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甚么热空气(热量、压强小于冷空气)往上走,而海拔高的地方凡而气温更低?
本人初中生,另希望结合温室效应(CO2)谈谈,
为甚么热空气(热量、压强小于冷空气)往上走,而海拔高的地方凡而气温更低?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6-08 02:41
- 提问者网友:嘚啵嘚啵
- 2021-06-07 17:36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6-07 17:48
准确地说:
1 因为气压低,空气稀薄.海拔高的地区的大气保温较差,导致热量大量散失
2 海拔高的地方,云层少,晚上对地面的逆辐射作用弱,温度低
由于海拔高,白天吸收地面辐射少,因为,随海拔的升高温度越低,
3 大气的温度主要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白天,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就少,温度低;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温度低.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在对流层内,海拔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
通俗地说:
我们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并不是直接来源于太阳的热量,而是来源于大地上空的空气,大地吸收了太阳的热量,向周围的空气中散发,因此,空气是自下而上逐渐变暖的.所以,山越高,得到大气中的热量越少,自然温度就越低;另外,山越高,空气愈稀薄,保存的热量也越少.因此,我们登上离太阳较近的高山时,感觉到不是太热,而是太冷.
所以海拔高的地方比海拔低的地方气温低.
决定气压的是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气温越高,分子扩散运动越剧烈,动能越大,气压也就越大
高低大气压与空气温度的关系
大气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吹向气压低的地方,从而在地球上形成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
(1)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及其两侧,是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地带,这里受太阳光热最多,地面增温也高,接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带一赤道低气压带.
(2)副热带高气压带:由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的气流,由于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空气渐重,在距地面4-8公里处大量聚集,转向南北方向扩散运动,同时还受重力影响,故气流边前进,边下沉,各在南北纬30°附近沉到近地面,使低空空气增多,气压升高,形成了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它是因为空气聚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属暖性高压.
(3)极地高气压带:在地球南北两极及其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这里的太阳高度角最小,接受的太阳光热也最少,终年低温,空气冷重下沉,地面空气多,气压较高,形成南北两个极地高气压带,它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
为了区别以上两个高压,需要指出在一般条件下,气温高的地方,因近地面大气受热膨胀,到高空堆积起来,使高空空气密度增大,那里的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围的气压都高,形成高气压,于是空气便从高气压向周围气压低的地方扩散,这样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质量就减少了,地面上随承受的压力就减低,形成低气压;气温低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这是周围的空气就会来补充,使气温低的地方空气柱的大气质量增多,地面气压因而增高,成为高气压.所以近地面空气受热,气压下降,空气冷却,气压升高.高空气压的高低与地面气压经常是相反的.因为气温高的地方,空气上升后在高空堆积,密度增大,形成高压;气温低的地方,空气下降后,在高空密度减小形成低压.这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空气中的高压和低压.
(4)副极地低气压带:这个气压带在南北纬60°附近,由于这个地带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是一个相对的低压带.
这样,在假设不自转的地球上,就形成了上述的七个气压带.
大气压的变化跟高度有关.大气压是由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层就越薄,那里的大气压就应该越小.不过,由于跟大气层受到的重力有关的空气密度随高度变化不均匀,因此大气压随高度减小也是不均匀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