- 2021-05-06 21:14
天坑的成因 天坑的成因大多分两种,大多是塌陷型(广西乐业天坑群等),罕见的是冲蚀型(重庆武隆后坪冲蚀 天坑天坑群等) 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时具备六个条件: 一是石灰岩层要厚。只有足够厚的岩层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 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是包气带(含气体的岩层)的厚度要大。 四是降雨量要大,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足以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 五是岩层要平。从天坑四周的绝壁看就会发现,岩层与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层层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样,只有这样的岩层才能垮塌。 六是地壳要突起。地壳的运动就会给岩层的垮塌提供动力。 直至2010年,已经被确认的天坑达78个,其中2/3分布在美国,当然关于天坑的考察、认定和争论尚未停止。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分布很广,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0%,中国喀斯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主要分布于南方的贵州、广西、重庆、四川、云南,湖北等省区,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区,但喀斯特这个术语诞生于斯洛文尼亚。
我国还有多地近日惊现“天坑”,大邑“天坑”,初步判定是由于常年抽采地下水,使砂卵石层中的细粒砂逐渐被地下水带走,从而致使砂卵石层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形成架空结构,后在地下水位变化及自重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塌陷,致使地面下陷。
崇州“天坑”,初步判定是由于其附近曾进行过地震物探勘探,在冲击钻探及爆破振动影响下,卵砾石层变疏松,形成架空结构。随着灌溉水不断渗入,在地下水位变化及自重作用下发生的塌陷。大邑和崇州两处‘天坑’,并非如村民们所传的地震前兆,这是属于正常的地质现象。
①物理风化作用。主要包括温度变化引起的岩石胀缩、岩石裂隙中水的冻结和盐类结晶引起的撑胀、岩石因荷载解除引起的膨胀等。
②化学风化作用。包括:水对岩石的溶解作用;矿物吸收水分形成新的含水矿物,从而引起岩石膨胀崩解的水化作用;矿物与水反应分解为新矿物的水解作用;岩石因受空气或水中游离氧作用而致破坏的氧化作用。
③生物风化作用。包括动物和植物对岩石的破坏,其对岩石的机械破坏亦属物理风化作用,其尸体分解对岩石的侵蚀亦属化学风化作用。
至此,我怀疑:
1.发生温度变化的并不只是外部因素,所谓的人为只是一小部分,真正改变的是地球内部的温度,只有这样解释才能说明温度对岩石的影响,,也只有这样解释,才能说明如此广泛的天坑出现的原因,这也是我的主要观点;
2.千百年来,地球上有旱有涝,如前文所说,也出现过许多“天坑”,水对岩石的溶解,是可以解释通的,但是天下哪里不下雨,哪里又出现过崩塌呢?二者相对照便知道这也不是主要原因了;
3.动植物尸体的分解腐化对岩石的影响,现在看来这是影响最小的原因了,因为超大型的动植物的数量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是不敢恭维的,谁会相信一只小猫小狗就会导致直径六七十米的地面崩塌呢?
- 1楼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05-06 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