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后代尧帝姓什么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0 03:47
- 提问者网友:爱了却不能说
- 2021-03-20 00:35
唐尧后代尧帝姓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03-20 01:53
问题一:尧的后代姓什么 据史料记载,尧的子孙后代形成了祁、尧、刘、唐、杜、范、随、傅、资、士等五十多个姓氏。这些姓氏得姓时间、原因虽然不同,但追根溯源都与帝尧一脉相承。尧生十子:1监明、2丹朱、3开明字符暄、4启明字遥纯、5胤明字应君、6觉明字顺曜、7卧明字洪祺陶姓始祖、8晦明字来铣、9源明字资、10卢镕字少康。生二女适于舜曰娥皇、女英居于渭水河边。长子监明:《尚书中候》载:“尧之长子监明早逝,不得立,监明之子式封于刘,朱又不肖而弗获嗣。”监明受封于河北刘邑,早逝无子,源明长子式承嗣曰刘式。
次子丹朱:次子朱因生于丹陵故名曰丹朱,首封于长子(山西长子县),而后受封于丹渊,故长子曰丹陵,虞舜时又被封于房,次子陵故名曰房陵。丹朱造反,次子房陵迁徒留国,现留国(徐州)故址附近留存有房村、房家庄等古村落。
三子开明:又名元暄,受封于大节(洛阳)故号大节,据文献《荆州谌氏祖谱》记载:“谌氏为尧之后,封大节于洛阳,始有谌氏。”为湛氏开基鼻祖。
四子启明:受封于遥邑,今山西平遥,故名遥纯,后裔部分被赐为张姓。
五子胤明:字应君,受封于平阳府唐邑,应承先君帝尧之都,故名曰应君。为唐姓开姓之始祖也。
六子觉明:字顺曜,被受封于顺邑(辽宁抚顺)故名曰顺曜。
七子卧明:字洪祺,封于陶丘(今山东定陶)官居陶正,分管烧陶器的陶窑,故为陶姓之开基始祖。
八子晦明:字来铣,受封于蜀江耒阳,撅山劈石,开拓耕田,故名曰来铣。后改封他邑,不详。
九子源明:名资,《沛县志》载:丹朱庶弟九其封于留国(微山岛西南二十五里)者为留氏,注(路史国名纪)。故长子取名曰留式,后长兄监明早逝,留式承嗣监明之基业,迁徒河北刘邑名曰刘式,为刘姓开姓之始祖。《资州直隶州志》载:尧九子资助禹治梁州沱江水,资劈开玉垒山往东分流沱江,又凿宽金堂峡,南下驻节天台山,指挥全流域河工,《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资因治水有功被受封于治水之邑曰资邑,次子资子袭封资邑,曰资国,当时内涝成灾,资子而后下南疆(今泰国耒州府)治永河之水排涝,故取名曰永河。《耒阳资姓族谱》载:“资子为资姓开姓之始祖”。
十子少康:字卢镕,为冶炼铸造铜器之官,首封于铜山之邑,故取名曰卢镕。问题二:尧舜禹中的尧是不是唐尧帝 是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福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问题三:尧帝姓陶唐氏,名放勋。那他叫陶唐放勋?如题 谢谢了 唐尧, 姓伊祁 , 名放勋 , 史称唐尧。公元前 2377 年农历二月初二 , 在唐地伊祁山 诞生 ,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 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 侯。 20 岁时 ,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 位于他 ,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 ,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 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 70 年 ,90 岁禅让于舜 ,118 岁时去世。问题四:朱氏的姓氏的来源 朱姓是当今中国的第14大姓,是人口超过千万的中文姓氏之一,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1%以上。朱姓在百家姓中排列第十七位(“朱” 秦 尤 许)。[1]
朱姓曾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过两个王朝,分别是五代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和朱元璋建立的明朝。
朱(zhū)姓源出有:
源流一
朱姓始成于西周,是古帝颛顼高阳氏之后。古帝颛顼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赐曹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挟在邾(今天山东省邹城市一带),建立邾国,附庸于鲁国。邾国又作邹国,亦称邾娄,有今山东费县、邹城、滕州、济宁金乡等县地市,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城东南纪王城)。到了战国中叶为楚所灭,邾国贵族以国为氏,就是邾氏,后邾国君主支庶子孙又去邑为朱姓。
源流二
另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族竭烛浑氏朱可浑氏,在孝文帝时住在洛阳,他们一起改为朱姓。
源流三
源于祁姓,出自远古尧帝之子丹朱,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祁姓朱氏,以丹朱为开姓始祖,是中华民族大圣人之一尧帝的嫡传后裔。一种正统的说法认为,尧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的后代。被称为正史之祖的《史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黄帝生玄嚣,玄嚣生峤极,峤极生帝喾。帝喾娶陈锋氏部落的女子庆都为妻,生子放勋,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尧帝。尧帝姓祁,名叫放勋,号称陶唐氏,因此又叫唐尧或者唐帝。尧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位大圣人大贤君,他统治的时代是中国理想时代的最完美代表。尧帝属于五帝三皇中的五帝之一,在中国文明史上,他的地位仅次于黄帝,而居于舜帝、夏禹、商汤、周文王、周公、孔子之上。尧帝娶古代散宜氏部族的女子女皇为妻,生了十个儿子。丹朱氏祁,名朱(或作“练”),也是中国历史上很著名的人物。他的事迹见载于最古老的文献《尚书》和《世本》、《庄子》、《六韬》、《吕氏春秋》、《史记》、《山海经》等多种正史和子书。氏书与正史记载,尧子丹朱的后裔,分为数支。一支以房为氏,一支为狸为氏,一支以傅为氏,另有一支丹朱的后裔,则以始祖之名“朱”为氏,成为后世朱氏中的重要一支即祁姓朱氏。丹朱后裔朱氏成员,在当年舜败丹朱于丹浦后,有一支向中国西南迁徙,先秦时主要分布在所谓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他们不但把始祖丹朱的陵墓带到了苍梧,而且也将朱氏族的图腾神木即朱木也带到了这里。《山海经》中因此才有了舜与丹朱葬于苍梧以及舜所葬岳山有朱木的记载。
丹朱这一支祁姓朱氏的生命力较强,他们在强存弱亡的社会进化演变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在隋唐时期还发展成沛国郡的望族,并构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
源流四
源于朱氏族,出自远古帝喾时期大臣朱虎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虎,亦称朱彪,又名伯虎,是远古舜帝时代的大臣,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朱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据文献记载,朱虎是帝喾高辛氏统治时期的一位部族首领,属于当时的“八元”之一。
朱虎的后裔源远流长,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最为古老的一支,皆尊显祖朱虎为朱氏为得姓始祖。这一点,得到了许多历史上姓氏学家们的认同,在经典姓氏史籍《元和姓纂》中,就记载有“朱……一云舜臣朱彪(读作hǔ)之后”的记载。此后,如《姓氏急就篇》、《姓氏考略》、《姓氏寻源》等,均记载朱氏族人中有一部分是出自朱虎后裔。
源流五
源于子姓,出自宋微子启的后裔公子朱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宋微子是商王纣的庶兄,是宋国的开国君主。春秋时期,宋国被诸侯联手所灭,其后裔有逃至砀(今安徽砀山),改宋氏为朱氏,是为江苏朱氏。在今日朱氏大家族中,还有一支著名的子姓朱氏。这一......余下全文>>问题五:中国百家姓中哪些姓氏是大姓,这里面有哪些传说故事? 1李 2王 3张 4刘 5陈 6杨 7赵 8黄 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章 89钱 90汤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 100文
王姓的传说:
传说后稷的母亲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见一个巨大的人的脚印,她感到很好奇,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的脚印。她走过去,踩在那个巨大的脚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脚大多少。谁知这一踩就怀了孕,后来居然生下一个男孩。姜原以为这个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让过往的牛马把他踩死。不料牛马见了这个孩子全都绕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里,但她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又没扔成。最后姜原来到一条水渠旁,当时正值冬天,渠水结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冻死。就在这时候,又飞来一只大鸟,它卧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护翼温暖着这个孩子。姜原以为这个孩子有神灵保护,不是个普通的人,就放弃了把他抛弃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这个孩子曾经被抛弃,所以这个孩子名字就叫弃。
弃因为善种五谷,在帝尧时被举为农师。舜继位后,又把他封在邰(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号为后稷,赐姓为姬。
后稷以后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个名叫公刘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发展起来。这时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公刘以后的第九代,姬姓部落又出了一个名叫古公亶父的人。在那个时候,当地戎狄之人经常侵扰姬姓部族,为了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古公亶父便率领部族从豳(今陕西省旬邑县西南)迁徙到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脚下。古公宣浮带领部族在这里建筑城郭房屋,并建立了官僚机构管理部族事务,从而具备了国家的规模。
古公亶父的孙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姬昌。当时正值商纣王残暴统治时期,姬昌大行仁德,礼贤下士,与之成了鲜明的对比。姬周的力量不断发展,接连征服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又把都城向东迁到了丰邑(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到了周武王姬发的时候,终于推翻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的兄弟众多,其中有一个弟弟名高,是文王的第15子。姬高在武王灭商及周初政治生活中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武王灭商后,举行了庄重的进入商都的仪式,入城以后,姬高又奉命打开殷商的监狱,释放出关押在那里的百姓。接着又接管了商朝掌管音乐礼仪的机构。因此,当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姬高被分封于毕(今陕西省咸阳西北),所以又称毕公高。武王死,成王立。成王临死的时候,又把召公、毕公召来,让他们辅佐太子钊。成王死,太子钊立,是为康王。
不知过了几代,毕公高的后代们失去了封爵和封地,变成了平民,有的还跑到了少数民族居住区。只有他们因地而改的姓氏——毕。在春秋中期的时候,毕公高的后代中有一个叫毕万的人来到了晋国,再一次使毕公高这一支姬姓家族兴旺起来。当时晋国正是晋献公在位,毕万在晋献公手下当差。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余下全文>>问题六:朱姓的来历是什么 30分朱姓是当今中国的第14大姓,是人口超过千万的中文姓氏之一,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1%以上。朱姓在百家姓中排列第十七位(“朱” 秦 尤 许)。[1]
朱姓曾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过两个王朝,分别是五代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和朱元璋建立的明朝。
朱(zhū)姓源出有:
源流一
朱姓始成于西周,是古帝颛顼高阳氏之后。古帝颛顼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赐曹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挟在邾(今天山东省邹城市一带),建立邾国,附庸于鲁国。邾国又作邹国,亦称邾娄,有今山东费县、邹城、滕州、济宁金乡等县地市,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城东南纪王城)。到了战国中叶为楚所灭,邾国贵族以国为氏,就是邾氏,后邾国君主支庶子孙又去邑为朱姓。
源流二
另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族竭烛浑氏朱可浑氏,在孝文帝时住在洛阳,他们一起改为朱姓。
源流三
源于祁姓,出自远古尧帝之子丹朱,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祁姓朱氏,以丹朱为开姓始祖,是中华民族大圣人之一尧帝的嫡传后裔。一种正统的说法认为,尧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的后代。被称为正史之祖的《史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黄帝生玄嚣,玄嚣生峤极,峤极生帝喾。帝喾娶陈锋氏部落的女子庆都为妻,生子放勋,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尧帝。尧帝姓祁,名叫放勋,号称陶唐氏,因此又叫唐尧或者唐帝。尧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位大圣人大贤君,他统治的时代是中国理想时代的最完美代表。尧帝属于五帝三皇中的五帝之一,在中国文明史上,他的地位仅次于黄帝,而居于舜帝、夏禹、商汤、周文王、周公、孔子之上。尧帝娶古代散宜氏部族的女子女皇为妻,生了十个儿子。丹朱氏祁,名朱(或作“练”),也是中国历史上很著名的人物。他的事迹见载于最古老的文献《尚书》和《世本》、《庄子》、《六韬》、《吕氏春秋》、《史记》、《山海经》等多种正史和子书。氏书与正史记载,尧子丹朱的后裔,分为数支。一支以房为氏,一支为狸为氏,一支以傅为氏,另有一支丹朱的后裔,则以始祖之名“朱”为氏,成为后世朱氏中的重要一支即祁姓朱氏。丹朱后裔朱氏成员,在当年舜败丹朱于丹浦后,有一支向中国西南迁徙,先秦时主要分布在所谓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他们不但把始祖丹朱的陵墓带到了苍梧,而且也将朱氏族的图腾神木即朱木也带到了这里。《山海经》中因此才有了舜与丹朱葬于苍梧以及舜所葬岳山有朱木的记载。
丹朱这一支祁姓朱氏的生命力较强,他们在强存弱亡的社会进化演变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在隋唐时期还发展成沛国郡的望族,并构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
源流四
源于朱氏族,出自远古帝喾时期大臣朱虎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虎,亦称朱彪,又名伯虎,是远古舜帝时代的大臣,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朱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据文献记载,朱虎是帝喾高辛氏统治时期的一位部族首领,属于当时的“八元”之一。
朱虎的后裔源远流长,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最为古老的一支,皆尊显祖朱虎为朱氏为得姓始祖。这一点,得到了许多历史上姓氏学家们的认同,在经典姓氏史籍《元和姓纂》中,就记载有“朱……一云舜臣朱彪(读作hǔ)之后”的记载。此后,如《姓氏急就篇》、《姓氏考略》、《姓氏寻源》等,均记载朱氏族人中有一部分是出自朱虎后裔。
源流五
源于子姓,出自宋微子启的后裔公子朱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宋微子是商王纣的庶兄,是宋国的开国君主。春秋时期,宋国被诸侯联手所灭,其后裔有逃至砀(今安徽砀山),改宋氏为朱氏,是为江苏朱氏。在今日朱氏大家族中,还有一支著名的子姓朱氏。这一......余下全文>>
次子丹朱:次子朱因生于丹陵故名曰丹朱,首封于长子(山西长子县),而后受封于丹渊,故长子曰丹陵,虞舜时又被封于房,次子陵故名曰房陵。丹朱造反,次子房陵迁徒留国,现留国(徐州)故址附近留存有房村、房家庄等古村落。
三子开明:又名元暄,受封于大节(洛阳)故号大节,据文献《荆州谌氏祖谱》记载:“谌氏为尧之后,封大节于洛阳,始有谌氏。”为湛氏开基鼻祖。
四子启明:受封于遥邑,今山西平遥,故名遥纯,后裔部分被赐为张姓。
五子胤明:字应君,受封于平阳府唐邑,应承先君帝尧之都,故名曰应君。为唐姓开姓之始祖也。
六子觉明:字顺曜,被受封于顺邑(辽宁抚顺)故名曰顺曜。
七子卧明:字洪祺,封于陶丘(今山东定陶)官居陶正,分管烧陶器的陶窑,故为陶姓之开基始祖。
八子晦明:字来铣,受封于蜀江耒阳,撅山劈石,开拓耕田,故名曰来铣。后改封他邑,不详。
九子源明:名资,《沛县志》载:丹朱庶弟九其封于留国(微山岛西南二十五里)者为留氏,注(路史国名纪)。故长子取名曰留式,后长兄监明早逝,留式承嗣监明之基业,迁徒河北刘邑名曰刘式,为刘姓开姓之始祖。《资州直隶州志》载:尧九子资助禹治梁州沱江水,资劈开玉垒山往东分流沱江,又凿宽金堂峡,南下驻节天台山,指挥全流域河工,《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资因治水有功被受封于治水之邑曰资邑,次子资子袭封资邑,曰资国,当时内涝成灾,资子而后下南疆(今泰国耒州府)治永河之水排涝,故取名曰永河。《耒阳资姓族谱》载:“资子为资姓开姓之始祖”。
十子少康:字卢镕,为冶炼铸造铜器之官,首封于铜山之邑,故取名曰卢镕。问题二:尧舜禹中的尧是不是唐尧帝 是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福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问题三:尧帝姓陶唐氏,名放勋。那他叫陶唐放勋?如题 谢谢了 唐尧, 姓伊祁 , 名放勋 , 史称唐尧。公元前 2377 年农历二月初二 , 在唐地伊祁山 诞生 ,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 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 侯。 20 岁时 ,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 位于他 ,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 ,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 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 70 年 ,90 岁禅让于舜 ,118 岁时去世。问题四:朱氏的姓氏的来源 朱姓是当今中国的第14大姓,是人口超过千万的中文姓氏之一,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1%以上。朱姓在百家姓中排列第十七位(“朱” 秦 尤 许)。[1]
朱姓曾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过两个王朝,分别是五代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和朱元璋建立的明朝。
朱(zhū)姓源出有:
源流一
朱姓始成于西周,是古帝颛顼高阳氏之后。古帝颛顼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赐曹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挟在邾(今天山东省邹城市一带),建立邾国,附庸于鲁国。邾国又作邹国,亦称邾娄,有今山东费县、邹城、滕州、济宁金乡等县地市,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城东南纪王城)。到了战国中叶为楚所灭,邾国贵族以国为氏,就是邾氏,后邾国君主支庶子孙又去邑为朱姓。
源流二
另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族竭烛浑氏朱可浑氏,在孝文帝时住在洛阳,他们一起改为朱姓。
源流三
源于祁姓,出自远古尧帝之子丹朱,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祁姓朱氏,以丹朱为开姓始祖,是中华民族大圣人之一尧帝的嫡传后裔。一种正统的说法认为,尧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的后代。被称为正史之祖的《史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黄帝生玄嚣,玄嚣生峤极,峤极生帝喾。帝喾娶陈锋氏部落的女子庆都为妻,生子放勋,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尧帝。尧帝姓祁,名叫放勋,号称陶唐氏,因此又叫唐尧或者唐帝。尧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位大圣人大贤君,他统治的时代是中国理想时代的最完美代表。尧帝属于五帝三皇中的五帝之一,在中国文明史上,他的地位仅次于黄帝,而居于舜帝、夏禹、商汤、周文王、周公、孔子之上。尧帝娶古代散宜氏部族的女子女皇为妻,生了十个儿子。丹朱氏祁,名朱(或作“练”),也是中国历史上很著名的人物。他的事迹见载于最古老的文献《尚书》和《世本》、《庄子》、《六韬》、《吕氏春秋》、《史记》、《山海经》等多种正史和子书。氏书与正史记载,尧子丹朱的后裔,分为数支。一支以房为氏,一支为狸为氏,一支以傅为氏,另有一支丹朱的后裔,则以始祖之名“朱”为氏,成为后世朱氏中的重要一支即祁姓朱氏。丹朱后裔朱氏成员,在当年舜败丹朱于丹浦后,有一支向中国西南迁徙,先秦时主要分布在所谓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他们不但把始祖丹朱的陵墓带到了苍梧,而且也将朱氏族的图腾神木即朱木也带到了这里。《山海经》中因此才有了舜与丹朱葬于苍梧以及舜所葬岳山有朱木的记载。
丹朱这一支祁姓朱氏的生命力较强,他们在强存弱亡的社会进化演变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在隋唐时期还发展成沛国郡的望族,并构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
源流四
源于朱氏族,出自远古帝喾时期大臣朱虎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虎,亦称朱彪,又名伯虎,是远古舜帝时代的大臣,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朱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据文献记载,朱虎是帝喾高辛氏统治时期的一位部族首领,属于当时的“八元”之一。
朱虎的后裔源远流长,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最为古老的一支,皆尊显祖朱虎为朱氏为得姓始祖。这一点,得到了许多历史上姓氏学家们的认同,在经典姓氏史籍《元和姓纂》中,就记载有“朱……一云舜臣朱彪(读作hǔ)之后”的记载。此后,如《姓氏急就篇》、《姓氏考略》、《姓氏寻源》等,均记载朱氏族人中有一部分是出自朱虎后裔。
源流五
源于子姓,出自宋微子启的后裔公子朱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宋微子是商王纣的庶兄,是宋国的开国君主。春秋时期,宋国被诸侯联手所灭,其后裔有逃至砀(今安徽砀山),改宋氏为朱氏,是为江苏朱氏。在今日朱氏大家族中,还有一支著名的子姓朱氏。这一......余下全文>>问题五:中国百家姓中哪些姓氏是大姓,这里面有哪些传说故事? 1李 2王 3张 4刘 5陈 6杨 7赵 8黄 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章 89钱 90汤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 100文
王姓的传说:
传说后稷的母亲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见一个巨大的人的脚印,她感到很好奇,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巨大的脚印。她走过去,踩在那个巨大的脚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脚大多少。谁知这一踩就怀了孕,后来居然生下一个男孩。姜原以为这个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让过往的牛马把他踩死。不料牛马见了这个孩子全都绕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里,但她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人,又没扔成。最后姜原来到一条水渠旁,当时正值冬天,渠水结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冻死。就在这时候,又飞来一只大鸟,它卧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护翼温暖着这个孩子。姜原以为这个孩子有神灵保护,不是个普通的人,就放弃了把他抛弃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抚养成人。因为当初这个孩子曾经被抛弃,所以这个孩子名字就叫弃。
弃因为善种五谷,在帝尧时被举为农师。舜继位后,又把他封在邰(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号为后稷,赐姓为姬。
后稷以后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个名叫公刘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发展起来。这时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公刘以后的第九代,姬姓部落又出了一个名叫古公亶父的人。在那个时候,当地戎狄之人经常侵扰姬姓部族,为了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古公亶父便率领部族从豳(今陕西省旬邑县西南)迁徙到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脚下。古公宣浮带领部族在这里建筑城郭房屋,并建立了官僚机构管理部族事务,从而具备了国家的规模。
古公亶父的孙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姬昌。当时正值商纣王残暴统治时期,姬昌大行仁德,礼贤下士,与之成了鲜明的对比。姬周的力量不断发展,接连征服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又把都城向东迁到了丰邑(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到了周武王姬发的时候,终于推翻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的兄弟众多,其中有一个弟弟名高,是文王的第15子。姬高在武王灭商及周初政治生活中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武王灭商后,举行了庄重的进入商都的仪式,入城以后,姬高又奉命打开殷商的监狱,释放出关押在那里的百姓。接着又接管了商朝掌管音乐礼仪的机构。因此,当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姬高被分封于毕(今陕西省咸阳西北),所以又称毕公高。武王死,成王立。成王临死的时候,又把召公、毕公召来,让他们辅佐太子钊。成王死,太子钊立,是为康王。
不知过了几代,毕公高的后代们失去了封爵和封地,变成了平民,有的还跑到了少数民族居住区。只有他们因地而改的姓氏——毕。在春秋中期的时候,毕公高的后代中有一个叫毕万的人来到了晋国,再一次使毕公高这一支姬姓家族兴旺起来。当时晋国正是晋献公在位,毕万在晋献公手下当差。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余下全文>>问题六:朱姓的来历是什么 30分朱姓是当今中国的第14大姓,是人口超过千万的中文姓氏之一,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1%以上。朱姓在百家姓中排列第十七位(“朱” 秦 尤 许)。[1]
朱姓曾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过两个王朝,分别是五代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和朱元璋建立的明朝。
朱(zhū)姓源出有:
源流一
朱姓始成于西周,是古帝颛顼高阳氏之后。古帝颛顼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赐曹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挟在邾(今天山东省邹城市一带),建立邾国,附庸于鲁国。邾国又作邹国,亦称邾娄,有今山东费县、邹城、滕州、济宁金乡等县地市,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城东南纪王城)。到了战国中叶为楚所灭,邾国贵族以国为氏,就是邾氏,后邾国君主支庶子孙又去邑为朱姓。
源流二
另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族竭烛浑氏朱可浑氏,在孝文帝时住在洛阳,他们一起改为朱姓。
源流三
源于祁姓,出自远古尧帝之子丹朱,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祁姓朱氏,以丹朱为开姓始祖,是中华民族大圣人之一尧帝的嫡传后裔。一种正统的说法认为,尧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的后代。被称为正史之祖的《史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黄帝生玄嚣,玄嚣生峤极,峤极生帝喾。帝喾娶陈锋氏部落的女子庆都为妻,生子放勋,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尧帝。尧帝姓祁,名叫放勋,号称陶唐氏,因此又叫唐尧或者唐帝。尧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位大圣人大贤君,他统治的时代是中国理想时代的最完美代表。尧帝属于五帝三皇中的五帝之一,在中国文明史上,他的地位仅次于黄帝,而居于舜帝、夏禹、商汤、周文王、周公、孔子之上。尧帝娶古代散宜氏部族的女子女皇为妻,生了十个儿子。丹朱氏祁,名朱(或作“练”),也是中国历史上很著名的人物。他的事迹见载于最古老的文献《尚书》和《世本》、《庄子》、《六韬》、《吕氏春秋》、《史记》、《山海经》等多种正史和子书。氏书与正史记载,尧子丹朱的后裔,分为数支。一支以房为氏,一支为狸为氏,一支以傅为氏,另有一支丹朱的后裔,则以始祖之名“朱”为氏,成为后世朱氏中的重要一支即祁姓朱氏。丹朱后裔朱氏成员,在当年舜败丹朱于丹浦后,有一支向中国西南迁徙,先秦时主要分布在所谓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他们不但把始祖丹朱的陵墓带到了苍梧,而且也将朱氏族的图腾神木即朱木也带到了这里。《山海经》中因此才有了舜与丹朱葬于苍梧以及舜所葬岳山有朱木的记载。
丹朱这一支祁姓朱氏的生命力较强,他们在强存弱亡的社会进化演变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在隋唐时期还发展成沛国郡的望族,并构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
源流四
源于朱氏族,出自远古帝喾时期大臣朱虎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虎,亦称朱彪,又名伯虎,是远古舜帝时代的大臣,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朱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据文献记载,朱虎是帝喾高辛氏统治时期的一位部族首领,属于当时的“八元”之一。
朱虎的后裔源远流长,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最为古老的一支,皆尊显祖朱虎为朱氏为得姓始祖。这一点,得到了许多历史上姓氏学家们的认同,在经典姓氏史籍《元和姓纂》中,就记载有“朱……一云舜臣朱彪(读作hǔ)之后”的记载。此后,如《姓氏急就篇》、《姓氏考略》、《姓氏寻源》等,均记载朱氏族人中有一部分是出自朱虎后裔。
源流五
源于子姓,出自宋微子启的后裔公子朱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宋微子是商王纣的庶兄,是宋国的开国君主。春秋时期,宋国被诸侯联手所灭,其后裔有逃至砀(今安徽砀山),改宋氏为朱氏,是为江苏朱氏。在今日朱氏大家族中,还有一支著名的子姓朱氏。这一......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