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有丝分裂和减速第二次分裂怎么区别呢?

答案:3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9 23:08
  • 提问者网友:寂寞梧桐
  • 2021-03-09 01:23
还有图又要怎么区别?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封刀令
  • 2021-03-09 02:58
首先区分是前、中、后、末中的哪个时期: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位置上;后期染色体被纺锤体牵引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向内凹陷(动物细胞)或者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植物细胞)。
1、区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
看是否有同源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就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就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如果有同源染色体但是又不发生联会,就是有丝分裂前期。
2、区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位置上):
同上(看是否有同源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就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就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如果有同源染色体但是又不发生联会,就是有丝分裂中期。)
3、区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后期(后期染色体被纺锤体牵引移向细胞两极):
看着丝点有没有分裂:如果着丝点没有分裂,就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如果着丝点分裂,就要看细胞的同一极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就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有同源染色体的就是有丝分裂后期。
4、区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末期(常出现的是细胞像“花生”的末期细胞,“花生”大小不均等的就是减数分裂末期的卵母细胞):
同上(看着丝点有没有分裂:如果着丝点没有分裂,就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如果着丝点分裂,就要看细胞的同一极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就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有同源染色体的就是有丝分裂末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鸦
  • 2021-03-09 05:19
区别:是否有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几乎一样的2条) 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 2楼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03-09 03:56
有丝分裂遗传学中的作用:mitosis真核生物体细胞分裂的一般过程,包括染色质凝集为可见的丝状染色体和复制的染色单体的分离,从而产生两个染色体数和遗传性相同的子细胞核.通常分为g1期,s期,g2期,m期四个阶段. 意义:先是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两个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的子细胞提供了基础。其次是复制后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两个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对细胞质来说,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虽然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也能复制、增殖数量。但是它们原先在细胞质中分布是不恒定的,因而在细胞分裂时它们是随机而不均等地分配到两个细胞中去。由此可见,任何由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所决定的遗传表现,是不可能与染色体所决定的遗传表现具有同样的规律性。这种均等方式的有丝分裂既维持了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也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植物采用无性繁殖所获得的后代能保持其母本的遗传性状,就在于它们是通过有丝分裂而产生的。 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中的作用:在生物的生活周期中,减数分裂是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必要阶段。这一分裂方式包括两次分裂,其中第二次分裂与一般有丝分裂基本相似;主要是第一次分裂是减数的,与有丝分裂相比具有明显的区别. 意义:首先,减数分裂时核内染色体严格按照一定规律变化,最后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雄性细胞,但遗传物质只进行了一次复制,因此,各雌雄性细胞只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这样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从而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其次,各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期i排列在赤道板上,然后分别向两极拉开,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时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例如,水稻n=12,其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数既为212 =4096。这说明各个细胞之间在染色体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不仅如此,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差异的复杂性。因而为生物的变异提供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及进化,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可以参考刘祖洞的遗传学!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