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文化经典考查。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14:20
  • 提问者网友:不要迷恋哥
  • 2021-12-23 11:10

文化经典考查。(6分)

阅读以下《论语》片段,完成文后题目。

子贡问政①。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②,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12.7)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贡向孔子提出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孔子认为政治上的大政主要有三件: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为政者得到老百姓信任。

B.孔子强调,治理管理国家最要紧的是取信于民,体现了民本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C.在孔子看来,人是要死的,粮食不够,国家还能继续存在,如果百姓不信任统治者了,那么国家就会完蛋。

D.孔子的这些话让我们知道,统治者要考虑人民的利益,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否则国家将无法得以存续。

2.阅读下面语句,结合上面选段,请谈谈你对“信”的认识。(3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2.22)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安江南
  • 2021-12-23 12:32
【答案】

1.C

2.孔子认为,“信”是治理国家、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作为统治者,应取信于民,国家才能存续;作为普通人,应取信于他人,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解析】

1.“人是要死的,粮食不够,国家还能继续存在”错,应是“去掉粮食。因为,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

2.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在《子张》、《阳货》、《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12-23 13:05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