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求 刘琨《重赠卢谌》 原文、翻译、赏析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3 16:07
  • 提问者网友:难遇难求
  • 2021-02-03 06:25
求 刘琨《重赠卢谌》 原文、翻译、赏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甚了了
  • 2021-02-03 07:18
刘琨《重赠卢谌》 西晋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
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
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
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仇。
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
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浮云。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輈。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译文
胸中的才德似悬黎玉璧,名门出身如荆山产的美玉。那个文王的知遇贤臣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393461姜尚,从前不过是渭水边一个钓鱼的老人。为什么邓禹不远千里奋起追随光武帝,知刘秀识贤才从南阳渡黄河直奔邺城投明主。白登山困高祖陈平用奇计解围,鸿门宴杀刘邦张良施筹谋脱险。重耳流亡时多亏了五位贤臣相助,小白用管仲做丞相不计较射钩前嫌。假如能像晋文齐桓兴王室襄夷狄建功业,谁还会计较同党还是仇敌?半夜里拍着枕头感慨叹息,希望我们能像上述诸人一样建功立业。也许是我早已衰老经不住打击,为什么久久地梦不见周公先贤。谁说是圣人通达不拘于小的礼节,乐天知命而不会忧郁?当西狩获麟时仲尼感伤不合时宜,对奇兽孔子摸着眼泪涕泣。功业还没有来得及建立,人就像夕阳一样将要落下山去,时光不会停滞不前等待我们完成事业,它消失的如浮云飘过一样迅疾。红熟的果子在凛冽的寒风中坠地,繁茂的花儿在霜降的秋天里飘落。世途险恶在狭路上翻了车辆,折断了车辕惊骇了驾车的宝马。怎么也不会想到百炼的钢铁梁子,如今变成可以在指头上缠绕的柔丝。
 “惟彼太公望”以下十二句是第二节。前面十句,列举了几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其中有姜尚和邓禹,前者原是渭水边的钓叟,后来遇上周文王,终能灭商兴周;后者是东汉的开国功臣,曾从故乡南阳(今河南南阳)徒步千里,到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追上汉光武帝,要求自效才力。这几位君臣相与之间,都情意契合,同心共事。这几句,是暗示自己和卢谌之间,也有此种关系。又有在鸿门宴中使刘邦避开暗算的留侯张良和后来在白登使刘邦脱出匈奴重围的曲逆侯陈平,他们都能在危难之际施行智计,保主脱险。作者用此二典,自然是暗示卢谌要效法前贤,救助自己。《晋书》本传说:“琨诗托意非常,摅畅幽愤,远想张、陈,感鸿门、白登之事,用以激谌。”正是指此。再有春秋时的齐桓公在兄弟争位中,曾被其兄公子纠手下的管仲射中带钩,后来得位,竟任管仲为相,完成霸业。晋文公重耳出亡在外,有狐偃、赵衰等五贤追随,后文公入主晋国,得五人襄助,遂称霸诸侯。管仲是讐,五贤是党(相亲的人),只要有才智,均可委以心腹。这几句是暗示卢谌把这意思透露给段匹磾,以图释嫌报国。总之,这里列数诸人,用意都是深婉的。这一段所用句法,也富有变化。先是两句写一人;其次一句写一人;进而在四句中以两句分写党、讐,又以两句总写二伯(通“霸”)。这样就避免了重复、呆板,收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末二句感念这几位贤君良臣,以至于中夜兴叹,想起之于地下,与之共游。——这自然也是对卢谌的暗示与期望。
  “吾衰久矣夫”以下十句是第三节。先以两句说明自感衰损已久,往日有所希冀,现在都告落空,真有如孔子所慨叹的“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一样。以下四句以两句成一意作问,继用两句作答。意思说:谁说圣者达节知份、乐天知命而不忧呢?孔子不也曾因为鲁哀公西狩时捕获麒麟而悲痛流泪吗?(见《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自问自答,表明自己处在当前境地中,自不能免于怆然自伤。自伤的是:功业未建,而时不我待,流逝如浮云。这是抒发自己内心的实感,也是隐隐勖勉卢谌应引以为鉴,能及时有为,早建功业。
  结尾六句,四句用比喻说明自己遭逢挫败和艰险,有如繁花、朱实遭受秋气、劲风的摧残,也像张着华丽篷盖的马车在狭路倾倒,车辕给惊马摧折。后二句诗人追念既往,少有“俊朗”之目,且“以雄豪著名”,也曾几历兵戎(见《晋书》本传),自信具有百炼之金那样坚刚(应劭《汉官仪》:“金取坚刚,百炼不耗”);自己也没料到,而今竟变得柔可绕指了!两句今昔相形,戛然而止,真可令人感到他的穷窘之痛,失路之悲,已到了“气结不能言”的地步了!
  本诗通篇隐约,含蓄,多用典故来比喻,暗示,这是心怀幽愤、身在拘囚中仅可采取的手法,然而诗意却如暗峡流水,委婉曲折,显示出作者的苦心,也可见他的文学修养(他年轻时“文咏颇为当时所许”)。
  篇中多用帝王、圣人的事,似有不伦;用孔子泣麟的典故时,又一事两用,刘勰曾评为“重出”,是“对句之骈枝”(《文心·丽辞》)。但这都是由于处于困境,愤慨满胸,因气使词,不暇推敲所致,并无损于本诗之为名篇。

本诗极力铺陈,篇目点题,寓意双关,以实带虚,以史咏怀,意旨贴切,语意慷慨,抒情悲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